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但是,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人际交往障碍的人越来越多,影响了其个人心理健康以及社会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从几个方面分析了解决对策。

  • 标签: 人际交往 心理问题 对策
  • 简介: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D.P.奥苏贝尔曾提出意义学习的两个内在条件分别是,学习者有同化新材料的认知结构和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前者涉及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可接受性有关,后者则涉及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与学生对新学习材料的乐接受性有关。但奥苏贝尔本人也仅提出教材内容的认知处理策略——先行组织者策略,而未提出影响学生学习心向的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策略,这其实也反映了现时教学心理学在教材内容处理上重知轻情的倾向。鉴此,本文从情感维度上提出教材内容处理的超出预期策略,以冀与认知策略一起共同优化处理教材、呈现教学内容环节,并阐明超出预期策略的内涵、机制、作用和实践运用。

  • 标签: 教学心理学 情感维度 教材处理 超出预期策略
  • 简介:探讨流动儿童自卑对学习自我效能感中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的差别效应以及情绪调节策略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问卷法以730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Bootstrap方法检验,结果显示:流动儿童情绪调节策略在自卑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基本能力感与控制感)关系中有调节作用。表达抑制在自卑与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均显著,并且N-宣泄越高自卑对基本能力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P-宣泄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认知重评仅在自卑与控制感关系中调节作用显著,P-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强,而N-重视越高自卑对控制感的负向预测作用越弱。

  • 标签: 情绪调节策略 流动儿童 自卑 认知重评 表达抑制
  • 简介:运用情绪智力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获益支持问卷以及情绪劳动策略问卷对400名服务行业员工进行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获益支持及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服务行业员工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员工情绪智力,获益支持、情绪劳动策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3)获益支持与情绪劳动策略在员工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获益支持 情绪智力 情绪劳动策略 服务行业员工
  • 简介:本文介绍了斯腾伯格最新的关于发展学生创造潜能的12条策略。他们是:做创造的榜样、鼓励对问题的假设、允许犯错、鼓励合理的冒险、教学和评价要有利于创造力的发展、鼓励学生确定或重新确定问题、奖励创造性、让学生有时间去进行创造性思考、鼓励容忍模糊性、必须面对和克服困难、愿意成长、认识到人与环境相适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对当今创造性教育的五点启示。

  • 标签: 鼓励 创造潜能 学生 斯腾伯格 创新教育 创造性教育
  • 简介:以432名初中学生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初中生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成就目标定向、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均存在显著的总体影响,其中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并且主要是通过认知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产生;成就目标定向对学业成绩不存在显著的直接影响,但通过学习策略这个中介变量产生显著的间接影响。成就目标定向主要是通过元认知策略对学习策略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 标签: 成就目标定向 学习策略 学业成绩 效应
  • 简介:以332名新生代农民工为被试,从社会比较的视角。探讨威胁情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比较策略与身份选择的关系。研究采用了虚拟创设威胁情境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测查了不同认同类型农民工比较策略使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在威胁情境下,不同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在比较策略的使用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城市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回避比较策略;农村人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选择新的比较维度策略;模糊认同类型的农民工倾向于采用降低比较维度重要性策略

  • 标签: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比较策略 身份认同
  • 简介:以2岁儿童为被试,探讨其在延迟满足情境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状况。结果表明:(1)2岁儿童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控制能力,个体差异显著,性别差异不显著;(2)2岁儿童已能使用一定的延迟策略,包括问题解决、分心、寻求安慰、消极等待、寻求他人帮助、回避等,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分心策略;(3)不同的策略对延迟时间有着不同的影响;(4)儿童对策略的使用不会因延迟满足情境的不同而出现显著差异。

  • 标签: 自我控制能力 情境 问题解决 策略 个体差异 关键词
  • 简介:基于毕生控制理论,方便选取杭州市60~95岁的老年人320名,采用问卷法考察了老年人控制策略使用的现状和特点,并在控制了年龄、健康状况、日常活动数量后,探讨了老年人的乐观、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控制策略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低龄的老年男性和女性更偏好选择初级和补偿初级策略,而高龄老年女性更偏好补偿初级策略;乐观和领悟社会支持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选择初级策略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初级控制在老年人中依然具有首要性地位,老年人的资源越丰富,越有可能采用积极的控制策略(选择初级),进而提高主观幸福感,实现成功老龄化。

  • 标签: 老年人 乐观 领悟社会支持 控制策略 主观幸福感
  • 简介: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7^thInternationalCongressofPsychology,ICP2000)于2000年7月23—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本文拟根据ICP2000组委会提供的各国代表名单,从经济和心理学发展程度、地理位置和官方语言等几个方面分析与会代表的构成情况,考察我国应如何有重点地宣传和组织第28届大会(ICP2004),努力争取更多的代表与会。

  • 标签: 第27届国际心理学大会 发展程度 地理位置 官方语言 组织策略 学术交流
  • 简介: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和挑战性-阻碍性压力二维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以225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和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这一关系中的多重中介作用。结果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阻碍性压力源对工作倦怠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对工作投入有负向的预测作用;问题导向应对策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工作投入和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情绪导向应对策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工作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挑战性压力源 阻碍性压力源.问题导向应对策略 情绪导向应对策略 工作投入 工作倦怠
  • 简介:对于从事本土社会心理与行为嬗变的研究者来说,当前社会转型期提供了宝贵机遇,公私观嬗变以及其下的公私实践提供了极佳的切入点,文化心理学因强调和关注文化与心理的动态互依性而更具适切性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文化心理学为视角,基于其所根植的'(文化与心理)相互建构'框架,区分了两种互生互构的'公私观'——'作为文化要素的公私观'与'作为心理倾向的公私观',进而基于'前者相对于后者具有客观性、强制性与普遍性'这一事实,首先以'作为文化要素的公私观'为焦点,对其生成逻辑、结构、历史传承性进行了理论探析,并建构出了公私观生成及嬗变分析的理论模型,而后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开展'公私实践中的公私观嬗变'以及'公私观嬗变下的公私实践'研究进行了预备性研讨。

  • 标签: 社会转型 公私观 公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