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数字模拟与沟在一个维的Ag电影单身者裂缝结构的光传播改进性质上被执行了。结果证明沟的位置,深度和数字在光传播上有大影响,并且出现电浆子电磁声子和回声模式是主要因素。35.8dB的最大的扑灭比率被调整沟深度在单个裂缝结构完成。

  • 标签: 光传播 一维银薄膜 光学应用 纹道结构
  • 简介:<正>病例1:程某,男,51岁,因感冒屏气时心悸而就诊。查体: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心脏听诊:节律不齐,各听诊区未闻杂音,两肺(一)。五年前开始有类似发作,按冠心病治疗一段时间,效果不佳。本次发作时间较长。描记常规心电图时发现窦律与房颤交替出现,连续描记Ⅱ导联如图1所示:窦律与房颤间歇出现,而且每次房颤前均由房早引发,当屏气时,窦律消失,由房颤取代。图1第ⅠV-VⅠ行,吸气末屏气,房颤消失,由窦律取代。图1VⅡ、VⅢ行。心电图诊断:①窦律心律不齐,②迷走神经源性房颤。

  • 标签: 神经源性 房颤 常规心电图 心电图诊断 迷走神经兴奋 心律不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太钢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8例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男75例,女53例,年龄(61.13±8.92)岁,年龄范围为34~78岁,根据用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前列地尔组(n=37)、鼠神经生长因子组(n=42)及联合治疗组(n=49),对三组患者进行多伦多周围神经病变评分(TCSS)和视觉模拟评分(VAS);使用全功能诱发电位仪检测患者正中神经、胫骨神经及腓肠神经的感觉(SCV)和运动电位(MCV);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y、hs-CRP及抗氧化指标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TCSS、VAS[(3.15±0.84)分、(1.35±1.09)分]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7.05±1.13)分、(2.13±0.42)分]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组[(6.82±1.27)分、(2.05±0.36)分];联合治疗组正中神经、胫骨神经、下肢腓肠神经中SCV[(49.31±4.15)m/s、(49.15±4.03)m/s、(55.09±4.28)m/s]、MCV[(57.84±4.75)m/s、(47.85±4.13)m/s、(48.29±4.35)m/s]均高于前列地尔组[(45.81±3.71)m/s、(45.95±3.88)m/s、(44.07±3.69)m/s、(48.08±4.58)m/s、(39.14±3.04)m/s、(41.04±3.88)m/s]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组[(44.92±3.59)m/s、(48.08±3.92)m/s、(49.27±4.12)m/s、(54.92±4.61)m/s、(43.55±3.92)m/s、(44.27±3.69)m/s];联合治疗组Hcy、hs-CRP、丙二醛及SOD水平[(18.73±3.62)μmol/L、(6.21±1.06)mg/L、(4.09±0.62)mmol/ml、(55.77±28.83)nU/ml]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21.09±3.88)μmol/L、(9.52±1.14)mg/L、(6.01±0.85)mmol/ml、(76.17±30.05)nU/ml]和鼠神经生长因子组[(22.27±4.14)μmol/L、(10.04±1.39)mg/L、(6.14±0.88)mmol/ml、(78.34±29.91)n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联合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用药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鼠神经生长因子 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 抗氧化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 PND)发生率高,危害大,但机制不清,阐明其病理机制,研发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及其前体在维持神经元存活、分化迁移、神经发生和突触可塑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与神经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信号通路引起突触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对学习、记忆及认知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神经科学领域已对其进行广泛研究,文章简要介绍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及BDNF,并就BDNF调节突触可塑性、介导神经发生、参与神经炎症调控这三方面对PND的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希望对PND的发病机制及预防研究能有一定启示作用。

