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脾消食膏摩腹联合敷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脾胃气虚型厌食患儿6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消食膏摩腹并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健胃消食片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恢复情况及血红蛋白、锌水平。结果:治疗组疾病疗效总有效率为96.76%,对照组为73.33%。结论:健脾消食膏摩腹联合敷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脾胃气虚型疗效明显。

  • 标签: 健脾消食膏 膏摩 小儿厌食 脾胃气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经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纳入我院经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病患,共计54例,患者入组时间为2019.3-2020.1,分组方式利用抽签法,每小组分配例数为27例,教育组患者设置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参比组设置实施常规护理,分析对比指标: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评分。结果:护理前对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抑郁评分实施对比,其中发现,护理前教育组、参比组评分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教育组患者存在明显评分优势,数据差异较大(P<0.05)。结论: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促进经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加快,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 标签: 生活质量 经脐单孔腹腔镜 健康教育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丙酸症患儿的治疗现状和预后。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20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内分泌遗传代谢科诊治的82例丙酸症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治疗措施及随访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2例患儿中,男50例(61.0%),女32例(39.0%);59例(72.0%)为临床发病后确诊;22例(26.8%)为新生儿筛查确诊,其中8例未发病;1例(1.2%)为同胞确诊后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但未发病。73例临床发病患儿初次发病年龄为4.5个月(2 d~5岁),其中28例(38.4%)为早发型(≤3月龄发病)。(2)共26例进行了MRI检查,其中19例(73.1%)存在异常影像学表现。(3)53.3%(16/30)患儿乳酸升高,水平为3.5(2.1~4.3) μmol/L;87.5%(35/40)患儿氨升高,水平为105.4(34~907)μmol/L。(4)28例早发型患儿中,16例(57.1%)死亡,12例(42.9%)存活。存活与死亡患儿丙酰肉碱水平、丙酰肉碱与乙酰肉碱比值,以及尿3-羟基丙酸和甲基枸橼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5例(91.5%)患儿检测到基因突变,其中34.7%(26/75)检测到PCCA基因突变,64%(48/75)检测到PCCB基因突变;1例(1.3%)在PCCA和PCCB各检测到1种已报道致病突变,所有突变均来源于父母。(6)随访至2020年6月,82例患儿中,57例(69.5%)患儿存活,25例(30.5%)死亡。死亡患儿均为严重酸中毒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16例为早发型,9例为晚发型。结论丙酸症患儿多在临床发病后确诊,治疗方法以饮食控制为主。经治疗,部分新生儿筛查确诊的患儿未发病,但部分发病后确诊的患儿仍有发病,可能出现发育落后。建议积极开展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 标签: 丙酸血症 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 治疗 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玻璃体积患者应用血栓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玻璃体积患者中选取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血栓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视力达到1.0及以上患者占比36.7%,视力0.2及以下占比5.0%,与对照组的16.0%和20.0%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红细胞压积为(49.6±1.1)%,纤维蛋白原为(2.0±0.3)g/L,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0.0%,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血栓通应用于玻璃体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栓通 常规治疗 玻璃体积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丙酸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肝移植已逐渐成为丙酸症的一种新兴治疗手段。本文介绍丙酸症的现状以及肝移植在丙酸症中的应用情况,从丙酸症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内科治疗以及肝移植治疗丙酸症的手术指征、临床预后及局限性等多方面综述肝移植在丙酸症中的治疗价值,以期为临床丙酸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丙酸血症 有机酸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胸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收治的449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08例,女141例;年龄19~97岁[(57.4±14.0)岁]。将入院时或入院后1周内胸部CT或X线片检查存在胸腔积液的情况定义为胸,其中330例为胸组,119例为非胸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职业、体重、身高、基础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高血压和高血脂]、致伤原因、影像学结果[肋骨骨折数、连枷胸、双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部位及胸内合并伤(气胸、肺挫伤、纵隔气肿和心肌挫伤)]、胸腔置管、受伤至入院时间、入院时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血常规[白细胞、血红蛋白(Hb)、血小板、红细胞压积(Hct)]、血型、尿常规(尿隐血、尿蛋白和尿酮体)、生化检查[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E)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凝血酶时间(TT)]、创伤评分[胸壁损伤评分(CI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及住院时间。单因素分析观察各因素与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相关性,筛查显著相关因素。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中连续变量预测胸的价值,并计算最佳阈值。结果两组性别、职业、体重、身高、糖尿病、COPD、高血脂、受伤至入院时间、血压、心率、血小板、尿蛋白、尿酮体、TCHO、HDL-C、TBIL、ALT、CRE、HbA1C、PT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组Hb、Hct、TG、LDL-C、TT值较非胸组显著降低,而年龄、肋骨骨折数、白细胞、AST、FIB、D-D、创伤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非胸组(P<0.05)。胸组高血压、致伤原因、连枷胸、双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部位、尿隐血与非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肋骨骨折数、连枷胸、双侧肋骨骨折、肋骨骨折部位(上胸部前外侧段、中胸部前外侧段、中胸部后外侧段、中胸部近脊柱侧段、下胸部后外侧段及下胸部近脊柱侧段)、气胸、肺挫伤、心肌挫伤、胸腔置管、白细胞、尿隐血、BUN、FIB、创伤评分(CIS、ISS和NISS)及住院时间与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肋骨骨折部位(中胸部后外侧段、中胸部近脊柱侧段、下胸部后外侧段及下胸部近脊柱侧段)、肺挫伤、胸腔置管、BUN及创伤评分(CIS、ISS和NISS)与肋骨骨折后引发胸显著相关(P<0.05)。独立危险因素中连续变量的ROC曲线显示,BUN、CIS、ISS和NISS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87(95%CI 0.529~0.645)、0.824(95%CI 0.779~0.870)、0.789(95%CI 0.739~0.840)和0.876(95%CI 0.835~0.917)(P<0.05),最佳阈值分别为5.0 mmol/L、2.5分、15分和21.5分。结论肋骨骨折部位(包括中胸部后外侧段、中胸部近脊柱侧段、下胸部后外侧段和下胸部近脊柱侧段)、肺挫伤、胸腔置管、BUN及创伤评分(CIS、ISS和NISS)是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独立危险因素。BUN>5.0 mmol/L和创伤评分(CIS>2.5分、ISS>15分和NISS>21.5分)具有显著的预测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价值。

