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5年束至2006年初,俄罗斯与乌克兰围绕天然气价格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斗,但最终双方以达成协议的方式而结束。导致俄乌“天然气之争”的根本原因是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对外战略问题上存在矛盾.俄罗斯一直将能源视为实现国家复兴的重要条件,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可以增强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而乌克兰居于有利的地理位置、俄罗斯的黑海舰队驻扎在乌克兰的领土上、欧美在背后为乌克兰撑腰等导致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天然气之争”。重观过分依靠外部能源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实现能源来源的多样化、实行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原则,建立节约型社会,克服能源短缺的困难;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适合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安全体制,从而加强我国能源安全。

  • 标签: 俄罗斯 乌克兰 “天然气之争” 中国 能源安全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明末岭南天然函昰禅师之度众形迹,天然以其亦儒亦禅之文人僧背景,大庇岭南遗民志士,其入世与兼容各家的会同思想,获得广大文人志士之认同,因此法徒广布岭南、福建、江西等地。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天然法系之各大丛林建设情形与僧徒教育之方,由此得知禅师摄受僧众、整饬宗门的实际状况。末段探讨天然法系何以在两代之后迅速衰微之内部、外部原因,此一集体皈佛的盛况,正可见证明清易代文人志士在诸多矛盾冲突中,如何通过宗教修为寻求安身立命之道。

  • 标签: 天然函昰 曹洞 遗民逃禅 岭南佛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含蓄固然是诗歌一般美学价值上的追求与体现,但李白诗歌中的天真、浪漫、率性、豪气,不仅大大丰富了唐代诗歌的选材与风格,而且充实和提高了古代诗歌的审美追求与价值体验。李白诗歌既有含蓄之美,也有天真之美。李白是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坛最值得炫耀的一顶桂冠。

  • 标签: 李白诗歌 天真美 月、酒、诗
  • 简介:摘要:针对前期实验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教学内容,设计性实验的改革,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夯实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将药学专业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人才。

  • 标签: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在高职院校的药学专业当中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其主要研究药效成分以及生理活性成分的结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具有严重影响,为此现如今必须对其教学进行改革,以此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能力的技术性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整合药学教学班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及整合药学教学班的天然药物化学理论教学改革,同时对整合药学教学班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并根据整合药学教学班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考核进行分析,最后对整合药学教学班的天然药物化学教学进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 标签: 整合药学教学体系 天然药物化学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教学总结
  • 简介:应用刚果红鉴定培养基,从土壤中筛选出两种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分别命名为NY01和NY02.滤纸条降解度分析显示,NY01的降解能力高于NY02.应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两株菌rDNA的ITS区域序列分析显示,NY01与木霉的相似性高达99%,NY02与毛霉的相似性高达99%,暗示NY01可能是木霉的一个种,NY02可能是毛霉的一个种.培养基中碳氮比例对两株真菌纤维素降解酶活性的研究显示,在N/C比值较低和较高时,CMC酶和FPA酶活性都低,N/C比值在1∶8时酶活性最高,说明两株真菌降解纤维素的最佳N/C比值是1∶8.

  • 标签: 真菌 分子鉴定 纤维素酶
  • 简介:为了对筛选得到的1株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对废弃秸秆资源的降解效果.本文通过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固体培养初筛和复筛,从土壤中获得了1株酶活力较高的菌株,并对其进行不同碳源酶活力的初步研究.利用PCR法,结合18SrDNA的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产黄青霉菌,将该菌株接种到不同碳源的发酵培养基中,30℃培养48h后测定酶活,发现该菌株不到12h对滤纸完全崩解;15d内对小麦秸秆分解迅速.同时测得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滤纸糖化力和小麦秸秆纤维素分解能力分别为:4.653U/mL、5.445U/mL和6.876U/mL.

