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更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更好

刘丽萍

四川省安岳县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安岳 642350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于日常饮食不规律、机体抵抗力差等因素引起的,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属于一种各种复杂因素引起的局限性或广泛性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的现象,其主要症状包括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大便干或稀等,部分患者还表现出身体消瘦、贫血等现象。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胃痞、胃脘痛”等范畴,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抑郁伤肝、劳倦内伤等因素导致脾运失健,气机不利,血行不畅,多种病因综合作用而致发病。慢性胃炎与胃癌有一定的相关性,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一旦确诊慢性胃炎要积极治疗。

西医治疗慢性胃炎通常由浅表性胃炎开始,治疗方法包括精神治疗、饮食调理、安慰治疗及药物治疗等。精神治疗主要针对焦虑、忧伤等患者,这类患者易出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诱发一系列慢性胃炎临床症状。针对此类患者日常要做好精神情绪的调节,保持乐观心情,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饮食治疗则要加强日常饮食的调理,以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为主,以保护受损胃黏膜,避免进行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针对无临床症状、仅由胃镜或活检病理检查发现轻度炎症者,可能属于胃黏膜更新的正常范围,则无需治疗。

目前药物仍然是西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抑酸药物治疗、保护胃黏膜治疗等等。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案多采用三联疗法,即质子泵抑制剂联合两种抗生素进行治疗,标准三联药物为铋剂联合甲硝唑及四环素,不过三联疗法可能会引起较多 的胃肠道副反应,并且甲硝唑耐药性增强,副作用较大,现在逐渐被替硝唑所取代。抑酸药物又分为H2受体阻滞剂、质子泵抑制剂等,其中H2受体阻断剂常见药物包括第一代甲氰咪胍、第二代雷尼替丁、第三代法莫替丁等,这些抑酸剂的抑酸作用越来越强,用量越来越少,相应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少。质子泵抑制剂常见药物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的抑酸作用强于H2受体阻滞剂,且药效期更长。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中成药治疗及针灸治疗等多种。目前我国中医学者对于慢性胃炎的辨证分型还存在较大差异,但主要包括脾胃虚弱、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胃阴不足等四型。脾胃虚弱者治疗以健脾益气、行气止痛为主,比如温胃汤、香砂六群子汤等;脾胃湿热者则以清热化湿、和中醒脾为主,比如霍朴夏汤、开郁化湿汤等;肝胃不和者治疗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为主,可用柴胡舒肝散、四逆散、芍药甘草汤等;胃阴不足者以养阴益胃、活络止痛为主,比如养阴和胃汤等。此外,慢性胃炎虽然表现在胃,但其实与肝肺也有密切关系,因此中医治疗也要疏肝气、调脾气,以运胃气,常用药物包括活络效灵丹、丹参饮等等。除中药方剂外,中成药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中也十分有效,常见药物包括三九胃泰、胃复春、胃炎康、摩罗丹、养胃舒、舒肝健胃冲剂、六味安消等等,尤其是针对疗程长、依从性差的患者,还有糖浆、冲剂、片剂等中成药。

虽然中药西药在治疗慢性胃炎方法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单纯应用西药具有治疗成本高、药物应用剂量大等问题,单纯应用中药则存在起效慢、疗程长等不足,因此临床上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案可以实现中西合壁、优势互补。比如在口服奥美拉唑、维酶素胶囊、替硝唑、克拉霉素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养阴益胃汤;或者西药用胶体枸橼酸铋、羟氨苄青霉素胶囊、呋喃唑酮,中药则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砂仁、木香、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等方剂。此外,还可以应用电热针结合四群子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或用脉冲毫米波经穴治疗,也可在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等等,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获得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