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李树声致凌力凌力兄:你好!一口气读完了你新作《倾城倾国》。掩卷之后仍感余味悠长,遂写此信,倾谈一下对你作品及近年来历史文学创作讨论中诸般感喟。这部书冠之以“倾城倾国”之名,确乎是别具一番韵味,一些同行们还以为尊作莫不是在描绘某个朝代佳丽名姝呢。却不知你写是真正意义上“倾城倾国”。深谙全书,

  • 标签: 少年 人学 性格 文学创作 真正意义 文学作品
  • 简介:从文本层面勾勒聂华苓小说逃亡主题演变轨迹,我们认为聂华苓小说逃亡主题表现出两个特点:强烈自传色彩和女性视角观照.正是叙述者生存状态与被叙述者生存状态同构性造成小说文本对于逃亡体验关注,同时也决定了小说叙述结构模式,即在'困境'与'逃亡'对立冲突中,在过去与现实时空交错中展开故事情节,在心灵矛盾缠绕纠结中书写生存疼痛.因而聂华苓小说呈现出凄凉惨淡、细腻婉曲美学风格.

  • 标签: 聂华苓 逃亡主题 叙述 自传 女性视角
  • 简介:“理论与研究”栏目里,今期除了继续刊登上期未登完《越是民族才越是世界——对粤剧面临新挑战思考》一文下半部分之外,着重选登了《粤剧“顽疾”痊愈了吗?》、《从“小小红豆”看粤剧兴趣培养》、《浅谈民间乐社特性》三篇理论研究文章和《谈淡高胡在粤剧(曲)伴奏中技巧运用》、《试论二胡在粤乐、粤曲乐队中之定位》、《声能达远槌槌关隋——浅谈粤剧打锣》、《移花接木果丰叶茂——浅谈如何将京剧锣鼓转化为粤剧锣鼓》、《小锣不小作用甚大》等五篇有关专业技巧论文。这些文章前三篇从“一般”社会现象来谈作者看法,后五篇从“特殊”专业技巧来提出作者见解,无论前者还是后者,其文中观点都对我们目前开展粤剧业务工作有所帮助,也值得读者一读。

  • 标签: 粤剧 观众 艺术家 剧目 遗产 文化艺术
  • 简介:最近发表研究香港文学文章,论梁锡华逐渐多了起来,但多半论他创作,对他文学评论,几乎没有。也许是梁锡华作家名声掩盖了他学者名声;也许是他左右开弓,既从事学术研究,又写长篇小说、杂文、散文,使人弄不清他到底是作家还是学者。就他在香港文坛地位和影响来说,他杂文、散文、小说影响更大,更受读者欢迎,难怪他在编《梁锡华选集》时,几乎不选论文,多选创作。但我们决不能由此忽视他治学方面的成就,抹煞他作为文学评论家在香港当代文学史上地位。

  • 标签: 梁锡华 文学评论 香港文学 当代文学史 杂文家 现代文学
  • 简介:路翎1942年发表了长篇小说《饥饿郭素娥》。乍看书名,“饥饿”这个词很容易令人误解,使人以为它不过是又一部政治性小说,不外乎谴责冷酷无情地主和国民党官吏对农民残酷压迫。但从中国早期文学《诗经》开始(参见闻一多著作),直到16世纪色情小说《金瓶梅》,“饥饿”一词都具有性含义。“饥饿”指一种性渴望状态,性满足与吃粮果腹是相似的。《饥饿郭素娥》突出了性渴望这一主题,这使它与我们所能见到大批政治性很浓中国现代小说大相径庭。下面从小说摘录一小段露骨描写以资证明:

  • 标签: 郭素娥 路翎 中国现代小说 性小说 文学技巧 使人
  • 简介:转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十年了,但是他那充满活力身影,对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以下简称台港文学)事业那种执着、忘我精神,却时时震撼着我们.多少年来,父亲音容笑貌常常在我跟前浮现,挥不去、抹不掉,仿佛他还活在我身边.每天早晨拎着公文包,迈着匆匆脚步出门;夜晚,又带着疲惫身躯回家,一心扑在了台港文学研究事业上.他热爱自己钟情事业,远胜过爱惜自己生命,真正做到了生命不息,事业不止.