  • 标签: 纤维素酶活力 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筛选 发酵培养
  • 简介:摘要:活性粉末混凝土是一种新型超高强度超高性能的高致密水泥复合材料。和常规混凝土相比,活性粉末混凝土的主要改进包括提高了材料的和易性,减少了材料的内部孔隙,提高了材料的密实度,致使材料内部结构得到改善。活性粉末混凝土采用合适的成型和养护工艺制成;采用尺寸尽可能小的粉状原材料改善均质性,添加高效减水剂降低水灰比,通过高温养护改善其内部结构,掺入镀铜钢纤维可增加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 标签: 活性粉末混凝土 钢纤维 力学性能
  • 简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而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关键在于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此时,研读文本尤显重要。在本文中,笔者充分解读了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文章,并以此为基础,说明了文本解读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鲁迅 文本解读 解读
  • 简介:得把愿望许大,万一实现了呢“王羲之是哪个协会的?东晋?哦,那是解放前!”“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色的工资不够花”“曾子曰孟子曰孔子曰婶子曰”、“还叔叔曰呢”、“不约不约叔叔我们不约”“你比蟑螂个大啊”“那我也不必骄傲”……

  • 标签: 天然 王羲之 解放前
  • 简介:以两种主栽彩色棉品种的棕色棉、绿色棉为试验材料,白色棉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彩色棉纤维色素的成分以及纤维品质特征。通过对两种彩色棉的籽指、衣指、衣分和纤维长度、纤维素含量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白色棉的籽指、衣分和衣指均最大,棕色棉与绿色棉的籽指无明显差异,但是棕色棉的衣指、衣分均大于绿色棉;另外,绿色棉的纤维长度比棕色棉长,与白色棉纤维长度相当;纤维素在纤维发育前期积累量都很少,在纤维成熟后期纤维素积累达到最高,且绿色棉纤维纤维素含量要高于棕色棉,都比白色棉高;棕色棉纤维色素成分为缩合单宁,而绿色棉纤维色素成分为黄酮类物质。结果表明,白色棉的纤维品质要优于彩色棉,这为进一步研究彩色棉纤维色素物质合成与纤维发育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 标签: 棉花 纤维 色素成分 品质特性
  • 简介:以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钾为引发剂,合成出一种新型的嵌段共聚偶联剂(聚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b-聚乙二醇),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与嵌段百分率的影响规律性,同时用红外光谱对嵌段共聚物进行了分析鉴定.采用该嵌段共聚大分子偶联剂对玻璃纤维进行表面处理,进而在玻璃纤维表面引入柔性链,可望有效改善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复合体系的界面黏结性能.

  • 标签: 复合材料 嵌段共聚偶联剂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 聚乙二醇 合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语文课程标准》从"习作"的角度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由此可见"习作"既有别于低年级的"写话",也有别于"作文"。作文教学的目的,应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表述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认识,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而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积累不够,

  • 标签: 作文教学 小学生 三年级 语文课程标准 积累 书面表达
  • 简介:教学内容:关于“对称”的公开课。案例1:(导入新课。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一只蜻蜓翩翩起舞,在树林中穿来穿去。飞呀飞呀,遇到一只蝴蝶。蜻蜓对蝴蝶说:“我们是一家人。”蝴蝶不解地问:“我们为什么是一家人呢?”音乐声戛然而止,屏幕出现静止的排成一排的三个图案:蜻蜓、蝴蝶、树叶)

  • 标签: 公开课教学 案例评析 教学方式 教学手段
  • 简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能有效解决石油石化企业人才需求难题,为市场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探索了一条新途径。但是,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了一些发展性问题,导致培养效果不明显。本文分析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给出了一些改进对策。

  • 标签: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订单式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 简介:采用超声法提取工艺,从安康绿茶中提取茶多酚,并用改进的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法和Fenton反应对比分析了茶多酚和食品抗氧化添加剂—维生素C(VC)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0.05-0.4mg/mL的低浓度区,茶多酚的对超氧根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质量浓度大于0.4mg/mL时,VC高于茶多酚,但茶多酚对羟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相同质量浓度下的VC。

  • 标签: 安康绿茶 茶多酚 VC 抗氧化活性
  • 简介:对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林分经营措施基本一致但不同年龄的马尾松天然次生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指出:马尾松天然次生林总平均生物量为195.25thm^-2,其中乔木层占绝大部分,其生物量为164.47thm^-2,占总生物量的83.39%。树干其占了大部分的马尾松生物量,所占乔木层生物量的比例随着样地林分年龄的增大而升高,最高到73.27%。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根据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其中树干生物量占最大比例,达到68.74%。试验地3树干净生产量最高为4.25thm^-2a^-1,占总净生产量比例71.55%;试验地4树干净生产量占总净生产量比例最高达到72.22%,为3.73thm^-2a^-1,试验地3、4的林分分别为成熟林和过熟林,适宜进行采伐利用。

  • 标签: 马尾松 天然次生林 生物量 净生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