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不可否认,从2002年研究性学习开展以来,它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可回避,目前研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却是举步维艰,究其原因,主要因网络的发展为研究性学习的抄袭提供了可能,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课时保证和常态实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002年开始的研究性学习是以一种“锦上添花”的姿态出现的,为了顺应当时的形势,很多学校都在每学期专门辟出几天来集中组织研究性学习。但这两年情况变了,要给学生减负增效,许多补课都取消了,正常的课时都很紧凑,根本不可能排专门的几天来进行研究性学习。所以,一些学校开始把研究性学习与劳技课合并,放入常态实施,没有了集体组织的采访、调查,全部改成了让学生自己利用节假日分小组调查。我就曾经上过半学期这样的研究性学习:第一节课安排学生选题、分组;第二节课选题论证;第三节课写开题报告;第四节课去图书馆查资料;第五、六节课上网查资料;第七、八节课写结题报告、做课件;第九、十节课成果展示。研究中所有的调查、采访、外出活动我全部发一张表让学生课后完成;当学生提出他的研究不需要去图书馆时,我也强拉着一起去。这样的研究过程,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作者 徐青
机构地区 不详
出版日期 2016年06月16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