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共121例,分为老年组及非老年组,老年组44例,非老年组77例;收集并比较两组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检验及影像检查资料。结果老年组中临床症状发生率最高的是乏力、黄疽,非老年组中为乏力、纳差,组间比较临床症状发生率差异不显著;老年组的TBIL、DBIL、ALT、AST、ALP、GGT平均值均略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身免疫抗体检验结果显示,PBC患者检出率最高的是AMA、AMA-M2及ANA抗体。老年组中AMA、AMA-M2、Gp210、Sp100的检出率略高于非老年组,ANA的检出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确诊晚,发现时大部分均已进入症状期以后,表现为乏力、黄疸、纳差等,肝硬化、腹水的发生率高。但与非老年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老年人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老年宫颈癌术后尿潴留60例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溴吡斯的明60mg口服,每天3次;膀胱功能训练每天3次,10d一个疗程。观察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电针疗法,电针每天1次,每次30min;两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以及残余尿(residualurinevolume,RUV)、最大尿流率(maximumflowrate,Qmax)、排尿量(voidingvolume,VV)、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maximumflowratepressureofdetrusor,PdetQmax)、最大逼尿肌收缩压(Pdetmax)、最大膀胱容量(maximumcystermetriccompacity,MCC)等尿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达到100%,对照组有效率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RUV明显下降[(14.49±5.31)mLvs(100.76±54.08)mL,P〈0.01)];MCC显著增加[(383.56±40.77)mLvs(330.55±45.37)mL,P〈0.05)];Qmax增加[(14.89±3.81)mL/secvs(6.37±2.37)mL/sec,P〈0.01)];VV显著增加[(188.84±23.05)mLvs(34.49±47.29)mL,P〈0.01)];PdetQmax增加[(35.09±4.48)cmH2Ovs(10.91±6.25)cmH2O,P〈0.01)];Pdetmax明显增加[(42.26±5.38)cmH2Ovs(9.98±6.11)cmH2O,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电针治疗对于老年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有较好疗效。

  • 标签: 宫颈癌 尿潴留 电针
  • 简介:近半个世纪以来,介入性心脏诊疗技术迅猛发展.冠状动脉造影(CAG),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以及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植入术,使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革命.

  • 标签: 老年人 桡动脉 介入性心脏诊疗技术 动脉穿刺
  • 简介:2012年6月1l一12日在上海贵都大酒店举办“2012中美老年人长期照护学术论坛”,交流老年护理经验和研究成果。会议在上海市护理学会支持下由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复旦大学护理学院主办:美国杜克大学护理学院协办。

  • 标签: 长期照护 老年人 论坛 学术 上海市护理学会 复旦大学
  • 简介: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应用与发展,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从5%上升至55%~67%,同时甲状腺癌的发生率也有上升趋势,约5%的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恶性肿瘤[1],在我国已列第4位。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有调查显示囝约80%的女性及74%的老年男性(≥60岁)患有甲状腺结节,且老年甲状腺癌在同期甲状腺癌患者中发病率为14.3%~28.6%。虽然甲状腺癌恶性程度较低,但是老年人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率较高,病死率高,临床上仍采取手术治疗为主[3]。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老年男性 低钙血症 肿瘤术后 甲状腺恶性肿瘤 甲状腺癌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及炎症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137例,分为老年组(n=92)和非老年组(n=45),收集并比较2组的临床、检验、肺通气功能及影像检查等资料,检测外周血清IgE、IL-4、IL-13及IL-17等炎性标志物水平。结果老年组的首发年龄高于非老年组,有明显的季节发作性;老年组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为主;而非老年组以发作性喘息为主;影像学检查提示,老年组肺过度充气、肺透光度增高、肺大疱、肺气肿和气管壁增厚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发生FEVlpred%的下降及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比率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O.01);老年组嗜酸性粒细胞升高比例、IgE及FeNo水平均明显低于非老年组(P〈0.01);老年组外周血清L-4和IL-13水平均低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1)。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在临床症状、影像表现及炎症等各方面具有其特征,更倾向于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并发生气道重塑。

  • 标签: 老年 支气管哮喘 临床特征 炎性标志物
  • 简介:目的观察皮肤康洗液对老年性外阴搔痒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取适量药液直接涂抹患处,1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日一至二次或将药液按1:20的比例稀释后湿敷30分钟,每日一至二次.或将药液按1:100的比例稀释后洗浴阴部,每日一次.结果治愈率为39%,有效率为84%,无明显副作用.结论皮肤康洗液治疗老年性外阴搔痒症安全而有效.

  • 标签: 皮肤康洗液 老年性外阴搔痒症 中医药治疗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内镜及临床特点,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收集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2月,经临床、结肠镜确诊的老年缺血性结肠炎患者的相关资料,89例患者均在腹痛等症状出现后10天内行全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观察其内镜下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经临床、结肠镜确诊为老年缺血性结肠炎者90例,其中男25例、女65例,男女之比为1:2.6,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73.31±6.63)岁,多伴有相关基础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和血便,病变多数位于左半结肠。一过型者86例,狭窄型4例,无坏疽型。病理学表现无特异性。结论老年病人出现急性腹痛、便血时,及时结肠镜检查对明确缺血性结肠炎诊断,了解病变范围和分犁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肠炎 缺血性 结肠镜检查 腹痛 便血 老年人
  • 简介: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state—HCS)又称血栓前状态(Prethmmbotiestate)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出血、凝血和抗凝纤溶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

