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红色”与“黄色”词汇对比研究(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7
/ 3
(三) 同一颜色不同色彩的表示法不同
汉语中的“脸红”表示可能是因为发怒,如:脸红脖子粗;也可能是因为害羞,如:脸涨得通红;或表示健康,如:满面红光等等。而英语也有用“red”来指因不同原因造成的脸红,但不能只用一个“red”来形容。如“red as a beet”指的是因为热或尴尬而脸红;“see red”是因“angry or annoyed because of something which has been said or done.”[11](p.320)但如“红润的脸颊”用rosy cheeks;由于愤怒、激动而“脸红脖子粗”(flush with agitation);因发怒造成的“脸涨得通红”(a face as red as turkey—cock)等等。[12](p.101)

三、“黄色”与“yellow”
(一) 英汉中“黄色”的基本联想意义及其源由
黄色在光谱上位于绿色和橙色之间。在古代中国,黄色象征着神圣、庄严、尊贵、吉祥等;黄颜色是宗教人士、达官显贵直至皇帝所用的色彩。为什么古代中国人会对“黄色”如此厚爱呢?原因在于:①黄色是中华民族世代得以繁衍生息所仰赖的物质色彩。先祖们创造的“黄”这个表意文字来源于“田”、“光”,“田”即黄土地;“光”即太阳光。太阳普照地上呈黄色,所以最早的黄颜色就是养育中华民族的中原土地和给人类以热量和能量的阳光的颜色。②黄色是黄金的颜色。金,呈赤黄色,是一种贵重的金属,后来用来充当货币。从此,黄金日显金贵,受到人们无限青睐。③黄色是中华民族的代表色彩。说到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黄皮肤、黑眼睛。这一共同的外部特征对中华儿女来说具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④黄色是中华民族古代传统文化中推崇的色彩。中华民族的传统观念认为青、赤、黄、白、黑五色为正色,其他颜色如绿、紫、流黄属间色。正色和间色的色彩词分别派生出贵和贱、尊和卑、正统与非正统的象征意义。⑤黄色也是中国传统宗教所推崇的色彩。在原始宗教中,中华民族把龙视为崇拜的图腾。在传说中,这一神灵之物,遍身鳞甲,是金黄色的。基于这个原因“黄色”在封建社会一直是人们所偏爱的颜色。因此,黄颜色有了神圣与祥和的象征意。[13](p.54—55)
但是,辛亥革命后,随着封建帝制的覆灭,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跨文化交际的频繁,人们对皇帝的盲从心理逐渐消失,黄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华民族心目中渐渐淡去,最终只作为一个普通的颜色存在。甚至,在现代汉语中“黄”具有贬义色彩,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段子(淫秽笑语)等。这一义项主要源于美国英语,在美国一些淫秽、色情的书刊常用发黄的纸类印刷,在传入中国后,其词义扩大,具有了色情、淫秽、反动等含义。而英语中的“yellow”却没有此引申义。
在英语中“yellow”常使人们联想到胆怯、嫉妒、猜疑、卑鄙、欢迎等。《圣经》中,传说犹大为了30枚银币出卖了耶稣,犹大总是身穿黄衣,故yellow在英文中有“背叛、邪恶”等联想意义。[14](p.112)
从英汉黄色的基本联想意义及其源由,可以反映出人们的信仰及其宗教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中西方民族在信仰、宗教文化上的差异也会使得人们在语言使用上和理解上存在差异。
(二) 指示意义相同,文化意义互缺
词语的文化内涵来源于人们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活实践。由于汉英文化是在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因此,表示同一事物或概念的词语有时只在一种语言中负载有文化内涵,而在另一种语言中文化意义是缺项。以下就以英汉中的“黄色”词汇为例,来说明此现象。[15](p.70) & [16] (p.21—49)
在古代汉语中,“黄”具有大量的专有名词。诸如:黄衣、黄衫、黄袍等,这些词语都是指古代服饰。然而,这一系列的服饰并不是普通人所能穿的衣服,它们只供特定的人物,如皇族、道士、贵人等穿的衣服;黄阁、黄门、黄堂日等,这些词都是指汉代服侍于皇帝左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黄纸”指黄颜色的纸张,这种纸用辛味、苦味之物熏染过,可以预防虫蛀,便于长久保存;“黄榜”指皇帝文告,也指殿试后朝廷发布的榜文;黄道吉日(lucky days),古人认为太阳绕地球运行,“黄道”便是想象中的太阳绕地球的轨道,后来借指天子所经行的道路。所谓吉日则指云辰(青龙、明堂、金匾、天德、玉堂、司命等吉神)值日的日子等。[17](p.53—54)然而,中国古代文化所赋予“黄色”的这些丰富文化内涵在西方文化里却是空缺的。同样的,英语中也有些关于“yellow”的内涵意义,在汉语中是缺项的。如:美国人用yellow ribbon(黄丝带)表示欢迎归来;yellowbelly(懦夫);yellow union指专门破坏工人罢工的黄色工会;yellow dog(卑鄙小人);yellow looks(尖酸多疑的神情);yellow with jealousy(嫉妒)。[18](p.425)

