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德勒兹思考伦理学不同于西方近代意义上伦理学。西方近代伦理学(如康德)关注核心问题是道德价值判断或者道德律令——我们应该如何行动,我们应该如何使自己行动遵守于规范。而德勒兹反复坚称他伦理学是基于"生存论"/"实存论",这种伦理学不是规范伦理学,也不是描述伦理学,因为,后二者都关系到伦理规范,而德勒兹伦理学朝向是一种"内在性生存模式"伦理,德勒兹对伦理学与道德区分也是奠基于这一"内在性生存模式"。同时,也正是因为"内在性生存模式",德勒兹伦理学是"内在性生存模式表型学",它代替了总是将存在归于先验诸价值道德,据此,这种关切到"内在性生存模式"伦理学,它根植论域不再是意识层面上先验神圣道德律,相反,它关注是个体身体被影响能力、力量,等等。

  • 标签: 德勒兹 伦理 道德 内在性 身体
  • 简介: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出现了诸多引发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社会现象,实际上主要源于伦理规范缺位与道德评价错位。前者指人们面临新社会生活中道德情境,相应伦理规范缺位现象;后者指社会转型时生活方式与道德价值多元格局中,不同道德观念与行为之间相互评价错位现象;对这两种机制分析与阐明,有助于清醒认识当前道德生活变化,理性面对道德焦虑与道德滑坡论,预防焦虑心理与滑坡评价引发负面的道德情绪与行为预期。

  • 标签: 社会转型 血缘伦理 陌生人社会 伦理规范缺位 道德评价错位
  • 简介:2010年"养老保险"首次成为关注热词排行第一。2013年"两会"前夕,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与人民网第十二次联合推出两会"十大热点"问题结果显示,"社会保障"以18%支持率、142501张选票高居选项热度排行榜第一位。有关社会保障的话题已经连续四年独占鳌头,成为社会公众对两会议题中最为关注内容。这说明社会保障牵动着每一位社会成员内心,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民心所向。

  • 标签: 社会保障制度 伦理 2010年 养老保险 人民日报 社会公众
  • 简介:费希特伦理学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意义。首先,从费希特哲学内部看,他伦理学说是以知识学为原则从"自我"推演出来,因而属于知识学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是对知识学基本原理验证和重要补充;其次,从伦理学发展史看,费希特伦理学是对康德道德学继承和发展,它不仅凭借"职责"学说赋予道德法则以实质内容,克服了康德道德学形式主义缺陷,而且提出了共同体主义思想以克服康德道德学个体主义立场,从而标志着近代义务论伦理学向德性伦理学范式转变;最后,从现代性批判角度看,费希特德性伦理学转向意味着他对现代社会中自我封闭原子式个体解构和对疏离冷漠的人际关系批判,并在正义与德性何者优先争论上主张德性绝对优先性。

  • 标签: 伦理学 道德学 知识学 现代性批判
  • 简介:康德批判哲学真正贡献在于区分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从而确定了人类理性认识界限,同时开启了人类理性道德可能性。康德对人类政治问题思考,同样没有离开批判哲学所制定思维方向和道路,因此,对康德政治哲学正确理解和阐释,唯有将其置于康德批判哲学所开创总体视野内才是可能

  • 标签: 政治哲学 康德 道德 批判哲学 人类理性 本体世界
  • 简介:公正是人类社会追求永恒价值理想,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一个难点问题。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日益加快,社会各阶层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公正原则受到社会现实极大挑战,公正原则普遍实现与否,将决定我国城市反贫困工作成败。基于上述理由,笔者从公正制度化基础、公正基本原则和公正原则实现条件等几方面阐述如何以公正为伦理标准来推进城市反贫困工作。

  • 标签: 公正 城市反贫困 伦理标准
  • 简介:现代管理应追求伦理。从理论上看,管理中本来就包含有“伦理因子”:作为管理技巧制度是以伦理为基础;管理是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人管理行为是受伦理制约和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儒家合乎道德管理即强调道德是管理价值日标的思想和当代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关于伦理道德管理价值思想,充分说明管理应追求伦理;而现代管理中经济丑闻、社会压力、激烈竞争等因素则迫使管理追求伦理。现代管理应追求伦理由积极负责、秉持目的人理念、推崇合理价值现、注重自律和追求卓越等内容构成。

  • 标签: 伦理 现代管理 制度 人性假设 行为 价值目标
  • 简介:我国素有伦理本位文化传统,人们思想中很多困惑与痛苦都可以从这种传统中找到相关根源。中国伦理传统有两大部分,一是从社会整体秩序“应然”理想出发,注重“仁义”、“忠恕”精英伦理,二是从个人本位需要“实然”现实出发,讲究生存致用世俗伦理。仁人志士大多将目光聚焦于精英伦理,注重于社会精英德性培育,不屑于立足世情、民俗世俗伦理生存论价值。其实,世俗伦理中也蕴含着丰富解惑资源,闪耀着道德实践智慧光芒。