  • 标签: 血液高凝状态 老年 纤溶系统 血栓前状态 凝血 抗凝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和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发病特征及治疗疗效的异同。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2011年9月-2013年6月门诊诊治的48例(66耳)老年人(老年组)和93例(122耳)非老年人(对照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二者在病程、病因、听力受损、鼓膜穿刺治疗有效性上的异同。结果老年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就诊前平均病程较对照组长,病因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耳鸣;对照组患者病因也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首诊原因多为耳闷、听力下降。在听力受损伤上,除气骨导差外,均可出现骨导听阈提高,以4kHz、8kHz为主。老年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8%,较对照组的81.2%低。结论老年人与非老年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病程、首发症状、治疗有效性上有所不同,需完善筛查、及早诊治。

  • 标签: 老年人 中耳炎 回顾性研究
  • 简介:目的分析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室护理风险和干预措施,以供护理配合提高临床手术疗效参考。方法选取铜川市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124例老年泌尿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回顾性分析,依照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手术风险预警和防范干预护理措施。分析2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出现护理风险事件8件,原因包括护理技术缺陷、意识淡薄和过度疲劳,观察组没有出现护理技术欠缺和服务意识欠缺等风险事件,观察组护士长和护理部抽查评分[(0.12±0.03)和(0.11±0.04)]均低于对照组[(0.68±0.26)和(0.72±0.19)](P<0.05)。观察组差错潜在危险问题和护理缺陷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医师满意度(98.4%)显著高于对照组(80.6%)(P<0.05)。结论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手术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在术中应严密配合手术操作,给予手术风险预警和防范干预护理,提高护理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干预 护理风险 护理质量 护理差错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慢阻肺患者稳定期治疗中的问题.探讨规范化治疗和管理对策。方法调查57例老年慢阻肺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观察患者近2周治疗情况。设正常对照组。结果慢阻肺组16%并发肺心病,40%有合并症,低白蛋白血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例数较对照组多(P<0.01).68%服用抗生素,5%吸入支气管扩张剂。结论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稳定期治疗不规范,建议加强对患者教育、随访、管理。

  • 标签: 慢阻肺 患者 老年 稳定期 治疗中 对照组
  • 简介:目的调查中风老年患者的无智残期望寿命和认知功能不同程度下降可能发生的时间,并探讨中风患者智能障碍的发生与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的关系.方法采用寿命表法来计算老年中风患者的无智残的期望寿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期望寿命,分析老年人中风后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结果中风患者无智残、无中重度智残、无重度智残三组的期望寿命及其特点与无日常生活能力丧失、无中重度、无重度日常生活能力丧失三组的期望寿命及其特点大致相似,并与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无智残期望寿命是评价老年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 标签: 老年人 中风 无智残期望寿命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异常和临床的关系,给临床变化判断提供一定依据.方法总结168例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生化检查结果,以是否有低磷血症把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两组(低磷组和非低磷组),比较两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炎症吸收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低磷血症组患者血清钠、钾、钙、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低于无低磷血症者(P《0.05),尿素氮及碳酸氢根高于无低磷血症患者.而且,低磷血症组下呼吸道感染吸收时间稍长于非低磷血症患者,而迁延不愈及死亡率高(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实验室检查异常与病情及预后不良有一定关系.

  • 标签: 老年人 下呼吸道感染 实验室检查异常 临床表现
  • 简介:目的观察阿罗基诺罗尔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兼有α、β受体阻断作用的新型降压药阿罗基诺罗尔(Arotinolol)短期(4周)治疗60例轻、中型高血压,并比较中年和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降压总有效率81.7%,收缩压与舒张压丹别下降14%与13%;治疗前、后24小时动态血压曲线呈明显分离,无交叉重叠;白昼与夜间血压下降幅度相同;中年和老年组患者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无显著差别;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提示阿罗基诺罗尔可有效、安全地治疗老年高血压。

  • 标签: 治疗前 老年人高血压 临床疗效观察 中年 总有效率 降压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上海地区血压正常汉族老年人中(年龄≥60岁)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并同国内外人群的分布频率相比较,了解地区种族分布差异及与年龄、体重指数BMI(kg/m2)的相互关系.方法体检选取92例正常健康老年人,男7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5.32±4.70岁.应用PCR-RFLP方法检测位于AT1-R基因3'-UTR的A1166C变异.结果(1)上海地区血压正常汉族老年人AA、AC、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89、0.11、0.00,1166C等位基因频率为0.05.低于白种人和日本人(P《0.001和P=0.046),与美国黑人相比无差异(P=0.815).(2)在国内人群中C1166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无差异,并与年龄、体重指数无关.结论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存在种族地域间的差异,上海地区与国内现有报道结果一致,1166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白种人群,但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指数人群1166C等位基因频率无差别.提示由于中国人群1166C等位基因频率低,故开展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中需要大样本研究.

  • 标签: 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基因 基因多态性 老年人 AT1-R基因 正常血压
  • 简介:目的为了解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掌握老年性疾患的发生与演变.方法对上海徐汇区1081位老年人进行体检调查.结果连续三年随访示老年人疾患在循环、泌尿.呼吸.消化系统发病率较高,按发病率高低依次为心脑血管、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糖尿、白内障和癌症,肺癌占癌症发病率的首位.心脑血管和癌症是老年人疾患的主要死因.结论定期对老年人健康体检随访对掌握老年人疾病的流行学特征及其防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体检 发病率 随访分析 心脑血管病 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