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40 个结果
  • 简介:一、问题缘起州作为一种正式的行政区划单位,应确立於东汉後期。不过,起於汉武帝时期而具有监察区性质的刺史州,在某种意义上说来也当具有一定的区划功能。诚如童书业先生所言:

  • 标签: 体制变迁 刺史 体系 考论 汉武帝时期 行政区划
  • 简介:《津门保甲图说》包含天津县的聚落、人口与地理环境等信息,据此可对开埠前夕天津县聚落的数量、分布、规模、人口构成及类型等问题进行探讨。利用计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天津县城厢区以外的西北区、西区、东区的聚落和人口数量位居前列;从人口职业构成来看,天津县从事非农林牧渔业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50%,达到较高的城市化水平。这些指标说明天津县所辖聚落中出现了大量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过渡型聚落,这是中国传统时期城市化动态过程的体现,也为城乡二分法之外的城市、似城聚落和乡村三分法的聚落类型划分理论提供了例证。

  • 标签: 开埠前夕 天津县 聚落类型 《津门保甲图说》
  • 简介:1938年1月陶德曼调停失败至年底汪精卫出走近一年的时间里,军事上的失败和外交上的困境,对国民党高层人士造成很大压力,蒋介石等人在对日和战态度方面时有反复。在此期间,蒋介石作为战时体制中最高、最后的决策者,虽然对战局也有过消极的看法,对于外来的调停有过幻想,也不反对与日方进行虚与委蛇的接触,但最终守住了抵抗侵略、拒绝投降的底线,从而为国民党政权的主体部分留在抗日营垒,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1938年 国民党 对日和战态度 蒋介石日记
  • 简介:《文献通考·四裔考》及其续作,保存了古代中国与周边民族或国家关系的翔实史料。从中可以发现,古代中国在处理与周边民族与国家关系时,所秉持的基本观念就是中国中心论以及与之相关的华夏文化优越感。这一观念决定了古代中国在面对外部世界的挑战时,一贯采取区别内外、隔绝华夷的封闭性决策。这种决策反过来又让古代中国人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始终沉迷於中国中心论与文化优越感的良好感觉中,却对外部世界与域外文明基本上抱着闭目塞听的排斥态度,从而导致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文明的相遇中最终败阵。

  • 标签: 古代中国 周边国族观 四夷 《文献通考》
  • 简介:地名是人们感知和理解外部世界的基本方式,是人与空间建立特定联系的重要手段。不同的群体基于各自的立场,往往具有不同的地名观,形成'土名'和'正名'并立、'一地多名'或'一名多地'共存的现象。对地名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发掘蕴涵于日常生活之中的政治文化逻辑。福州历史上的城门名、街巷名和弄堂名,分别代表着三种不同的地名生产与变动机制:城门名由官方主导,传递着正统的价值观,起着维护政治权威和强化官方统治的作用;街巷名则是官方与民间长期博弈的领域,呈现出'正名'与'俗名'二元并存和互相竞争的态势;弄堂名是'土名'的世界,官方无意也无力对'土名'的生产和使用加以干涉。福州地名的个案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日常生活中的政治逻辑的理解。

  • 标签: 福州 地名 俗名 土名 地名政治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客家研究热潮的兴起,房学嘉、谢重光、陈支平等诸多学者对早年前辈学者罗香林等人对“客家”的解释提出了质疑,推动了客家研究的深入发展。近年来,对于“客家”名称由来的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影响较大的看法有中原移民说、作客说、非汉族说、畲族混血说。

  • 标签: 客家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 屈大均 安县 社会 永安
  • 简介:辛亥革命冲击了文庙在帝制时代的“圣域”地位,上海文庙亦利用其旧有空间传播共和新风.然而出于对共和社会乱象的不满,其后民间到官方都有意重拾文庙的道德承载,以维护社会人心.虽经历新文化精英的批判,但北京政府时期文庙祀典未曾中断,地方官绅通过革新祀典礼仪、开放文庙、筹备通俗教育馆等方式,意在将文庙所承载的精神与共和社会相融通并传布民间.不过此时维护文庙旧制的社会氛围依然浓重,利用上海文庙广泛推行社会事业还有待北伐革命后强有力政权力量的出现.

  • 标签: 北京政府时期 上海文庙 共和理念 孔子
  • 简介:乾隆中期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出现了内地人口大量持续西向流动进入新疆的态势,籍隶陕甘的回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后新疆的人口构成与社会面貌皆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在不少相关研究中,他们的存在被忽略了。作者通过爬梳北京与台北所藏各种满、汉文档案,得到大量有关实例,以此为基础具体探讨陕甘回民迁移新疆的契机、迁移大势以及在迁入地如何落脚谋生并构建移民共同体,尽可能鲜活地展现了这个内地穆斯林移民群体的样貌和特点。

  • 标签: 新疆 迁移 陕甘回民 移民社会 满汉文档案
  • 简介:“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 标签: “九一八事变” 台湾 社会动态 抗日斗争 社会经济影响 《台湾新民报》
  • 简介:18世纪中期,清朝统一新疆。在清政府的鼓励下,内地(尤其是陕甘地区)人口向新疆的流动趋势逐渐加强。随着以汉人为主的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关这些人的各种犯罪活动也随之增加,而犯奸案例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嘉庆时期新疆的犯奸案例为线索,主要对此类犯奸案例中犯奸者的组成、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和家庭背景,移民中的性别失调以及异民族之间的犯奸案例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进而分析了内地人移民新疆的动机、内地人的新疆认知以及伊斯兰文明对内地人移民新疆的重要影响。

  • 标签: 人口流动 嘉庆时期 新疆 案例 性别 性犯罪
  • 简介:朱仙镇是清代著名商镇之一.其兴起约在明代中后期,康熙、雍正年间迅速发展,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全镇商人商号数量超过千家.在该镇汇集的商品除相当部分供应省城开封之外,流通范围大致可覆盖河南北部的开封、归德、彰德、卫辉等府.