  • 标签: 精英伦理 世俗伦理 道德困苦 实践智慧
  • 简介: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被上楼”现象,源于民生时代伦理缺位。一是伴随承栽着传统人文生态农民居所变化,缺乏一种与之适应全新人文伦理生态;二是农民上楼缺乏一种生活体验上主体性认同;三是农民上楼过程中,缺乏资源性政治动员与其利益分配道德支持。

  • 标签: 农民“被上楼”民生伦理
  • 简介:服务是人类一种基础性活动,没有彼此之间提供相互服务,就没有人类社会生活。服务无处不在,类型多样且形式不一。政府公共服务强调作为主体政府以及公共行政人员为满足社会公共利益而展开一系列行为和活动。政府公共性和政府伦理关系既是政府基本特征,也是政府公共服务合伦理性或伦理价值能够得以实现客观基础和伦理根据。

  • 标签: 政府 公共服务 公共性 公共利益 伦理关系
  • 简介:会计伦理作为决定会计人员行为一种主要力量,是可以在预防经济腐败中发挥独特而重要作用。经济腐败,需要财务造假配合,会计伦理缺失引起会计行为异化,会计行为异化又导致经济腐败。文章首先对预防经济腐败会计手段进行了阐述,进而指出了运用会计手段预防经济腐败乏力根本原因是会计伦理缺失,最后在分析会计伦理在预防经济腐败作用机理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会计伦理环境、构建会计伦理制度等预防经济腐败措施。

  • 标签: 经济腐败 会计伦理 会计行为 伦理考核与评价
  • 简介:本文提出了网络营销伦理水平两维评价模型,并借助该模型探讨了企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各种不同选择,指出高网络营销伦理水平未必适合所有类型企业,继而讨论了企业制定网络营销伦理战略时必须考虑各种因素,最后以惠普公司为案例分析了网络营销伦理战略实际运用.

  • 标签: 网络营销伦理 伦理战略 道德评价 伦理领先
  • 简介:社区伦理是一种与社会伦理、职业伦理、家庭伦理相平行应用伦理学科,它应该有自己特定原则与内容.社区伦理建设无论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推进民主进程,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伦理 建设思路
  • 简介:修身思想是儒家学说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儒家学者都特别注重道德教化,把修身作为实现人生价值和达到人格完善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儒家思想学说中,既有关于崇高完美的理想人格追求,又有一套通过修身而实现人格完善理论和方法。尽管由于时代和历史局限,其中不免存在着一些错误和缺陷,但其对于人自身修养强调,以及所提倡修身方法,是有其合理因素,对此我们应当遵循“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原则,批判地加以继承,这不论对人自我完善,还是对社会道德建设都是十分必要

  • 标签: 儒家 修身思想 方法
  • 简介:<正>一、关于家庭经济功能。苏格拉底指出,要使家庭兴旺,就必须使家庭富裕起来,只有弄清楚了家庭需要,尽力加以满足,才能把自己家庭治好;德谟克利特认为,共同家庭经济生活并不可取,因为容易造成大家对家庭利益漠不关心,最好办法是把财产分给子女,让他们自己独立经营,这样就可以促使他们焕发热情进行竞争,获取新财产;亚里士多德把家庭经营称为致富术。他还指

  • 标签: 家庭观 希腊哲学 德谟克利特 苏格拉底 家庭经济 亚里士多德
  • 简介:西方道德哲学寻根理路,经历了一个由神→人性→心理活动与主体自由选择→规范主体间有效性几个不同发展阶段。西方道德哲学在不同阶段上不同基点选择与定位,又使之彰显为由外在权威向内在权威,由有权威绝对主义向无权威相对主义,由个体主体范式向交互主体范式转换与发展。

  • 标签: 西方 道德哲学 价值取向 合理性运动 唯科学元伦理学 非理性人学伦理学
  • 简介:制度伦理兴起,在今天中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紧密相联.市场经济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从而动摇了传统德性伦理生存土壤,致使德性伦理边缘化.但由此就认为制度伦理是现代社会产物,是市场经济唯一形式显然又是有失偏颇.追溯制度伦理文化传统根源,对于我们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一定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制度伦理 先秦时期 中国传统文化
  • 简介:价值定位或取向是法基本问题之一。正义是衡量法律之善尺度,是法首要价值。自由和公平作为建构正义理论两个核心理念和价值维度,是实现法正义价值两条必然理路。竞争正义是反垄断法伦理基础,保护经营者竞争自由权利因市场机制使然而具有优先性,而反垄断法对竞争公平价值承诺应止于或限于竞争机会和竞争过程两个层面,否则就有可能会背离市场竞争机制及其功能。

  • 标签: 反垄断法 竞争正义 竞争自由 竞争公平
  • 简介:<正>在中国传统义利论历史中,先秦义利论提供了坚实理论基础、基本思维框架和深厚思想来源。在理论基础上、先秦义利论在诸多方面为后来奠定了基础。无论对义利范畴内涵揭示,对义利关系把握,对价值标准的确定,对基本目的悉,还是对道义与功利、功利与超功利、精神价值与物质价值、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和物质生活、价值标准与价值导向、群体与个体、公

  • 标签: 义利论 历史影响 义利之辨 中国传统伦理 价值导向 儒家伦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