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在家庭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02
/ 1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存质量需求的提高日益受到重视,因此护理工作在家庭临终关怀(特别是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浅谈如下。

  1  对患者的情志护理

  1.1  关心体贴,全面照顾  医护人员一定要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安慰同情病人的病痛。除自己的语言、态度外,还应重视家庭环境和周围的人和事,进行全面照顾。如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鼓励病人及时表达自己的哀伤与抑郁,使病人能顺利度过自己的死亡心理适应期,鼓励家属积极开导、启发和影响,可去忧解烦,以维持病人安静、祥和的心境。特别是到了最后的接受期,病人已经从心理及行为上完全接受了将要死亡的现实,护士应允许病人保持冷静、安静及孤立的态度,不要强求病人与其他人接触。继续陪伴病人,并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病人做好工作、家庭的安排,协助病人完成未了的心愿,使病人平静的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1]。

  1.2  因人因证型而异,做到有的放矢  病人来自社会各个方面,每人的性格、年龄、爱好、生活习惯、经济情况和病证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在全面了解情况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地做好情志护理。对证型不同的病人也应当注意,如素体阳亢型患者偏激固执、暴躁、忧郁、多疑、神经过敏。护理人员不激惹、不挑逗,应谦让、体谅,尽量回避,待病人火气平息后再进行疏导。紧张恐惧型由于精神紧张及恐惧心理,使病人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出现神经官能症。护理上顺应病人的求生心态,因势利导,鼓励其活下去的勇气。抑郁失望型患者由于过度悲伤引起心气涣散,精神不振,睡不成眠,食之无味,护理上宜疏导、劝慰、可采用“幽默”疗法和“激情”法[2]。

  1.3  正确运用开导法  《内经》中的语言开导法,包括解释、鼓励、安慰、保证等内容。《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通过开导法,可解除病人不良的情绪,气机条达,气血调和,从而使病人心境保持祥和坦然[3]。

  1.4  以情胜情法  根据五行相克学说,也是中医独特的情志调护法,即“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有些因怒气伤肝致病者,引导其大哭一场可消除怒气;对忧虑过度伤脾者,可与病人说笑、听音乐等,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起到缓解疾病的效果[4]。

2  对家属的情志护理

  2.1  对家属给予支持和关怀  护士要通过交谈对家属进行慰藉,同时也随时渗透病情变化,使之有思想准备,必要时亦可选择适当时机让他们痛哭,以进一步宣泄心中的悲痛。家属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护士应给家属以关怀,提供适当的帮助,指导他们如何保持自身健康和保存精力,尽可能减少无谓的体力和精力的消耗。

  2.2  指导家属参与病人护理  家属参与护理有助于病人症状缓解和减轻病人孤独无望的悲观情绪。如指导家属学会一些基础护理技术,如:擦浴、喂饭、翻身、服药等,尽量为病人与家属提供一个共度有限时光的安静环境,让家属与病人在一起多相处,使其能为病人多做一些事情,以便得到心理满足。护士应事先向家属说明临终阶段病人的征象和症状,及家属能做的事情,陪病人度过最后一刻,使其减少害怕和担忧。

  2.3  沮丧期的关怀  死亡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结束,而对家属是悲哀的高峰,且悲哀的过程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护士应到家中走访、探望、帮助疏导悲痛情绪,重建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朱慧燕,张虹霞.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4):101102.

  [2]刘静茹,胡光展.中医情志护理方法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8182.

  [3]黄跃东,李珀,赵俊芳.中医情志的发生机制刍议[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4):4446.

  [4]董少萍.论情志的致病机制[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7,1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