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尿失禁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1年7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8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患者尿失禁改善情况。结果通过积极的对症治疗和细心护理,患者尿失禁情况有明显改善,临床显效率高,甚至能达到痊愈。结论有效的综合临床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病人脑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症状并能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尿失禁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通过组织医护人员学习人性化护理内容,通过评估患者需要,营造护理环境,规范护理服务,增强医患双方沟通,对病人实施全程的、动态的人性化护理。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病人和医护人员关系融洽,病人恢复较好。结论人性化护理符合病人心理需要,有益于良好的医患关系改善,有益于病人病情恢复。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内科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心理护理的措施对患者康复的必要性。方法对2012-6-10—2012-7-10我院内科住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及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论对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疾病的康复。

  • 标签: 内科住院病人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302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发生医院感染30例(9.93%),其中呼吸道、消化道、血液、泌尿道、其它分别占53.33%、16.67%、13.33%、10.00%、6.67%。年龄、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激素等均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呼吸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必须加强对感染危险因素的重视程度,采取全方位的护理对策,才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缩短患者病情恢复时间。

  • 标签: 呼吸内科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内科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012年收治的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5岁,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结果6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均好转出院。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疾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疾病的转归及预后具有很好的积极意义。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内科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胰腺炎在内科的临床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工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好于对照组患者;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也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治疗效果依然好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根据以上比较得出的结果能够看出,对于内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急性 胰腺炎 内科 临床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Stroke)俗称脑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多发于中、老年人,近年来中青年患病者逐步增加。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与治疗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康复治疗和护理得到快速重视和发展。临床实践证明,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活动能力的提高疗效较好,越早介入、越早治疗其疗效越好,可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致残率,使患者身心、智障得以有效恢复,对重返社会起到重要作用,下面我将我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脑卒中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溃疡合并出血的内科治疗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28例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给予患者局部止血与抗休克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并辅以细致的护理。结果只有1例患者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存在新生物,后转去上级医院复查治疗外,其余均治愈。结论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采取内科治疗时,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胃溃疡 出血 内科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进行分析探讨,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9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患者自身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不安全因素和医院管理不安全因素三方面,三者的比例依次为12.9%、7.5%、和2.2%。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是多方面的,应该从加强对患者的安全教育、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和增强医院管理等方面综合防范。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为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以及急救护理,减少患者的伤残率,显著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方法抽取60例我院收治的急症内科危重患者实行统计调查,其中男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在8~88岁。结果6例患者发生休克的现象,3例发生昏迷,13例发生呼吸衰竭,2例发生心脏骤停。有1例不治身亡,转运过程中死亡0例。结论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可增强患者治疗安全性以及愈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院内安全转运 护理措施 内科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问题想出相应的对策。方法搜集我科2011年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并选择300例患者进行护理安全问题方面的问卷调查进行总结,然后通过实行改进的护理措施护后,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将2011年收到的问卷调查表进行归类总结后发现最多见的是护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其次为护士本身的综合素质所导致的差错性事件,最后4例问题是由于病人本身的不小心出的差错。(2)根据问卷调查,患者对护士技术的操作水平的要求最高(59%),其次为收费标准的公开化(54%)。(3)通过实行持续改进的护理措施后,满意度为93%。结论部分呼吸内科护理人员服务观念不到位、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以及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是呼吸内科护理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改进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整体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之间的关系,极大程度上的避免护理纠纷与差错性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内科护理 护士的综合素质 安全问题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我院心血管内科近两年来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 安全防范措施 维权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解除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方法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分析、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引起护理人员思想重视、主动服务、措施得力,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结论使患者在对自己疾病有所认识的基础上树立防范意识,通过共同努力及配合,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愉快的住院环境。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分析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策略。方法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我院心血管内科近两年来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护理安全 安全防范措施 维权意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为心内科护理发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我院心内科2014年7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患者分为2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人性化护理,根据症状自评表,对患者的躯体、焦虑等评分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并对患者满意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了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症状评分与入院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低于入院前;两组之间出院时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6.67%)高于对照组(75%);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少于对照组(7例)。结论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躯体及生理症状,提高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心内科 老年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资料,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方法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以及体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29例患者。对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残疾率。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5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9.65%,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致残患者,而常规组患者中,则出现5例致残患者,常规组的致残率为17.24%,两组患者的致残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病情复杂,对护理的要求较高,通过实施神经内科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残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常规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 护理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科护理情景教学过程中以融入关怀护理的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系2013级护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情景教学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关怀能力总分、理解和勇气维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科护理情景教学中设计关怀护理内容,有助于提高护生关怀能力。

  • 标签: 内科护理 关怀护理 情景教学
  • 简介:摘要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隐患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评估。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此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保证优质护理的完善。

  • 标签: 神经内科 隐患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老年肾内科患者安全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肾内科老年患者27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组,140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1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住院期间发生摔倒1例,感染2例,压疮1例,水肿1例;对照组发生摔倒5例,感染11例,压疮8例,水肿6例。感染及压疮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摔倒和水肿发生率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24.78±1.96)天,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6.32±2.5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P<0.05)。结论对老年肾内科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在老年肾内科的应用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肾内科 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