  • 标签: 世界华文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 台港文学 执着 父亲 精神
  • 简介:电视语码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创造出来一种视听兼备“全能语言”,使用“全能语言”电视,不仅可以作为广泛应用于任何社会文化领域通用文化工具,而且可以是一种有条件艺术创造手段。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工具特点”,电视才一方面形成了一种具有高度行业特点“电视生产文化”,又相应地形成了一

  • 标签: 崔文华 《全能语言的文化时代》 电视文化 大众文化
  • 简介:两首唐诗几乎都有是用很平常叙述句了,不但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而且百读不厌,具有无穷魅力。一首是李白《朝辞白帝》,我用现在词语这样译

  • 标签: 古典诗 叙述 李白 唐诗 永恒 魅力
  • 简介:刘琦短篇小说发表于2002年第10期,这是一篇在语言和构思上都有独特艺术魅力小说.在小说中,作者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复仇故事.胆小懦弱农民覃吉富,他妻子被蛮横村长李福来长期霸占,迫于权势,他也只能是忍气吞声,"憋屈了一辈子".后来又得知女儿在钱财诱惑下成为村长玩物时,积聚反抗像火山一样喷发,覃吉富终于举起了捍卫自己权利斧子,但在女儿阻拦中,把锋利斧子抹向自己脖颈而自杀.

  • 标签: 刘琦短篇小说 女儿贞操 捍卫女儿
  • 简介:一九一七年寒冷冬天,身陷囹圄德国马克思主义者卢森堡听到了十月革命惊雷,她用诗一般语句描绘着:“每天有一块地方沦陷,每天有新崩裂,每天有新天翻地覆。”对于正在从事颠覆活动、意在开创历史新纪元西方革命者来说,俄国成功既出乎他们意料之外又给了他们巨大鼓舞。但是,激进

  • 标签: 高尔基 合时宜 社会理想主义 俄国革命 自由主义 社会主义
  • 简介:<正>鲁迅,是伫立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变革转捩点上盼文化巨人。他所代表并凝视“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吸引了无数后来者视线。人们从他创造文化结晶中,发现了非常宏富思想与精神,情不自禁地誉之为“百科全书”,并将相应研究树为一门重要学科,即“鲁学”。“鲁学”兴盛与中国人民对“新文化”追求息息相关。然而,由于此前人们观念上某种限制,对鲁迅身为文化巨人所具有的方法论思想,没有给予充分重视,有人甚至完全持怀疑或

  • 标签: 方法论思想 鲁迅 文化结晶 百科全书 文化巨人 中国近现代文化
  • 简介: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杰出作家,从1976年发表第一篇文学作品,至今她已经在文苑里耕耘了25年了。王安忆不倦地在文学创作领域里作着精神探究与艺术追求,她作品多次获奖:《本次列车终点》《流逝》《小鲍庄》《长恨歌》等作品,都成为极具影响佳作。王安忆及其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坛具有其独特意义和价值。

  • 标签: 王安忆 当代文学 中国 作家
  • 简介:<正>“在人类历史上,按照人存在历史之线,可分成三个时代,女性时代——男人时代——人时代.与其相对,女性存在即可分为三个时代,女神时代——女奴时代——女人时代.”(禹燕(女性人类学》)在第一个阶段,女性是整个人类崇拜偶像,她创造生命,带来丰收与富饶,甚至艺术与美.女性头上带着神圣光环.在男人时代,女性存在完全是一种奴化存在,男性以对女性从肉体到精神压抑与摧残巩固着自己优势;女性无论肉体上,社会上还是精神上都受到扭曲,沦落为奴.女人

  • 标签: 欧阳子 女性存在 女奴 女性人类学 人类崇拜 人权保障
  • 简介:每个诗人都拥有自己写作秘密,一首诗出现是诗人"写作秘密"出现.刘伟雄诗歌写作可统括为一个字:"拙".磕磕碰碰,骨头般一节粗一节长一节细一节短,是我一二十年来读他诗歌语言总体感觉.我经常想:这诗怎么总是这样拙呢?有时甚至拙得有点笨了.伟雄读书多多,生活多多,听他说话,已是够灵透了.可在诗歌上,他像经谁"面授天机"过一般,无论你诗坛上风向往哪头吹,他总是按自己语感,按自己对诗理解永不变质地一路写下来,使我最近回过头来发现:原来是在另一头坚持了自己更大智慧一种写作.

  • 标签: 写作读 刘伟雄 笨拙诗
  • 简介:篇里有两个阿绣:一个是杂货店主女儿--真阿绣;一个是狐女--假阿绣.两个阿绣都爱上了男主人公刘子固,这就构成了一个爱情三角.

  • 标签: 《阿绣》 小说 艺术风格 爱情题材
  • 简介:华严爱情小说与张爱玲、亦舒、琼瑶、岑凯伦等不同。她走是一条自己路线。她相信人世间有真爱情,她笔下爱情有传统美德,但爱情是残缺不全。她从不看好婚姻,她笔下没有美满幸福婚姻。她爱情观与她经历和来台后心态有关。

  • 标签: 真爱情 残缺不全 不如意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