  • 标签: 朱仙镇 关帝庙 山陕会馆 捐资
  • 简介:嘎仙洞的发现被认为是近代以来拓跋鲜卑研究最重大的考古成果之一,封鲜卑史研究推动很大。造成这样的行勤和影响当然是因为该巖洞具备某种确切可信的历史真实性,嘎仙洞岩壁上的北魏祝词铭文就是这种历史真实性的最坚强证据①。

  • 标签: 嘎仙洞 民族起源 想像 历史真实性 拓跋鲜卑 近代以来
  • 简介:本文以张敬礼《养性室日记》稿本为基本资料,对张謇之兄张警在北伐战争期间,遭到国民政府通缉一事之始末加以钩稽。同时对张謇身后,其子张孝若与张瞽之间的微妙关系略作探究,并分析南通张氏在宁汉合流之后,作为地方势力的代表,其家族力量受到政府方面的分化这一现象。

  • 标签: 南通张氏 张譬 张敬礼 张孝若 北伐战争
  • 简介:北舞渡是清代河南著名商镇之一。该镇商业以粮、油等本地农副产品的集散,纸、糖等南方杂货的转运贸易为大宗。北舞渡自身的腹地范围虽然有限。但作为周口与赊旗两大商镇之间的水陆过载码头,其商货往来范围可及秦晋吴楚乃至湘粤等数省。在清代中叶该镇的鼎盛时期。贸易于此的行商、坐贾估计可达四五百家。

  • 标签: 清代 北舞渡镇 河南 山陕会馆 商业经济
  • 简介:<正>今年是南明区政协的届满之年。按照省政协“要通过全面深入地总结本届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下届政协留下一份精神财富”的精神,区政协主席王德妤正忙着为参加全省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作准备,并且她还打算制作一张反映本届政协工作的纪念光盘,出版一册文史资料荟萃等。可以说,王德妤近来的思维,始终放在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总结上。经过一

  • 标签: 监督职能 南明区 王德妤 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 简介:视觉文化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迄今为止,西方古代史研究中的视觉维度仍未在我国得到与这种大势相匹配的重视,利用考古实物探讨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研究依然少见。西方古代史研究中的视觉维度可包括使用可视化的方法和利用视觉史料两个层面,而要拓展此类研究首先需要扭转观念,重视考古实物作为史料的独立价值,而不仅仅是将之作为对传世文字史料的补充。本文结合罗马不列颠尤其是罗马不列颠的马赛克的研究,对此加以具体阐述。

  • 标签: 视觉文化 罗马不列颠 可视化方法 总督 马赛克
  • 简介:《史记·伯夷列传》乃列传之纲领,集中体现了司马迁对德福关系问题的思考,其思考内容有二:其一,对殷周以来德福一致的思想观念和孔子德福无关的思想进行了思考,提出了不同看法;其二,提出了以立名为德行回报的德福关系观。

  • 标签: 《伯夷列传》 德福关系 孔子
  • 简介:高句丽安市城,即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15里营城子高句丽古城。唐太宗征高句丽,因久攻安市城不下而撤军,这是李朝文人在谈到“东人善守城”时津津乐道的战例。可是,多数李朝文人却认定,高句丽安市城在今辽宁省凤城县的凤凰山上,即那座被他们称为凤凰城的古城遗址。②也曾有李朝学者对此说法进行批驳,如:成以性(1595—1664)《燕行日记》:“世言唐太宗所征安市城,而口舌所传,真伪谁知。”朴世堂(1629—1703)《西溪燕录》和李宜万(1650—1736)《农隐入沈记》都有详细的考辨,

  • 标签: 朝鲜李朝 文人 史观 疆域 古城遗址 高句丽
  • 简介:汉末的五斗米道从巴蜀汉中迁徙到中原,永嘉之乱时再从中原迁徙到江南地区,汉末五斗米道与晋宋天师道是一源单绕的传承,这几乎已是早期道教史中一个固定的论述模式。本文认为降曹之後的五斗米道,很难再保有自己的宗教组织形态;永嘉之乱时从北方传到江南地区的道教组织,主要是来自青徐兖豫诸州信奉“大道”的南渡流民。束部地区的“大道”信仰源自汉末的太一崇拜,与五斗米道不同。从地域和信仰上,都可说明两晋之际传入江南的道教组织,并非来自巴蜀汉中的五斗米道。这些青徐之地的北方流民,被晋、宋政府集中在京口、晋陵一带,给予户籍和赋税政策上的特殊待遇,也是理解《三天内解经》《陆先生道门科略》等六朝天师道经典的重要历史背景。

  • 标签: 东晋南朝 五斗米道 天师道 历史渊源 大道信仰
  • 简介:蒋介石的日记表明,在浙赣战役中,蒋介石对盟国合作的重视和期望影响了其军事决策。这一点体现在浙赣战役中,蒋介石多次变更战略部署,并因为怀疑中国军队为盟国所做牺牲的价值而最终取消了衢州决战计划。蒋介石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十分期待日苏间爆发战争,因此对日苏关系走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这也是导致他取消决战的原因。蒋介石并未意识到其决策影响了之后的中关军事合作。美国政府事后对浙赣战役过程的调查,让美国陆军坚信中国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决心保卫美国所需要的军事基地。

  • 标签: 中美合作 个案分析 军事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