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脑干海绵状血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切除的6例脑干海绵状血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变均全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例患者新出现外展神经麻痹,5例术前神经功能障碍基本恢复。1例患者术前呼吸机辅助呼吸2个月,术后呼吸无恢复,半年后死于肺部感染。5例患者术后格拉斯哥结局量表评分平均4.6分(平均随访时间为2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脑干海绵状血管符合手术指征的,利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可以全切,愈后良好。对于脑干深部或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可以保守治疗。放疗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的效果不肯定,应持谨慎态度。

  • 标签: 海绵状血管瘤 脑干 显微外科于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听神经术后并发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2021年12月接收的82例听神经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方式分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昆仙胶囊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肺组织病理和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IL-1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空白组、模型组、昆仙胶囊组及甲泼尼龙组,每组15只.空白组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注射液0.02ml,其余3组以气管内注入博来霉素(5mg/kg)建立肺纤维化模型,并于造模后第7、14、28天分批处死小鼠,留取血样测定细胞因子IL-6、IL-10、IL-13、GM-CSF的含量,并取肺脏采用苏木精-伊红(HE)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①与空白组对比,其他各组第7、14、28天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与模型组对比,昆仙胶囊和甲泼尼龙组小鼠体质量有所增加(P〈0.05);②在第7、14、28天昆仙胶囊组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模型组,小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病理评分降低(P〈0.05);且第28天时,昆仙胶囊组仅形成轻中度肺间质纤维化.③在第7、14、28天昆仙胶囊组血清IL-6、IL-10、IL-13、GM-CSF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而昆仙胶囊组与甲泼尼龙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昆仙胶囊能显著降低肺间质纤维化小鼠血清IL-6、IL-10、IL-13、GM-CSF表达水平,减轻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从而抑制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的炎症反应和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 标签: 博来霉素 肺纤维化 昆仙胶囊 甲泼尼龙 细胞因子类
  • 简介:腹膜后疾病如炎症、结核所致纤维化导致梗阻性肾病,曾有报道,但腹膜后恶性淋巴包绕输尿管,导致梗阻性肾病、肾功能衰竭者鲜见报告,本文报告腹膜后恶性淋巴导致梗阻性肾病1例:患者男,56岁,因反复双下肢浮肿8年,高血压5年,持续性腰痛伴乏力1月,4天前出现尿闭。于1993年4月9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检查:BP24/22kPa,贫血浮肿貌,双肾区叩痛,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肾功能衰竭者 致纤维化 持续性腰痛 肾区叩痛 特殊病史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脑动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开颅夹闭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两组均随访1个月,以Glasgow预后评分量表评估其预后。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分别为(2.11±0.59)h、(10.61±2.12)d,与对照组的(2.99±0.63)h、(17.24±2.58)d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Glasgow预后评分提示预后良好率80%明显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方法治疗脑动脉,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预后水平。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CIN)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采用LEEP刀行宫颈环行电切术,对我院门诊确诊为CIN的123例患者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预后的追踪随访。结果手术平均时间7min(5~3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ml(3~50ml),术前术后病理结果比较,相符104例(84.6%),上升14例(11.4%),下降5例(4.0%),宫颈创面均在3个月内愈合。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追踪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除2例手术后复发外,其余均治愈未复发。临床治愈率达98.4%。结论LEEP术治疗CIN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疗效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治疗脊椎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共8例患者,男2例,女6例;年龄31.59岁。平均38.4岁;病椎共10个:胸椎5个,腰椎5个;在”C”臂监视下行pvp术。术后行CT检查。随访3.24月(平均13.4)。结果7例患者(共9个椎体)手术顺利完成,平均每个椎体注射灌注剂4.5ml。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後CT检查示均无椎管内或椎间孔渗漏。术後腰背痛消失或明显减轻。随访时与术後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pvp是脊椎血管一种较好的微创治疗方法。

  • 标签: 血管瘤 脊椎穿刺 脊柱
  • 简介:海棉状血管具有生长快,侵犯组织广泛,界限不清等特点,过去临床治疗采取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及放射等治疗,多不能达到满意疗效。1996年以来我们用铜针留置术治疗32例海绵状血管病人,取得了良好疗效,现详述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男21例,女11例,最小年龄1个月,最大年龄37岁。血管位于唇部6例,面部5例,会阴部4例,躯干部9例,四肢8例。血管均呈状生长,最小0.8cm×1cm,最大15cm×20cm,边界不清,按压时回缩,可穿刺抽出血液,无明显血管杂音。临床诊断为海绵状血管

  • 标签: 血管瘤 海绵状 铜针留置 硬化剂注射 手术切除 留置术
  • 简介:1病案摘要患者女,27岁,因多汗、阵发性心悸伴血压升高1年于2004年3月10日入院.入院后监测血压波动于160~260mmHg,VMA显著高于正常,测定值为173.5ummol/24h尿(政党值范围15.7~88.5ummol/24h尿).