  • 标签: 肋骨骨折 血胸 危险因素 创伤评分
  • 简介:摘要高尿酸症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糖尿病外的第二大代谢性疾病。研究提示妊娠期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与合并的妊娠相关疾病有关,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并对孕妇妊娠及胎儿结局产生不利影响。尿酸可通过调控氧化应激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氧化修饰一系列蛋白及脂质及诱发系统性炎性反应参与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影响疾病的发展。本文将此及妊娠期高尿酸症治疗用药研究进展作一探讨。

  • 标签: 高尿酸血症,妊娠 糖尿病 高血压疾病 治疗 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找出在透护理中经常会出现的导致风险存在的因素并给出防范对策。方法: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进入我院接受透治疗的48名病患作为研究病例,将其随机分配到X组和Y组,每组都有24名透病人,然后对X组的透患者实施常规透护理方式,对Y组则实施常规透护理参入风险管理的护理方式,并将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作为此次的研究指标。结果:经过本次研究发现,X组的患者的发生风险的几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为58.33%、75%,Y组的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和护理满意程度为33.33%、95.83%,最终X组的患者发生风险的几率高于Y组,X组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低于Y组,并且计算得出P

  • 标签: 血透护理 风险因素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戊二酸症1型(glutaricacidemia type 1,GA1)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戊二酰辅酶A脱氢酶活性降低或缺失导致赖氨酸、羟赖氨酸及色氨酸分解代谢受阻,代谢产物戊二酰肉碱、戊二酸等在体内异常蓄积,引起代谢紊乱,主要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患者临床表现为巨颅、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及发育落后等,常在婴幼儿期由于感染、疫苗接种及手术等诱发急性脑病。由于GA1罕见,临床表现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表现类似,特异性不强,易漏诊或误诊。为了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患儿预后,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诊治,由国内儿科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专家共同讨论,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国际指南,制定了本共识。

  • 标签: 戊二酸血症1型 诊断 治疗 共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于我院在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时间段内进行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中抽取200例出来,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对照组患儿(100例)和观察组患儿(100例),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前黄疸指数与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儿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差异较大(P

