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正>跨进一九八三年,沈阳音乐学院校园里群情激荡,人们兴奋地准备着在桃李竞妍的红五月,庆祝建院四十五周年。回顾这四十五年,是战斗的四十五年,是前进的四十五年。在那救国救亡怒涛唤起中华民族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年代,一九三八年春,为了抗战胜利,为了抗战胜利后建立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以及为培

  • 标签: 音乐学院 沈阳 中华民族 音乐作品 学校 鲁艺
  • 简介:与星海音乐学院作曲家曹光平教授相识于1985年的夏秋之间,笔者时任省电台的文艺记者与音乐监制。一部新颖的钢琴五重奏《赋格音诗》作品录音,刚在制作机房听毕,那带有熟悉的渔歌风、戏剧韵味、抒情的歌谣体旋律,久久萦绕耳旁,意味无穷。作品架构层次的清晰、旋律线条的细腻,以及织体配器的恰当,充分展露出作者奇特的创作手法。为了制作专题音乐节目尽快地向听众介绍这部室内乐新作品,笔者慕名前往星海音乐学院拜访了曲作者、刚从“全国第四届音乐作品(室内乐)评选”颁奖大会(昆明举办)载誉归来的曹光平老师,他的《赋格音诗》这部室内乐新作品被评上了全国优秀作品二等奖……。曹光平,60年代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专业,随

  • 标签: 曹光平 钢琴曲 作曲家 作品评论
  • 简介:本文根据帕斯卡尔提出的几何逻辑与心性逻辑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两种方法,论证了西方音乐书写现代性与东方音乐口传心授的各自对几何逻辑方法和心性逻辑方法的历史选择。西方音乐由几何逻辑方法的进路产生了音乐的数理人工语言,而心性论则保持了音乐日常语言生态式的方法。

  • 标签: 几何逻辑 心性逻辑 数理人工语言 日常生活语言 低速运动 后哲学
  • 简介:<正>中国是戏剧文化大国,古老的昆曲作为华夏传统戏剧的典型代表,其对京剧以及其他地方戏的渗透和影响众所周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姿百态的各地方剧种作为种种'在地性'文化的艺术呈现,它们中许多都跟昆曲有着血肉瓜葛,在不同程度上与之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在划归多声腔剧种行列的川剧中,昆腔即是其五大声腔之一,'川剧昆腔的曲牌结构与它的母体‘苏昆’基本相

  • 标签: 昆曲艺术 地方戏 主流化 撰写 戏曲研究 生命
  • 简介:北京大兴长子营再城营村的五音大鼓是乡村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通过深度访谈和口述史记录以及现场观摩、问卷调查等,厘清了再城营村五音大鼓的历史缘起、基本形式、流传影响和发展演变,对于其顽强的生命活力有了基本的认识。

  • 标签: 五音大鼓 源起 形式 流传 演变
  • 简介:本文以探究日治时期的台北音乐为中心,首先讨论了建城以前台北的主要音乐与演出概况,其次廓清了日治时期台北音乐发展的主要脉络,其中包括戏曲、西方音乐和流行歌曲。最后作者从文化传播的角度,将目光投向被人们较少关注的城市间的音乐文化影响,从戏班、乐人等方面探讨了当时上海城市音乐与台北音乐的交流。

  • 标签: 台北音乐 戏曲 流行歌曲 上海音乐
  • 简介:<正>今天凡是六十岁上下的音乐工作者或民乐爱好者,如果当年曾在抗战大后方重庆住过,差不多都会知道在重庆上清寺广播大厦的最底层,有一个规模相当的“国乐队”。当时有一批年轻人,默不作声地搞民族器乐的新型组合实验工作。他们除了每天按步就班地进行练习和每周担任几次“音乐组同仁”(即集体称呼)的广播节目外,平时很少社会活动。我们当时曾

  • 标签: 中国民族管弦乐队 民族器乐 广播大厦 音乐 新型组合 广播节目
  • 简介:本文回顾了二十世纪学界对传奇戏曲结构研究的历史进程。在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传奇戏曲结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创作技巧到审美追求再到文化意义的发展过程,并最终导向了对传奇戏曲结构民族性特征和本体性特征的确认。而在传奇戏曲情节、音乐、排场结构三个层次中,后两者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 标签: 传奇戏曲 情节结构 音乐结构 排场结构
  • 简介:影视筑高台历史总是不断地被后人追忆、书写,铸成了“历史题材”,撞击出历史深处的回声。小说、戏剧、电影、电视是历史题材最适宜的艺术载体,是最受大众欢迎的表现形式。

  • 标签: 历史题材 戏剧 影视 回声 抗战 当代
  • 简介:<正>民国戏曲学校与科班是民国戏曲人才培养的两类最重要的机构,戏曲学校是戏曲改良思潮催生出来的新事物,也符合新时代艺术教育的特点。在民国戏曲学校中,影响较大的有南通伶工学社、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夏声戏剧学校、四维剧校等,其中又以1930年9月在北平成立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为最,后世对其办学成就评价也最高。中华戏曲专科学校规模大,开办时间长,一直到

