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类书是古代著述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中保存了前代大量有价值的佚书佚文。本文通过对唐宋类书中有关隐性书学文献的统计、编目、比勘、举例和分析,旨在揭示这些文献对于文献学和书学研究的双重意义。

  • 标签: 唐宋类书 书学文献 学术价值
  • 简介:2002年6月底,在美国哈佛大学举行了一次题为'战时中国'的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战时中国的地方政权与状况.参加会议的学者来自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学者对日本侵华期间扶植的汪精卫伪南京国民政府和东北伪满洲国的'伪'、傀儡定性提出异议;有的日本学者公开为日本侵华罪行辩护.这种观点,显然是违背历史事实的,也违背了历史研究者所应有的公正的历史道德观和求实的精神.不同国家的学者的不同认识和争论,有助于深化和端正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

  • 标签: 抗日战争史 历史观
  • 简介:<正>据《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通报》文史哲版1990年第2期报道,1989年11月14—16日在新西伯利亚市的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历史、语文、哲学研究所召开了题为“北亚与中央亚古代军事问题”的学术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东方民族军事史研究会西伯利亚分部的倡议下召开的,会议组织者是西伯利亚分院的历史、语文、哲学研究所和新西伯利亚大学人文学研究室。来自苏联各地的32位兵器学家、军事史家、考古学家、语言学家、东方学家出席了会议。所史学博士胡佳科夫(新西伯利亚)宣布了会议开幕,他在发言中分析了西伯利亚兵器学研究的现状及前景。艺术学副博士戈列里克(莫斯科)报告了鞑靼蒙古人的骑兵战术及装备问题,他认为蒙古骑兵的武器装备齐全,适应于近战和远距离战斗,如剑、大刀、马刀、长矛、圆(钅追)、短(钅追)、弓和箭。马队作环形运动用弓箭攻击是蒙古军的基本战术。

  • 标签: 西伯利亚分院 古代军事 哲学研究 副博士 学术会议纪要 军事史研究
  • 简介:<正>目下的世界史研究颇有些"莺歌燕舞"的繁荣景象,不过,在我看来,这繁荣外表下实际上隐藏着很大的危机。这危机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在中国大踏步走向世界的大潮中本来应该与"中国史"等量齐观、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世界史",被莫名其妙地贬到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上,几乎成了可有可无的"等下"学科;与此相适应,与世界史学科密切有关的

  • 标签: 世界史研究 学术名著 翻译事业 史学者 埃及语 外国历史
  • 简介:《诗·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的“绿竹”是两种草或两种菜名,还是指绿色的竹子,自汉至清,一直争论不休,可谓形成了一桩学术公案。钱锺书《管锥编》广征博引中外文献资料,揭示出这一学术陈案实际上涉及如何理解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大问题,他认为,诗文中的景物描写可分为两大类,就创作主体而言,诗文中描写景物有两种情形,一是“得之当时目验者”,二是“出于一时兴到者”;就接收主体而言,须对作者描写景物是“得之当时目验者”还是“出于一时兴到者”做出判定,不能缘木求鱼,或按图索骥,或刻舟求剑;即使是“得之目验”者,还要考虑到“因世变事迁”的复杂性,亦不可守株待兔,从而令人信服地破解了这一学术陈案。

  • 标签: 淇奥之竹 学术陈案 管锥编
  • 简介:近年来亚非拉史教研室的学术讨论会基本上围绕着殖民主义史的有关问题展开,许多老师和研究生正参加八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卷本《殖民主义史》的撰写。这次讨论会是殖民主义史的系列讨论会之一。欧美史教研室的老师,外系、外单位的一些同志也来参

  • 标签: 殖民主义史 学术讨论会 多卷本 双重使命 九十年代 郑家
  • 简介:新时期以来,随着出版事业的繁荣发展,对编辑学的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重视,编辑学作为一门学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发展至今,其学术地位已得到确立,一些专门的或分支性的编辑学研究也开始出现,如新闻编辑学、图书编辑学、期刊编辑学等