  • 标签: 围手术期神经认知障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突触可塑性 神经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对小儿急性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S)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2月-2019年10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湖北妇幼保健院96例HIS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神经生长因子,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小儿推拿治疗。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估患儿的神经行为,采用智能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及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 Index,PDI)评估患儿智能发育及运动协调和技巧行为能力,采用脑电图仪检测患儿脑电图棘波波幅,采用电解式组织血流计检测患儿局部脑血流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及VEGF,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对照组为81.3%(39/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P=0.025)。观察组出生后28 d NBNA评分(t=-2.55,P=0.012)及出生后3个月MDI、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3.43、-2.65,P值均<0.01)。治疗后,观察组脑电图棘波波幅[(35.02±4.16)mV比(46.92±5.81)mV,t=11.54]低于对照组(P<0.01);脑血流量[(179.36±22.25)ml/(100 g·min)比(158.30±14.92)ml/(100 g·min),t=-5.45]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MBP、NSE、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9、4.07、8.17,P值均<0.01)。结论小儿推拿联合神经生长因子可有效改善HIS患儿神经行为及智能指标,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电图棘波波幅及MBP、NSE及VEGF水平,提高疗效。

  • 标签: 婴儿,新生 缺氧缺血性脑病 小儿推拿疗法 神经生长因子
  • 简介:神经损伤是牙槽外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可能损伤的神经主要有下齿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鼻腭神经。其中颊神经和鼻腭神经恢复能力较强,术后可迅速恢复。舌神经的解剖位置容易分辨,术中应多留意避免损伤。而下齿槽神经由于其特殊的解剖位置和走行方向,在行下颌阻生齿拔除术、下颌支矢状劈开、下颌后牙种植术时都可能会被损伤到,损伤后患者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

  • 标签: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下齿槽神经损伤 疼痛强度语言评价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刺激(VNS)对癫痫合并抑郁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湖南省脑科医院收治的13例癫痫合并抑郁并行VNS手术患者,比较其术前、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手术疗效、抑郁程度、血清细胞因子神经递质改变情况。结果VNS术后6、12个月时患者癫痫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1.5%(8/13)、76.9%(10/13)。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术后6个月时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IL-1α、IL-6、TNF-α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12个月时血清5-HT、多巴胺(DA)较术前明显升高,IL-1α、IL-2、IL-6、TNF-α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VNS可能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使癫痫及抑郁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

  • 标签: 迷走神经刺激术 癫痫 抑郁 细胞因子类 神经递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在结直肠腺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结直肠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64例,留取肿瘤及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IF2α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选择结肠癌SW480、HCT15、SW620和正常结肠NCM460细胞株,转染siRNA-eIF2α建立SW480细胞株的si-eIF2α组,建立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eIF2α和PCNA,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行t检验、方差分析,率的比较行χ2检验,并应用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结直肠腺癌组织中eIF2α阳性率高于正常黏膜组织[56.3%(36/64)比21.9%(14/64),χ2=15.885,P<0.05]。浸润浆膜及以外组eIF2α阳性率高于浸润未及浆膜组[33.3%(5/15)比63.3%(31/49),χ2=4.181,P<0.05]。eIF2α在不同TNM分期[16.7%(2/12)比64.0%(16/25)比64.0%(16/25)比100.0%(2/2),χ2=10.416,P<0.05]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IF2α与PCNA正相关(r=0.698,P<0.05)。结肠癌细胞株SW480、HCT15和SW620中eIF2α均高于NCM460(1.30±0.13比1.13±0.16比1.18±0.21比0.88±0.19,F=5.802,P<0.05)。si-eIF2α组中PCNA表达低于空载体转染组和空白对照组(0.88±0.16比1.32±0.18比1.34±0.14,F=5.221,P<0.05)。si-eIF2α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转染组(P<0.05)。结论eIF2α在结直肠腺癌组织中高表达,能促进肿瘤细胞增殖。

