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OCT在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周边虹膜成形与切除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接诊的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0例,对所选入选者都施以激光周边虹膜成形与切除术治疗,并利用OCT以及眼科A超评价患者治疗后的患眼眼压等指标。结果患者术后1w和2个月的眼压分别是(17.34±2.51)mmHg、(16.91±1.28)mmHg,同术前的(20.67±1.71)mmHg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后1w以及2个月的患眼OA比术前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OCT对临床前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激光周边虹膜成形与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为量化分析此术式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OCT 眼压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与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2种高分辨率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OCT)RTVue XR-OCT和Cirrus 5000 HD-OCT测量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的差异和一致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7—9月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就诊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52例52眼,由同一检查者分别使用RTVue XR-OCT和Cirrus 5000 HD-OCT测量角膜中央直径0~2 mm范围中心区(C区),距角膜中央2~5 mm范围内上方(S区)、鼻上方(SN区)、鼻侧(N区)、鼻下方(IN区)、下方(I区)、颞下方(IT区)、颞侧(T区)及颞上方(ST区)的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比较2种眼前节OCT测量相应区域的角膜厚度和角膜上皮厚度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RTVue XR-OCT测量角膜C区、S区、SN区、N区、IN区、I区、IT区、T区和ST区的角膜厚度分别为(521.73±29.85)、(554.31±32.38)、(553.54±33.30)、(546.96±32.05)、(537.54±32.10)、(532.13±31.51)、(528.42±30.38)、(532.25±30.08)和(544.85±30.70)μm,Cirrus 5000 HD-OCT测量的各区域角膜厚度分别为(526.77±30.62)、(555.13±33.32)、(558.08±32.57)、(554.46±31.42)、(548.29±31.84)、(539.69±32.74)、(536.19±32.40)、(533.38±31.90)和(543.83±32.02)μm,2种OCT测量各个区域的角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OCT测量的各区域角膜厚度值均呈强的正相关(r=0.99、0.89、0.95、0.97、0.95、0.93、0.96、0.97、0.92,均P<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OCT测量角膜厚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RTVue XR-OCT测量的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分别为(52.06±3.26)、(52.58±3.48)、(53.06±3.56)、(53.75±3.49)、(53.81±3.40)、(53.48±3.35)、(52.96±3.32)、(52.67±3.19)和(53.12±3.15)μm,Cirrus 5000 HD-OCT测量结果分别为(46.75±3.25)、(47.40±3.36)、(47.58±3.64)、(48.85±4.48)、(48.46±4.54)、(48.40±4.96)、(48.06±5.12)、(47.46±3.91)和(48.79±3.90)μm,2种OCT测量的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种OCT测量的各区域角膜上皮厚度均无明显相关性(r=0.17、0.08、0.16、0.28、0.20、0.24、0.19、0.21、0.13,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2种OCT测量角膜上皮厚度的一致性欠佳。结论RTVue XR-OCT和Cirrus 5000 HD-OCT对角膜厚度测量差异较小,一致性较高,可相互替代;对角膜上皮厚度测量差异较大,一致性较差,不可相互替代。

  • 标签: 角膜 角膜上皮 厚度 眼前节 光相干断层扫描 差异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傅里叶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不同屈光状态非青光眼青年人群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CC)形态特征,探讨眼轴长度(AL)与GCC的变化规律。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基于AL纳入非高度近视94眼和高度近视62眼,使用OCT测量其黄斑区GCC厚度、上/下半区GCC(GCC-S/GCC-I)厚度、局部丢失体积(FLV)和整体丢失体积(GLV)并计算FLV与GLV比值(FGR)。使用线性回归分析各指标与AL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价2组间各指标差异及界值。结果:线性回归结果示受试者GCC厚度(β=-0.698,P<0.001)、GCC-S厚度(β=-0.693,P<0.001)、GCC-I厚度(β=-0.672,P<0.001)随AL延长而下降;FLV不随AL变化而变化(β=0.115,P=0.155);GLV随AL延长而增高(β=0.346,P<0.001),FGR随AL延长而降低(β=-0.473,P<0.001)。