  • 标签: 腹膜后 副神经节瘤 入院 血压升高 占位性病变 多汗
  • 简介:分析28例婴幼儿骶尾部畸胎的CT表现和特点,提高对婴幼儿骶尾部畸胎的CT表现的认识及诊断的正确性.并就婴幼儿骶尾部畸胎的鉴别诊断及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作一初步评价.

  • 标签: 婴幼儿 骶尾部畸胎瘤 CT 诊断 病因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乳腺纤维与乳腺癌应用超声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肿瘤科接收乳腺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病例,经由手术后病理组织活检确定乳腺纤维患者70例、乳腺癌患者30例,本科室术前对纳入患者均应用超声进行鉴别诊断,对比超声与病理活检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两种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 经由统计,超声检查中确诊乳腺癌患者28例、确诊乳腺纤维患者64例,与病理活检诊断结果对比(P>0.05)。超声图像中,乳腺纤维多存在整齐、光滑的边缘,并存在无回声或均匀低回声等特征;乳腺癌边缘则以粗糙、不平整为主,并存在内部回声不均、血供丰富等特征。结论 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在超声图像中具备不同的特征,对乳腺肿瘤患者术前应用超声进行鉴别诊断效果良好,可为手术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乳腺癌 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16日公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治疗哮喘的药物具有治疗主动脉的潜能,甚至或可减少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必要。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介绍说,主动脉血管壁中的酶含量很高,它促进形成一种名为半胱氨酰自三烯的物质,进而缓慢分解血管壁组织中的蛋白质等多种成分,诱发主动脉。而半胱氨酰白三烯正是引发哮喘的物质,哮喘患者通常都是通过药物来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的生成来治疗哮喘的。

  • 标签: 手术治疗 主动脉瘤 哮喘药 瑞典 半胱氨酰白三烯 血管壁组织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肝转移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二组,A组采用肝动脉内栓塞加腹腔干或脾动脉持续时辰灌注5-FU,5-Fu使用时间为连续5天,灌注时间为10PM-10AM,B组单纯行肝动脉内栓塞化疗术。两组治疗间隔时间均为30-40天。结果A,B两组有效率分别为61.1%和45.0%,A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6.7%和27.6%,B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5.0和10.0%,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别。结论肝动脉内栓塞并持续时辰灌注治疗肝转移可提高生存率而不影响生存质量。

  • 标签: 肝动脉 肝转移瘤 栓塞 灌注治疗 时辰 生存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血管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50例血管患者,均进行PICC置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观察组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1例,对照组静脉炎4例,导管堵塞2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PICC置管是安全、有效的静脉化疗途径,并结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痛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上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瘤患者 应用 护理
  • 简介:随着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被发现。研究表明lncRNAs对胶质的诊断、治疗和化疗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共有20多个异常表达的lncRNAs被证实与胶质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主要阐述这些公开报道异常表达的lncRNAs,以期为胶质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价提供新的生物靶标。

  • 标签: 胶质瘤 长链非编码RNA 药理作用 生物靶标
  • 简介:目的通过对41例前循环动脉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对动脉的手术时机,检查手段及术中处理技巧等方面进行探讨。方法41例前循环动脉瘸经翼点入路,鼎微镜下行动脉直接夹闭手术,其中急诊(1—3天内)23例,(4-14天)4例,延期手术(14天以后)14例。结果本组41例中,一次性夹闭成功37例,共40个动脉,部分夹闭1例,单纯包裹加固1例,电凝收缩加肌片包裹加固2例。术后随访2个月-6年,良好33例,轻度残疾4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3例奉组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结论延迟手术的疗效要好于早期手术,而病后4-14天内手术效果最差,手术时机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DSA仍是动脉诊断的金标准,CTA是DSA非常有益的补充。手术时充分解剖侧裂,暴露相关的载动脉和重要穿支血管,是保证完全顺利夹闭动脉,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步骤。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技巧
  • 简介:目的分析肺癌脑转移颅内病灶的CT图像特点。方法11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均接受颅脑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类型脑转移病灶在脑内分布、CT平扫及强化特点、周水肿情况等。结果腺癌多发病灶比例为34.55%,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鳞癌单发病灶比例为23.64%,显著高于其他类型。脑转移强化方式中结节性强化比例最高,为52.73%,不强化比例最低,为3.64%。腺癌及小细胞癌以结节性强化为主,鳞癌以环形强化为主。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脑转移颅脑CT图像特点存在差异。

  • 标签: 脑转移瘤 肺肿瘤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