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教材建设的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1-25
/ 2
一、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综合性的教学工作,是提高学校教学工作质量的根本保证。课程建设包含着十分广泛的内容,教材建设便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课程建设推动和指导着教材建设,而教材建设的成果又提高了课程建设的水平。 在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试行)》中指出:“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教材,课程体系主要是由教材体系体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如果不能最终落实在教材中,往往中途搁置,事倍功半。因此教材建设是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抓好教材建设,也是推广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成果的有效途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体现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的实体。通过选用教材建设成果,并给教师培训,有利于使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得以落实和推广。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并使改革的成果得以普及。
二、高等教育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教材类型——立体化教材
现代教育理论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高等教育教材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信息时代高等教育教材立体化势在必行. 立体化教材建设工作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的新形式和新阶段。“九五”以来,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仅为高校教学提供一本平面纸质教材以及一张CAI课件光盘的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和适应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在高校教学改革实践和现代教育技术平台基础上,将各种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媒体和资源有机地整合,形成立体化教材,为高校教学提供一种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既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优秀教学资源充分共享,又可切实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立体化教材的内容广泛,表现形式多样。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试题库等;表现形式有纸介质教科书、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等。其中,纸介质教科书和音像制品大家比较熟悉,电子和网络出版物则是较新的概念。电子和网络出版物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而产生出来的,以软盘、光盘或网络服务器的硬盘为载体、或以网络为传输手段的新型出版物,产品可以分为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课件、试题库、网络课程和教学资源库等六类。
建设立体化教材,可以克服以往教材形式单一的缺陷,提高教/讨的适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多种学习方式的要求;促进优秀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与合理运用。
建设立体化教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要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这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核心问题。第二,要通过立项研究来带动立体化教材开发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不像单本教材的出版过程那么简单,它需要通过策划、立项,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而且通过立项研究的方式,能够发挥各方面的人力、物力,使资源得到有效的发挥。
第三,应采用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这是立体化教材建设关键所在。第四,要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点,优势互补。不同媒体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立体化教材建设应充分利用不同媒体的优势,使其达到互相补充的作用。第五,要区分不同的教育层次、应用对象和应用环境。立体化教材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而应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环境来构建立体化教材。第六,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通过教学服务专用网站在网络上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交流的场所,每个学科、每门课程,甚至每本教材都应该有网络上的交流环境。第七,要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的研究。
2.建立高校教材评审、流通和宣传相结合的体系
马克思有句名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因此,分析各种教材的较低质量重复出版问题,都是和现实的出版社经济效益和编者的名利息息相关。怎样优化配置出版社资源,提高优秀编著者的积极性,平衡教材出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我们要反省的重要问题。建议学科学会和专业委员会把高教教材建设作为一个重要项目,组织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的一线教学教师、本专业的学生,对现有的正在使用中的教材进行评审,讨论现有的教材存在的问题和评出可推荐的优秀教材,对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计划。学生是教材最终的使用和受益者,也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使用过教材的学生应当对教材的质量有最客观的感受。正是使用过教材的教师、学生评审出来的结果,一定具有代表性意义。在评审的基础上,联系教材的出版社、高校教务处,对优秀教材的流通、宣传和使用工作进一步落实,例如在举办教材应用展览中,有针对性地对优秀教材进行细致对口的宣传和推广;召开教材推广会,由主编教师对教材进行介绍和试讲等。这样由学科学会、专业委员会组织,出版发行单位和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共同建立的高校教材评审、流通和宣传相结合的体系,使使用教材的教师在众多教材中充分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教材出版现状,沟通教材编写者、出版者、使用者的信息,提高出版社出版的优秀教材的发行量,既对出版社出版优秀教材起到促进作用,又可以尽量避免出版社出版职称教材、快餐教材。

3.加强对教材的选用管理
选用教材就是从已出版或即将出版的诸多教材中挑选高质量的适合教学需要的教材,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选用教材的前期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它要求选用教材的教师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教材管理部门要为其创造便利条件,并把好关。但是由于选用教材的学术性、经验性极强,而且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教师个人的意见有时也会有片面性,因此教师选好教材以后,还要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先由教研室(组)研究确定,再由系教材建设小组把关,最后是学校教材建设委员会批准。这样做能够防止教材选用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材质量得到保证。
4.加强编写队伍建设
建设精品教材不能仅依靠几个人,它是几代教育思想、学术水平和科研成果的结晶。一本好的教材也可能是教师一生的教学经验的总结。要想使精品教材和优秀教材经久不衰,就需要一支强大的教师编写梯队支撑。它包括学科带头人、学科培养对象,需要老中青三部分组成。梯队组建后要给他们创造学习进修、科研、交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不断提供教材编写的任务,使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在老教授的指导下,逐渐成熟。鼓励广大教师结合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实际,编著和翻译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不同风格、不同特色、不同教学改革试验的教学用书。所编教材既能反映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成果;又能解决我校现有选修课教材和教学辅导教材的不足,适应学校专业建设需求和人才培养特色。
三、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
教材研究工作是不断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和选用优秀教材的保证,教材研究内容包括:教学—教材—人才培养之间关系的研究: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的研究;教材推荐和评价的研究;教材编写及使用情况的研究:优秀教材选用的研究:引用国外教材的评价与研究。
在新形势下要充分认识教材建设工作的意义,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定位来正确把握教材建设工作的重点,要从推进管理创新的高度认真做好优质教材的建设工作。将教材建设与教育创新融为一体、与专业、课程建设融为一体、与立项评优工作融为一体、与实践性教学融为一体、与服务社会融为一体、与教师队伍建设融为一体。加强质量内涵建设、通过一流的工作业绩、一流的服务水准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洪.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模式.出版论坛,中国高教网:26-27
[2]宋英.关子加强高校教材建设的八点思考.石油教育2005,1:18-20
[3]张建羽.浅谈高校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黑龙江高教究,1992,4:37-30
(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