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5 个结果
  • 简介:20093月2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二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09“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跨界水——共享的水、共享的机遇”。2009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 标签: 世界水日 宣传主题 中国 科学发展观 保护水资源 联合国
  • 简介:气候变化和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及其时空演变规律产生了重要影响,原有研究成果已不能真实反映现代条件下的水文变化规律。作为概念性模型的代表,新安江模型已不能适应变化环境下流域综合水文要素的模拟,因此有大量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亟需加强。为解决这一难题,文章以新安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改建项目为例,阐述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设计方案的应用,在原有设施基础上,嵌套增建了原型小流域及坡地水文综合要素观测场、嵌套式强化观测流域、水文综合实验与分析测试中心及远程接收中心。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有效的提升数据资源类型及涵盖面,为发展新一水文模型系统提供数据支撑,为建设流域大气-水文-生态综合模型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嵌套式 流域设计 水文水资源实验站 水文模型 水资源管理
  • 简介:8月19日,公司在西安召开2009滚动施工组织暨科研项目评审会,对2009度立项的科研项目及2009度优秀施工组织进行了评审。公司党委书记吴新琪参加会议。总工程师王鹏禹发表讲话。副总工程师、工程科技部主任姬脉兴主持会议。

  • 标签: 科研项目 施工组织 评审会 滚动 总工程师 党委书记
  • 简介:200511月29日至12月1日,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顺种通过北京中水源禹国环认证中心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现场年度监督审核。认证中心认为陕西院的质量保证体系满足GB/T9001-2000、ISO9001-2000标准要求,体系运行持续有效,认证证书和标志的使用符合要求,推荐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监督审核。

  • 标签: 质量体系认证 监督审核 陕西省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 认证中心
  • 简介:2011,国家能源局发布了"2010中国水电10件大事"。2010中国水电10件大事为:a.全国水电装机突破2亿kW;b.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步伐全面加快;c.金沙江中游水电开发"解禁";d.中国水电迎来百华诞;

  • 标签: 水电装机 中国 能源 水电开发 金沙江下游 金沙江中游
  • 简介:全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举行1994新春座谈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1994新春座谈会于2月1日在北京电力培训中心举行。出席的有全国学会顾问,理事长,在京副理事长、名誉理事、理事,专委会、工委会、编委会正副主任、委员,学会秘书处、国际部,咨询部工作人员...

  • 标签: 新春座谈会 水力发电工程 北京电力 正副主任 学会秘书处 学会顾问
  • 简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陆地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本文利用高斯平滑滤波处理的2002—2015逐月GRACE卫星时变重力场数据,反演了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上,西北地区陆地水储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每月减少0.014cm,相当于每年减少53.5亿m3。在空间上,2002—2015间陆地水储量减少区域约为224万km2,增加区域约为106万km2。各地区陆地水储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达到年内最大值,陆地水储量处于盈余状态;冬、春季节为年内的低值区,陆地水储量处于亏损状态;陆地水储量的变化与降雨季节变化一致,表明西北地区降水是最重要的陆地水来源。

  • 标签: GRACE 陆地水储量 降水 时空分布 西北地区
  • 简介:潮河流域是北京市城市供水的重要水源地。受环境变化影响,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了显著性变化,严重影响到北京城市供水安全。利用水文气象长系列数据(1961-2014)分析了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采用经验统计分析法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其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近50来在降雨波动且微弱下降趋势下,其径流呈现出较大幅度变化且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尤其是2000以后;潮河流域降雨-径流关系发生突变的年份为1979、1998。1979以后径流系数显著减少,其中1979-1998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占主导地位,其影响贡献率为-109.75%,气候变化对径流影响为正效应,影响贡献率为9.75%;1999-2014人类活动对径流减少影响贡献率为-88.97%,气候变化影响贡献率为-11.03%。

  • 标签: 潮河流域 降雨-径流 趋势变化 突变点 影响因素
  • 简介:在公司领导、四川分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金家坝施工局的精心组织和全体员工的齐心努力,金家坝水电枢纽工程大坝填筑施工进度逐步加快,并于3月30日达到填筑高程410米,提前两个月完成业主制定的节点工期,达到百安全防汛标准。工程填筑质量和进度完全满足工程进度要求,受到业主、监理的高度评价和嘉奖。

  • 标签: 大坝填筑 防汛标准 高程 水电枢纽工程 施工进度
  • 简介:通过分析滹沱河全流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情况,将流域划分为3个水资源区:小觉以上区域(I区-成水和用水环境)、小觉至黄壁庄之间区域(II区-成水环境)、黄壁庄以下区域(III区-用水环境)。利用2050以来水文、气象数据,结合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整理,探讨了半世纪以来滹沱河流域分区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并剖析了流域水资源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近50来,全流域水资源总量呈现出减少趋势,不同区域减少幅度各不相同;I区和II区的水资源变化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但影响机理和程度有所差异;而III区的水资源变化则完全由人类活动控制,自然因素几乎可以忽略。

  • 标签: 水资源量 降水量 径流量 滹沱河流域
  • 简介:以Terra/MODIS8d合成的250m地表反射率数据产品MOD09Q1(MODISTerraSurfaceReflectance8-DayL3Global250m)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多源信息水面提取的方法对20003月—200812月间洞庭湖区水面面积的变化特征和趋势进行了监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1)洞庭湖区水面变化的季节性特征显著,其中枯水期11月—次年4月份间的湖区水面相对较小,基本在500km^2左右,而洪水期5—10月份的水面则相对较大,尤其每年的7—9月份最大,维持在2000km^2左右,两者几乎相差了4倍;(2)受气候变化与三峡工程初期运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洞庭湖区水域面积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3)通过流域降水量变化分析和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前后松滋、太平和藕池三口径流量变化对比,发现流域内降水带来的入湖水量偏少是近年来洞庭湖区水面面积减小的主要驱动因子;(4)近年来9、10月份洞庭湖流域降水减少与三峡水库汛末蓄水同期,将共同造就最终入湖水量锐减,加重湖区夏秋连旱程度,进而诱发系列生态安全问题。

  • 标签: Terra/MODIS MOD09Q1数据 时间序列 水面变化 洞庭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