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示高度近视组和非高度近视组间GCC厚度(t=7.398,P<0.001)、GCC-S厚度(t=7.313,P<0.001)、GCC-I厚度(t=7.022,P<0.001)、GLV(t=-3.482,P=0.001)及FGR(t=5.361,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L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7,P=0.292)。AUCGCC为0.809(P<0.001),最佳界值99 μm;AUCGLV为0.689(P<0.001),最佳界值3.42;AUCFGR为0.711(P<0.001),最佳界值0.44;AUCFLV为0.546(P=0.330)。结论:OCT可观察不同屈光状态非青光眼青年人群GCC,平均GCC厚度、GCC-S厚度、GCC-I厚度、GLV和FGR随AL变化而发生改变。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病理学 高度近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青光眼疾病诊断中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共选择60例青光眼患者,纳入到观察组,就诊时间为2012年10月份至2021年10月份,根据患者的视野程度分成三组,包括晚期、中期、早期,每组各20例。选取于同时间在医院中做健康体检的20名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方法对所有检查人员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晚期、中期和早期RMS、RNFL、MD、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潜时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光眼疾病检查中使用多焦视觉诱发电位(mf VEP)联合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法,为疾病早期诊断起到了辅助作用,展现出了较高的疾病诊断价值,推荐在临床诊断中大力使用。

  • 标签: 青光眼 多焦视觉诱发电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RMS RNFL MD 平均潜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眼前节扫频OCT CASIA2研究白内障患者术前晶状体和术后人工晶状体(IOL)偏心和倾斜的相关性。方法:自身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至7月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109例(157眼),其中右眼80眼,左眼77眼,年龄为48~88(69.8±9.1)岁。应用CASIA2于白内障手术前、术后1周测量散瞳前、后晶状体和IOL的偏心和倾斜,3次测量并取其矢量平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术后IOL与术前晶状体相同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在散瞳前,白内障患者右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体无相关性,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度及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体的相同指标均分别呈正相关(r=0.48, P<0.001; r=0.53, P<0.001; r=0.36, P=0.002);左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体同样无相关性,术后IOL倾斜度与术前晶状体的倾斜度呈中等强度相关性(r=0.44, P<0.001),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体的相同指标分别呈较强相关性(r=0.62, P<0.001; r=0.91, P<0.001)。散瞳后测量,右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体呈弱相关性(r=0.26, P=0.024),右眼术后IOL偏心轴向、倾斜度和倾斜轴向与术前晶状体的相同指标均分别成正相关性(r=0.34, P=0.004; r=0.56, P<0.001; r=0.36, P=0.002);左眼术后IOL偏心量与术前晶状体无相关性,左眼术后IOL与术前晶状体的偏心轴向、倾斜度及倾斜轴向均分别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0.64, P=0.010; r=0.55, P<0.001; r=0.93, P<0.001)。结论:除偏心量外,CASIA2测量白内障患者术后IOL和术前晶状体的偏心轴向、倾斜度和倾斜轴向均分别呈正相关,且倾斜轴向的相关性最高。临床可参考白内障术前晶状体的偏心和倾斜,为患者选择更合适的IOL。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扫频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偏心 倾斜 相关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OCT对NSTE-ACS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选择住院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的180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根据预后情况,150例视为预后效果良好组,30例视为预后效果不佳组。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OCT成像,检测其OCT图像,并评估其临床价值。同时,采用多因子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在180名患者中,共发现220处病变,其中100处为细纤维帽型动脉硬化斑(TCFA),120处为非TCFA病变。共有108名患者在冠脉内置入了总计144个支架,其中140个支架成功植入,4个支架出现前降支狭窄并伴有心绞痛症状。经过统计分析,纤维帽厚度、脂质核密度、CRP和cTnI被确认为决定非ST段抬高ACS患者临床疗效的重要指标。采用 NSTE-ACS 干预预后评价方法的 AUC 为 0.899,灵敏度为 79.00%,特异度为 98.01%。最佳截断面大于 -208.08,95% 置信区间为 0.826-0.949。结论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作为非ST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干预措施的有力辅助工具,纤维帽厚度和脂质核心度数可作为评估干预效果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OCT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