(三) 文化变异
文化有历史继承性,但文化又要发展,虽然在继承性中发展,终究是有变化的,发展就是变异。决定文化变异有两个因素:一个是内部作用(民族内部并不是单一的统一体,它有阶级对立,有地区差别,此外,还有年龄差异、性别差异等。对立和差异双方力量的消长就会使文化发生变异),一个是外来影响。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文化是多元素综合的产物,因此外来影响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下面将详细分析文化变异中外来影响的作用。
外来影响是通过两种文化的接触,一个民族吸收另一个民族的文化因素,使原有文化的内在平衡受到破坏,内部关系重新进行调整,形成新的民族文化统一体。这一点我们就以“黄色”词汇在汉语中联想意义的变化来印证。[19](p.24—25)
在古代,汉语中“黄色”象征神圣、高贵、权力等,而后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黄色”在汉语中的象征意义由褒转贬,具有了色情、淫秽、反动等含义。但在西方文化“yellow”并没有与之相对应的联想意义,诸如,yellow press(黄色报刊;低级报刊)并不是指关于色情的书刊,而是指低级趣味的文字或耸人听闻的报道的报刊,它源于19世纪90年代两家纽约报纸“New York World”和“New York Journal”为吸引读者和增加销量,竞相刊载低级趣味的文字、发表耸人听闻的报道。先是“New York World”主办人普利策于1895年推出了连环漫画“yellow Kid”《黄男孩》。漫画以黄色印刷,使得“New York World”顿时销量大增;“New York Journal”的主办人赫斯特便想法把画连环漫画的画家拉过来。于是两家 报纸在连环漫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这场竞争如此引人瞩目,人们把这种办报作风称为yellow journalism(黄色办报作风)。随后,那种专门刊载低级趣味的文字或耸人听闻的报刊称为“yellow press”;yellow pages则指的是黄页电话查号簿(美国根据不同领域,按字母顺序列出商业、服务单位或产品的电话簿,因而通常被印在黄色的纸上而得名)。[20](p.723)而在汉语中“黄色书刊”、“黄色电影”、“黄色录像”在英语中分别是“blue books”、“blue films”、“blue video”并不是使“yellow”这个词。
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黄色”的象征意义在中国起了变化,而在西方却没有变化。可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是相互影响、融合的。由于人们的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外来文化因素被接纳之后,会引起民族文化内部结构的重新调整。所以,我们不仅要看到民族文化的事实,还要看到民族文化的变化和更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类认识和使用颜色的历史悠久,颜色词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会导致词汇文化内涵的不同,不同的民族由于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给词汇赋予不同的联想意义及积淀大量的文化信息。
因此,在学习和理解英汉颜色词时,不仅要掌握其表层语义信息的传递,也要重视其深层文化信息的传递,通过不断的对比研究,认识和掌握汉英颜色词不同的文化意蕴。这不仅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水平,还对促进和加强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5
[2] 范莉娣.英汉颜色词的象征意义及其文化内涵[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4.06
[3] 方梦之.译学辞典[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 侯宁海.英语习语大典[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3
[5] 同[3]
[6] Julius N.Hook. The appropriate word: find the best way to say what you mean[M]. Library of Congress Cataloging-in-Publication Data
[7] 王淑婷.英汉颜色词在用“色”上的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 2004.6
[8] 庄和诚.英语习语探源[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9] 同[4]
[10] 同[1]
[11] Collines. COBUILD Dictionary of Idioms[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11
[12] 同[7]
[13] 安俊丽.黄色彩对汉语词汇的文化影响[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2.09
[14] 王璐.汉英色彩词汇联想碰壁与跨文化交际[J]. 山东社会科学报, 2005.3
[15] 王红.中英文词汇的文化意蕴对比[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2005.3
[16] 同[1]
[17] 同[13]


[18] 陈永烨. 英汉颜色词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7
[19] 张公瑾、丁石庆. 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7
[20] 同[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