  • 标签: 戏曲学校 夏声戏剧学校 南通伶工学社 上海戏剧学校 金仲荪 李玉茹
  • 简介:中原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和璀璨的文化艺术,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最高水平。中原民间歌舞艺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以内涵丰富、种类繁多著称。从远古的“葛天氏之乐”,到汉唐“踏歌”、宋元“舞队”直到今天依旧活跃在民间的“灯歌”“盘鼓”,我们可以清晰的发现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出现了典型的融歌舞为一体,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它们贯穿在中原民间音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给我们勾勒出中原民间音乐发展的独特线条。

  • 标签: 中原 民间歌舞 历史形态 当代发展
  • 简介:听音乐的人需要掌握音乐理论吗?我们很可能回答“不”。我们完全可以舒服地靠在椅子上,沉醉在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之中。像其他爱好和兴趣一样,你对音乐了解得越多,你从中获得的乐趣就越多。假如你是音乐的积极参与者,或许参加合唱队的演出,或许偶尔在家庭聚会上小试身手,或许痴迷地热爱着音乐,你就应该能够识谱。即使不多的音乐理论也能令你获益匪浅,也会大大提高你的欣赏水平。

  • 标签: 音乐理论 记谱法 识谱 演出 乐记 音乐课程
  • 简介:2012年4月21日,应台湾国际音乐节组委会的邀请,我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安冰冰教授、石兵副主任、孛姝博士作为嘉宾参加了在台湾举行的第六届国际音乐节,李天池博士担任了此次音乐节室内乐合奏大赛的国际评委。

  • 标签: 国际音乐节 教育研究中心 台湾地区 成员 副主任 组委会
  • 简介:2008年12月20日至22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戏曲学会、山西省文化厅、太原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年戏曲历史剧创作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太原举行。此次研讨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有关全国戏曲历史剧创作的学术研讨会,

  • 标签: 历史剧创作 学术研讨会 中国戏曲 新时期 改革开放30年 反思
  • 简介:北方昆弋"同台、同班、同籍"的演剧形制亦可称为北方昆弋特殊性中的"京畿现象",这一现象在中国昆曲近现代史上独一无二,有其独特性,是由北方昆弋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传承路径决定的。北方昆弋的活动范围为京畿地区(北京、天津、河北),演员和主要观众来自京畿地区,所演昆弋剧目主要承自清"内廷"与清王府,也有清代以来京畿地区流行的昆弋剧目,演出偏重"北曲"

  • 标签: 荣庆社 生存状态 韩世昌 曲家 生存环境 传承方式
  • 简介:<正>近一个世纪以来,中西关系始终伴随着当代中国音乐建设的所有领域。诚然,今天的“反思”不可能是对历史的“彻底还原”,今天的“参与”也不可能置身于文化的“绝对空白”。因为任何新文化的诞生既非“无根无据”也非“无依无靠”,即任何人的创造既

  • 标签: 文化转型 历史断层 新文化 中国音乐 中西音乐文化 音乐实践
  • 简介:自殷商卜辞出现有意识的记史行为,以及有意识地对乐事、乐器、乐律的记录以后,关于音乐的历史性活动:对既往音乐的述说评论、社会文化活动中对音乐历史知识的应用、音乐历史记述的种类和方法等日渐多样。经历千余年的积累和商周丰富的音乐实践、春秋战国学术的繁荣、一般历史学的成熟、综合性书籍的涌现等各相关条件的促进,中国音乐史学终于在战国末年出现了重要的进步,《吕氏春秋》就是这个历史性进步的标志。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音乐历史 音初 音乐实践 《吕氏春秋》 音乐文化
  • 简介:明清时期,根据海上丝绸之路的传播路径及福建戏曲到达南洋地区的史料记载,对文献中现存的外国人在南洋关于福建戏曲记载的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这些史料管窥福建戏曲在南洋的传播和产生的影响。以外国人笔下的福建戏曲作为切入点,从外国人对福建戏曲的认知和体验的历史性过程中,探究福建戏曲在南洋传播的历史现状,并对部分史料中可以重新论证的论点,进行新的探究。

  • 标签: 明清时期 福建戏曲 南洋传播 历史探究
  • 简介:中世纪音乐的基石男声歌唱,既是教会音乐的主体,又是世俗音乐的主流。从中世纪教会音乐兴起的男声合唱,是欧洲近现代合唱艺术的先声;从男声歌唱培训起步的中世纪教会音乐学校,是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制的先驱。文章试以中世纪教会音乐的发展为主要线索,力求探讨男声歌唱在中世纪音乐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价值,及其对后世音乐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 标签: 男声歌唱 中世纪音乐 唱诗班 早期合唱艺术 教会音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