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化护理教育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将 2016年 1月至 12月与我院 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 60例纳入研究,为对照组,将 2017年 1月至 12月与我院 ICU治疗的机械通气患者 60例纳入研究,为观察组,自 2017年 1月起, ICU名护理人员接受强化护理教育,对比两个阶段 VAP发生率。结果 强化护理教育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评分依次为( 71.36±5.28)分、( 93.17±2.54)分,且观察组的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强化护理教育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强化护理教育 预防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作用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调查发现,2 型糖尿病( T2DM) 患者与健康人群相比其骨折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从而致残率、致死率明显升高。虽然不同研究显示 T2DM 患者骨密度( BMD) 变化有所不同,但其骨折风险增加却是一致的。2型糖尿病的内环境因素导致其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微结构的改变更使骨折易于发生。文章就2型糖尿病并骨质疏松及骨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细胞因子,骨折,皮质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时间为2018年3月到2020年2月之间,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11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并根据不同时间段予以不同护理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均为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较为传统的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研究组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进行干预,在护理过程中采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以及相关性肺炎发生几率等方面的数据,最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为患者予以集束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呼吸机 相关性肺炎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护士应熟练掌握复苏相关知识及技能。方法:通过多样化培训方法着重对低层级护士增加培训复苏相关知识及技能,人人过关,并强化巩固培训效果。结果:通过多样化的培训,提高了低层级护士对复苏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操作水平。结论:通过多样化培训方法有针对性的对低层级护士培训更能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多样化培训 复苏相关知识及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在实际临床中,癌症的发病率在逐渐增长,为了进一步提升实际的治疗效果,研发了很多抗癌药物,相关心房颤动的抗癌药物治疗以及癌症严重的并发症,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由于大部分的抗癌药物都会造成心肌细胞信号传导以及超微结构而引发房颤。因此,文章就不同类型的抗癌药物致心房颤动的机制深入探究,进一步了解实际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抗癌药物,造成房颤的机制,进一步提升癌症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癌药物 心房颤动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管壁钙化与破裂的相关性,提高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以期对临床医师对动脉瘤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搜集2018年10月到2022年2月期间的525例患者的610个动脉瘤CTA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动脉瘤瘤壁钙化和动脉瘤瘤壁无钙化临床特征及CTA影像特征,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及截断点。结果  525例患者的动脉瘤,瘤壁59例,瘤壁无钙化466例,它们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吸烟病史以及动脉瘤的单发与多发、有无破裂、瘤壁是否有钙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动脉瘤直径为1.54cm时,它们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511、0.67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结论 CTA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其瘤壁钙化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有较好的预测可靠性,是临床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有利于临床对其更精准的治疗。

  • 标签: 脑卒中,动脉瘤,钙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期卧床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为此类患者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8例长期卧床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坠积性肺炎分为坠积性肺炎组和非坠积性肺炎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并对坠积性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标签: 长期卧床 脑卒中 坠积性肺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室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和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我院行 CT检查的患者 3000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其出现的不良事件总结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实施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 CT检查的患者( 3000例),该组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CT检查的患者实施制定防范对策,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CT室护理安全因素 分析 防范对策 不良事件发生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8年5月期间在山东威海市威海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住院治疗的115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烧伤患者发生DVT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15例烧伤患者中,18例患者发生DVT,主要发生在下肢。高龄、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高血脂、D-二聚体水平升高、烧伤面积较大、静脉液体输入、有创面感染、烧伤部位为下肢、卧床时间过长为烧伤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烧伤患者发生DVT的部位主要在下肢,年龄、伴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高血脂、D-二聚体升高、创面感染、下肢烧伤、静脉液体输入、长时间卧床患者更易发生DVT,故对此类患者需加强监测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

  • 标签: 烧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探究其改善措施。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4 月检验科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 300 例检验样本为观察组;另外选取 2016 年 1 月 --2017 年 2 月我院检验科进行临床微生物检验的 350 例检验样本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检验质量对比。结果 对实施改进前后的检验质量评分对比,发现观察组为( 96.06±1.98 )分;对照组为( 85.23±2.46 )分;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送检标本的差错率为 2% ;而对照组的差错率为 5.14% ,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对于临床具有重要意义,临床应该重视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改进相应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

