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库鲁病为人类认识流行性朊蛋白病提供了重要经验。1950年代,在巴布亚岛新几内亚阻断其传播途径(食人肉习性)后其发病率获得了稳定下降。在英国,暴露于牛海绵状脑病朊蛋白饮食后,变异型克雅病和其尚不清楚的患病率又使人重新对库鲁病产生了兴趣。本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库鲁患者中研究了可能的潜伏期、发病机制和遗传易感因素。

  • 标签: 朊蛋白病 长潜伏期 库鲁病 21世纪 人类 巴布亚新几内亚
  • 简介:这种仅能感染人类的微小病毒于1975年仅仅是由于科学好奇心而被发现,当时标号为B组第19号的血清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总是呈假阳性结果,电镜下揭示其为直径22nm的裸露病毒颗粒。人微小病毒B19是儿科常见的感染俗称“击颊综合征”(传染性红斑)的病因。尚有多种动物微小病毒均不引起人类感染。

  • 标签: 人微小病毒B1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感染人类 假阳性结果 传染性红斑 病毒颗粒
  • 简介:<正>笔者根据分工,重点参加了"结核病血清学诊断"和"结核病流行病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两个讨论会,两会都是在会议中心的底层UNESCO小礼堂进行。由于礼堂是狭长形的,宽度大而纵深小,讲台两侧的幻灯小屏幕只用了讲员右侧的一个,因此坐在另一侧的一半听众,根本看不清屏幕上的影像。我居住在离会议中心较远的郊区旅馆,不能及早

  • 标签: 结核病 分子生物学方法 流行病学 血清学诊断 分子检测技术 会议中心
  • 简介:要点概述全球结核负担1.2006年,估计有920万起新的结核病例(每10万人口139例),包括410万起痰涂阳性新病例(占总数44%)和70万例艾滋病毒阳性病例(占总数8%)。由于人口增长,估计数与2005年的910万例相比有所增长。就绝对

  • 标签: 世卫组织报告 全球结核 报告全球
  • 简介:结核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十分严峻,结核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加强对结核病学的研究包括基础、临床和防治研

  • 标签: 结核病学 研究进展 21世纪 中国 分子生物学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血清CA19-9水平在胰腺癌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测定52例术前影像学提示有手术切除可能性并经手术活检或术后病理确诊的胰腺癌患者术前血清CA19-9水平,以手术能否切除为金标准,绘制CA19-9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以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点即曲线左上方作为相应截断点测CA19-9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结果52例胰腺癌患者中手术切除29例(55.8%),未切除23例(44.2%)。手术切除组患者血清CA19-9水平为(159.6±170.9)U/ml,未切除组患者为(944.4±773.4)U/ml;CA19-9的ROC曲线下面积0.918(〉0.9),P〈0.01,95%可信区间0.843~0.992,左上方截断点CA19-9值为353.2u/ml。以此为标准,敏感度93.1%,特异度78.3%,阳、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4%和90.0%。结论术前血清CA19—9水平可作为影像学提示有手术切除可能的胰腺癌患者进一步评估的辅助指标。

  • 标签: 胰腺肿瘤 外科手术 CA19-9 ROC曲线
  • 简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是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ACS的最有效方法,而抗血小板聚集是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或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改善预后[1]的关键。目前,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已经成为ACS标准抗血小板治疗模式[2]。

  • 标签: 基因多态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氯吡格雷抵抗 个体化用药
  • 简介:第一部分:2008—2009年界防治结核病日运动口号我来控制结核病主题结语你能控制结核病。加入我们的行列。

  • 标签: 世界防治 伙伴关系世界 工具手册
  • 简介:2010年3月21日,卫生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南宁市联合举行“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活动。卫生部副部长尹力,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李康等出席现场宣传活动。活动当天,出席活动现场的领导、嘉宾还先后视察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并慰问了结核病防治人员、医护人员及结核病患者。

  • 标签: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卫生部副部长 宣传活动 人民政府 南宁市
  • 简介:目的观察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对CYP2C19基因突变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血管缺血以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择期行PCI手术的CYP2C19突变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每组120例。氯吡格雷组服用阿司匹林及双倍剂量的硫酸氢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服用阿司匹林以及替格瑞洛。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和院外12个月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以及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组患者的反应时间[(24.2±2.8)vs(15.3±2.4)s]和血凝块形成时间[(13.4±2.6)vs(6.6±1.8)s]显著增高,而最大幅度[(46.2±2.1)vs(69.5±3.2)mm]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替格瑞洛组患者MACEs发生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组[13.3%(16/120)vs32.5%(39/120),P〈0.01];但2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CYP2C19基因突变患者,双倍剂量硫酸氢氯吡格雷可以使血小板抑制效果达标,但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仍然较高;替格瑞洛能够有效减低药物抵抗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血小板抑制效果,降低心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

  • 标签: 替格瑞洛 硫酸氢氯吡格雷 血栓弹力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血管缺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