  • 标签: 新生儿 高胆红素血症 优质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低磷酸酶症(HPP)是由编码组织非特异性碱性磷酸酶(TNSALP)的基因变异导致功能缺失引起的。HPP的症状、体征和并发症非常多变,包括骨骼低矿化、钙和磷酸盐代谢障碍、反复发生的骨折、疼痛、活动受限、牙齿过早脱落、生长发育迟缓和癫痫等。针对HPP有不同的治疗尝试,Asfotase alfa是一种骨靶向重组TNSALP,能够显著降低围生期和婴儿HPP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同时可改善生长发育、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这种酶替代疗法耐受性良好,大多数不良反应为轻中度。现就近年来对该疾病的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低磷酸酶血症 酶替代治疗 管理
  • 简介:摘要:透机是一种医疗器械,主要应用在血液透析中,能够消除患者体内的毒素以及过多的水分。由于受到运行环境、温度、人为操作不当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透机容易发生一些故障问题,给患者的血液透析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导致医疗安全事件。所以需要对透机的常见故障以及相关的维修保养方法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透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简要分析,然后进一步说明了透机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从而保证透机的正常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疗。

  • 标签: 血透机 常见故障 维修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透效果。方法:纳入60例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进行对比探究,(时间: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护理对比分析,随机排列电脑数组分组,对照组/30(常规护理),实验组/30(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生活质量:数组相较,实验组生活质量数据明显改善,(P<0.05);(2)并发症发生率:数组相较,显著改善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数据,(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透效果较好,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以及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水平,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综合护理 老年慢性肾衰 血透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常规检验高血脂患者乳糜对其血常规与生化指标造成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脂患者共计33例作为实验组,选取时间均在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3例纳入参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实施血常规生化检验,分析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情况。结果:结果发现:实验组的红细胞计数(4.45±0.87)、红细胞比积(24.57±2.13)、平均红细胞体积(97.56±2.62)和参照组的红细胞计数(4.41±0.84)、红细胞比积(24.01±2.02)、平均红细胞体积(97.13±2.53)相差无几,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白细胞技术(11.41±1.56)、血小板计数(265.21±6.57)、血红蛋白浓度(186.19±4.86)有明显差于参照组的白细胞技术(7.83±1.39)、血小板计数(185.33±4.86)、血红蛋白浓度(122.31±4.51),(P<0.05)。实验组的尿素氮和参照组相差无几,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丙氨酸转氨酶(95.87±6.97)、总胆红素(53.07±4.02)、葡萄糖(9.24±1.67)和参照组相比要差于参照组的丙氨酸转氨酶(20.42±2.86)、总胆红素(14.46±2.63)、葡萄糖(5.29±1.21),(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高血脂患者期间,由于患者自身的乳糜会对检验指标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在检验高血脂患者时,如若有乳糜症状,需事先做好相应的处理,才能保障血常规生化检验的有效性,以便为治疗干预提供可靠数据。

  • 标签: 高血脂 乳糜血 血常规生化检验 指标影响
  • 简介:摘要:月经过少人流术后月经量少发病率居人工流产手术远期并发症首位,应当引起医者重视。从“肾虚瘀”思想认识人流术后月经量少,治以“补肾活血法”疗效确切。该类中医药可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血流,调节生殖轴功能等多途径改善该疾病临床症状。相较激素疗法,中医药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率低等优点。本文从“肾虚瘀”病机出发,浅析对人流术后月经量少的认识。

  • 标签: 人工流产,月经量少,肾虚血瘀,补肾活血法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回输在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50例心脏手术病人应用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血液回收,收集手术野的出血,经过离心、过滤、分离、清洗后回输给患者。 结果 病人术中、术后均为异体,术后恢复顺利,均未发生血源性感染,病人血常规及凝血项目检查均在正常范围。 结论 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心脏手术中能显著减少异体血液输入,节约临床用血,避免血源浪费。

  • 标签: 心脏手术 自体血回收 血液回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胸组、胸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检查指标,并探讨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危险因素。方法:200例样本均来自于2019.10——2021.10之间,均为我院收录的肋骨骨折患者,其中有90例患者骨折后未引发胸,有110例患者为骨折后引发胸患者,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和检查指标,并探讨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危险因素。结果:肋骨骨折后引发胸主要和患者年龄相关;与患者的血压指标有关;与肋骨骨折数呈正相关;与合并症相关;与白细胞计数较高、Hb水平和水平相关;与尿隐血、创伤评分及住院时间相关。结论:肋骨骨折后引发胸的危险因素较多,除骨折因素之外,还与患者自身的健康程度息息相关。

  • 标签: 肋骨骨折 引发血胸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检在贫血患者诊断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具体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抽血的健康者、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及缺铁性贫血患者各35例,利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深入分析这三组人员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健康组、地中海贫血组和缺铁性贫血组的MCH、MCHC、RDW、MCV,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健康组的RBC,均明显高于地中海贫血组与缺铁性贫血组的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后两组的RBC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血检 贫血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