  • 标签: 临床 微生物 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方式的效果,并分析和预防高危因素。方法 :从时间段为 2018年 7月 到 2019年 1月 在我院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选取 56 例患者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管理,分析高危因素状况。 结果 :观察组各项高危因素(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体重)控制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 );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总胆固醇 (TC),高血脂症 (TG),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管理方式能够取得较好效果, 在高危因素预防控制方面效果明显 , 可以推广。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高危因素 综合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重症监护(ICU)病房感染危险因素和对应的护理措施开展了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间来我院就医后经ICU收治治疗的9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导致这部分患者出现感染问题的危险因素和患者的实际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探究,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护理管控措施,希望对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有所帮助。结果:研究涉及到的98名患者中共有8名患者出现了感染问题,其中有5名患者属于泌尿系统感染,实际发生率为5.1%,有3名患者属于肺部感染,实际发生率为3.1%。感染危险因素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都是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主要因素。结论:对ICU收治的患者来说,需要帮助其改善病房环境并按照操作规范完成各项临床护理操作,之后还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理念,这一系列的操作都能够降低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后续临床工作中,需要在明确实际感染原因的基础上做好相关护理措施的推广工作,以降低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几率。

  • 标签: ICU 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CT室护理安全因素的分析和防范对策。方法 选取 2017年 3月至 2018年 3月我院行 CT检查的患者 3000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其出现的不良事件总结原因,制定防范对策实施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4月期间 CT检查的患者( 3000例),该组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种不同护理方式对于患者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 CT检查的患者实施制定防范对策,可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以及护理服务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机率,在临床上显示出卓越的成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CT室护理安全因素 分析 防范对策 不良事件发生机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入伍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在本部队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录入的新兵中随机选择1200例进行进行调查,统计其心理健康表总分并对不良心理健康状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发现,实验所选400例人员的心理健康量表评分的个人总分平均为(46.21±0.33)分,其中心理测试结果显示异常的有18人,占总人数比为1.50%,18人中经专家访谈后确认存在心理问题的共有5人,占总人数比为0.42%。其中,海南与湖北两地来的新兵心理异常表现出阳性的较多,占当地人比分别为2.34%、2.03%;文化程度为初中水平的新兵心理异常表现出阳性的较多,占比为10.00%,而后是文化程度为大专水平以上的新兵,占比为2.29%。结论: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呈现较为良好的情况,出现心理测试异常主要受到地域、文化程度及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 标签: 入伍新兵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1 月在本市生活 2 年以上 的 568 户社区居民进行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表调查的方法,分析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需求,观察其影响因素。 结果:社区居民需求性最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是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和妇女更年期保健 , 主要影响居民需求的因素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 结论:社区居民对 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 需求均不同,应该对人们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减少发生疾病的风险。

  • 标签: 公共卫生 预防保健 服务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致手术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护理因素。方法以手术室患者为对象,共计100例,研究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分为参照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风险防范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高于参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 风险事件 风险防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影响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进行探讨。方法:所有样本均来自于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门诊、住院以及健康体检中尿常规检验不合格的96例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结果:门诊患者47例(48.95%),住院患者24例(25.00%),健康体检者25例(23.75%);样本污染26.05%、样本量不足16.67%、采集时间不当13.54%、容器不合格9.37%、标本标记不清25.00%、超时送检9.37%。结论:尿液常规检验室一项常见的检查项目,做好尿液常规检查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加强接受尿液常规检查者采集尿液的方法、清洗的方法,能够使得患者了解自身疾病,重视样本污染,以及了解接受检验者近期是否用药,或询问其饮食情况,加强对容器的检验和标记,唯有如此才能够降低尿常规检验的错误率。

  • 标签: 尿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4月收治的学龄前牙病儿童若干,按照电脑随机抽取法,选出其中乡镇生活的儿童病例 85例,作为对照组,选用城市居住儿童 85例作为实验组。收集病例基本资料,对比患儿的疾病影响因素以及患儿的口轻健康问题。结果:以上数据研究分析可知,实验组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p< 0.05)城市小儿的生活质量,家长的病史以及家长的文化也会小儿患病有一定影响。结论:综上所述,家长的教育方式以及小儿的饮食习惯都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对小儿的健康生活有影响,建议家长重视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护牙,让其养成好的习惯,减少牙病。

  • 标签: 学龄前儿 童口腔健康影响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青年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与健康体检人员8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疾病组与健康组,所有患者均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并根据不同临床将疾病组分为青年组与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以及分析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不稳定心绞痛上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青年组患者在男性比例、ACS比例、急性心肌梗死上均显著高于老年组患者,且稳定心绞痛低于老年组患者(P<0.05)。疾病组与健康组在年龄、BMI、MAP、糖尿病史、脑梗塞史、冠心病家族史、喝酒、TG以及HDL无明显数据差异(P>0.05);疾病组患者在高血压史、吸烟、BNP、TC以及LDL上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史、吸烟、BNP、TC以及LDL等,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结合患者临床指标、资料等信息进行综合判断,用以提高疾病诊断正确率,进一步保障患者生命质量。

  • 标签: 青年 冠心病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