  • 标签: 学术期刊 编辑 社会地位 学术地位 知识结构
  • 简介:<正>1992年10月22—24日,由江苏省社联、省政协、省现代史学会以及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周恩来故居,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等单位在淮安市联合举办召开了“周恩来思想和实践学术研讨”会。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从各个方面对周恩来的思想及从事革命的实践活动作了广泛的探讨,以期弘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从而推动新形势下的改革开放事业及四个现

  • 标签: 纪念馆 淮安市 周恩来思想 故居 现代史学 周恩来总理
  • 简介:有清一代学术发展呈现出大开大合的格局,相关的学术文化史也一直是学人们不断探索和重新认识的领域.近年来清代学术文化的研究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学者们不囿成说,锐意创新,不断转换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 标签: 清代 学术研究 学术文化史 “乾嘉新义理学” 学术派别
  • 简介:它是国家教委“七五”科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项目。是从古文献学角度出发,通过专书研究、专题研究、资料研究等方式产生的学术专著。各书都在介绍前人研究状况,反映当代学术成果的基础上推出自己的新识新见,使古籍研究跃上新的水平。

  • 标签: 学术精品 中国古文 专书研究 古文献学 当代学术 新识
  • 简介:董必武、谢觉哉、林伯渠、徐特立、吴玉章合称中共“五老”。他们虽属“辛亥”一代知识分子,但后来均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五老”积极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他们学有专长、术有专攻,故而能够在各自领域更加灵活地应用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其中董必武的法学研究、谢觉哉的政治学研究、林伯渠的经济学研究、徐特立的教育学研究、吴玉章的历史学研究均颇具特色。其思想和观点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标签: “五老”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 简介:<正>六朝是我国历史上南北分裂时期,其间战争频仍,烽火不绝,各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深蕴于血与火冲突的表象之中。因此,对六朝军事的研究,就成为解剖六朝社会发展的关键。为了推动六朝史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省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学术繁荣,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大学兵制史研究所、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庐山白鹿洞书院等七单位共同发起召开了“六朝军事史”学术讨论会。这个会议于1990年9月25日至28日在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举行,苏、赣、皖、浙、京、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军事史 历史研究 六朝史 白鹿洞书院 社会科学院
  • 简介:为了系统研究安徽地区城镇的历史变迁,总结历史上安徽城镇发展的经验与教训,由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万清牵头组织、安徽城市研究中心主办的“安徽地区城镇历史变迁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9月28日在合肥举行。来自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巢湖学院、宿州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安徽省住建厅及安徽省方志办的有关同志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主要围绕安徽地区城镇历史变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 标签: 历史变迁 城镇发展 学术研讨会 安徽省 研讨会综述 社会科学院
  • 简介:恩师王天有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12月8日17时12分不幸于北京逝世,享年68岁。王门弟子简撮王师生平、学术,谨奉学界。王天有教授原籍山西临汾,1944年10月13日生于上海。1956年起先后就读于北京普励小学、北京九十五中、北京十四中,其间曾两度患重病,休学一年。196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1968年毕业,先后在兰州军区8039部队57分队农场(宁夏银川)、甘肃山丹煤厂工作,餐风宿露,艰辛备尝。1970年起任甘肃九条岭煤厂职工子弟学校副校长、校长,在

  • 标签: 天有 明史研究 东林党 历史学系 明代政治 学术贡献
  • 简介:文章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引文数据库》,运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藏学》1988—2011年的载文量、载文被引、引文情况、作者情况等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客观地评价了《中国藏学》的学术水平、办刊质量以及在我国藏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 标签: 《中国藏学》 论文 引文 作者 统计分析
  • 简介: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的治理可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具体的对策研究上,需要充分把握全面性、系统性,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不同主体综合考虑,坚持教育与管理并重,完善与改进相关学术制度,净化社会环境,实现多主体协调互动,共同防范与治理高校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问题。

  • 标签: 高校研究生 学术道德 失范 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