  • 标签: 结直肠腺癌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有完整存档蜡块资料的30例胃癌蜡块并对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EIF-5A2在胃癌中的表达,并且对EIF-5A2的表达情况与疾病的病理生物学特点进行分析,以判断其对预后的意义。结果EIF-5A2阳性表达86%,EIF-5A2在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EIF-5A2在胃癌中有较高表达,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 标签: 胃癌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2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DREB类转录因子是一类植物中特有的,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中起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本研究以割手密为材料,采用同源基因克隆的方法克隆获得2个DREB2类转录因子基因SsDREB2-1和SsDREB2-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U963264和KU963265)。序列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的长度分别为814bp和709bp,分别编码262和227个氨基酸;预测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28.66kD和24.95kD,等电点(PI)分别为5.42和6.47。氨基酸亲水/疏水性分析表明,这2个转录因子属于亲水性蛋白。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两基因序列的相似性为98.7%。原核表达分析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区能正常表达出目的蛋白,说明得到的这2个基因为功能基因而非假基因。

  • 标签: 割手密 DREB 基因克隆 原核表达
  • 简介: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2(KGF-2)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超家族中角质细胞生长因子家族的一员.KGF-2能够促进上皮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参与并调控脊椎动物多种组织和器官的形成.本文就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疾病治疗和临床试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 功能 潜在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白细胞趋化因子2在心肌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神经层面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盆腔神经保护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大庆油田总医院胃肠外科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70例男性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35例作为观察组实施以神经层面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3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直肠全系膜切除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排尿量、残余尿量、撤出尿管时间及术后勃起及射精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拔出尿管时间、术后排尿功能及勃起及射精生殖功能的恢复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神经层面为导向的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安全可靠,有利于保留直肠癌患者的盆腔神经功能。

  • 标签: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神经层面,盆腔自主神经,排尿功能,性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藜芦醇(RES)对脊髓损伤(SCI)小鼠炎性反应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Allen’s击打法制作SCI小鼠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3 d,干湿称重法检测小鼠损伤侧脊髓含水量,二氢乙锭(HEt)染色检测活性氧(ROS)的积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并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SOD1蛋白表达探究其作用机制。术后28 d,我们通过悬尾试验、糖水偏好试验来评估白藜芦醇抗抑郁作用。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治疗组损伤部位含水量(78.85±2.57)低于对照组(81.26±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464,P<0.05)。治疗组小鼠糖水偏嗜度[(62.17±3.83)%]高于对照组[(55.63±3.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8,t=6.883,P<0.05)。SCI后28 d,治疗组小鼠不动时间[(205.80±5.03) s]低于对照组[(256.15±8.20) 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8,t=-14.573,P<0.05)。治疗组ROS的积累[(2 523.23±89.22)%]低于对照组[(3 219.50±1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13.825,P<0.05)。治疗组SOD活力[(59.20±9.22) U/mg]高于对照组[(42.50±8.52) U/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547,P<0.05)。治疗组减少MDA含量[(6.23±1.52) nmol/mg]高于对照组[(4.92±1.60) nmol/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361,P<0.05)。治疗组IL-1β[(45.32±11.23) ng/ml]低于对照组[(65.21±9.02) ng/ml],治疗组TNF-α[(735.32±33.29) ng/ml]低于对照组[(821.22±29.80)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534,P<0.05;n=5,t=-3.944,P<0.05)。治疗组Nrf2(1.23±0.52)高于对照组(0.92±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2.302,P<0.05)。治疗组HO-1和SOD1(1.23±0.32、2.02±0.26)高于对照组(0.89±0.22、0.92±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5,t=3.306,P<0.05;n=5,t=8.731,P<0.05)。结论小鼠SCI后,白藜芦醇通过激活Nrf2通路对小鼠的抑郁情绪和炎性反应有明显改善作用。

  • 标签: 白藜芦醇 脊髓损伤 抗氧化 抗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rf2)在白藜芦醇(resveratrol, Res)预处理减轻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体重200~220 g, 4~5月龄,采用先喂养高脂饲料4周后,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streptozotocin, STZ) 30 mg/kg的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取糖尿病模型制备成功的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组)和心肌缺血/再灌注+Res组(MI/R+Res组)。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恢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MI/RI模型。MI/R+Res组于MI/RI模型建立前7 d腹腔注射Res 15 mg/kg,1次/d,连续7 d。Sham组与M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 DMSO)与PBS的混合液。B超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左室短轴缩短率(fractional shortening, FS)。于再灌注120 min时处死5只大鼠,用2, 3, 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 3, 5-Triphenyl-2H-tetrazolium chloride, TTC)染色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另再处死5只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的浓度,并取心肌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及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的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Nrf2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心肌组织Nrf2、细胞核-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 n-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 HO-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MI/R组与MI/R+Res组的LDH和CK-MB浓度、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高,LVEF和FS、SOD活性显著降低,心肌梗死面积增加,Nrf2、n-Nrf2与HO-1蛋白表达下调(P均<0.05);与MI/R组比较,MI/R+Res组的LDH和CK-MB浓度、ROS及MDA含量均显著降低,LVEF和FS、SOD活性显著增加,心肌梗死面积减少,Nrf2、n-Nrf2与HO-1蛋白表达上调(P均<0.05)。结论RES预处理减轻糖尿病大鼠MI/RI的作用可能与激活Nrf2有关。

  • 标签: 白藜芦醇 转录因子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糖尿病 心肌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Netrin-1)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对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CO中毒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出院后3个月内是否出现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将患者分为DEACMP组(n=53)与非DEACMP组(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Netrin-1水平,并计算BIS值。比较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点Netrin-1、BIS,并采用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etrin-1、BIS以及Netrin-1联合BIS对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DEACMP组入院1、3、5 d的血清Netrin-1水平、BIS值均明显低于非DEACMP组(均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Netrin-1、BIS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5、0.810,截断值分别为395、62,敏感度分别为70.62%、78.69%,特异度分别为77.85%、86.64%,Netrin-1联合BIS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96、85.69%、98.52%。相比Netrin-1或BIS,Netrin-1联合BIS对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效果更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Netrin-1<395 ng/ml、BIS<62是影响CO中毒高压氧治疗后迟发性脑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BIS、Netrin-1在急性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水平降低,且BIS联合Netrin-1对预测CO中毒经高压氧治疗后患者发生迟发性脑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轴突导向因子-1 脑电双频指数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体外培养的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中检测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的表达,为将来ADSCs和NGF联合应用于大鼠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动物试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离并培养SD大鼠ADSCs,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ADSCs中TrkA的表达情况,采用MTT法观察NGF对ADSCs增殖的作用。结果Westernblot实验结果表明,ADSCs中的TrkA表达明显升高。MTT实验结果表明NGF能有效的促进ADSCs的增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增值率有显著差异(P<0.05),且有明显的量效剂量关系。结论ADSCs的NGF特异性受体TrkA表达显著,外源性的NGF能有效的促进ADSCs的增殖。

  • 标签: ADSCs 神经生长因子 Trk-A
  • 简介: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家族成员之一,对不同时期神经元的存活、分化、生长及损伤后的修复和再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在神经系统中,随着人类的其他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同样也检测得到了NGF,神经生长因子在各方面的应用也得到了重视并均已得到了证实。NGF功能的发挥离不开与其受体的结合,根据NGF表面糖蛋白与凝集素结合能力的不同,其受体可被分为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激酶A和低亲和力受体p75。TrkA与NGF结合后所介导的信号通路主要有:①MAPK通路;②PLC-γ通路;③PI3K/PKB通路。而p75与NGF结合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包括:①NF-κB通路;②JNK-p53-Bax凋亡通路;③神经酰胺通路。TrkA一般介导的是正性信号,如促进神经细胞生长、维持神经细胞的存活等;而p75既可促进神经细胞存活,也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但以后者为主。当TrkA与p75同时表达时,TrkA可抑制p75诱导细胞凋亡,使受损神经细胞大量增殖,所以其生物学总效应是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存活。

  • 标签: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