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脂多糖诱导炎症性损伤致肠屏障功能障碍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32只8~9周龄雄性BALB/c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tattic 7 d组、Stattic 14 d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每组8只。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分别给予Stattic 15 mg/(kg·d)腹腔注射7 d和14 d,Sham组给予同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14 d;NC组不做预处理。预处理后4组小鼠单次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2 h后观察存活情况并取材,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小肠Chiu’s评分、肠组织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MMP-9及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组间比较采用χ2/F检验。结果Sham组和NC组血清DAO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25.71±31.10)、(125.91±40.54)、(62.86±14.79)、(58.95±22.35) ng/ml,F=18.329,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ham组和NC组Chiu’s评分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2.54±0.53)、(2.24±0.38)、(1.10±0.38)、(0.89±0.30)分,F=32.30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面积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10.34±2.55)、(18.60±2.61);(17.34±2.86)、(19.84±3.50);(9.48±2.64)、(8.53±4.04);(10.34±2.55)、(9.71±3.37)%,F=29.025、23.6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STAT3、MMP-9,Sham组和NC组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0.35±0.06、0.74±0.13;0.32±0.07、0.73±0.11;0.19±0.02、0.36±0.11;0.20±0.04、0.4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852、27.125,P<0.01),Stattic 7 d组和Stattic 14 d组Occludin高于Sham组和NC组(0.39±0.09、0.46±0.10、0.21±0.06、0.21±0.16,F=23.50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JAK2/STAT3通路参与肠黏膜中MMP-9的表达调控,并影响肠屏障功能。

  • 标签: 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肠屏障功能障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ICR级雄性野生型(WT)小鼠和Nrf2基因敲除型(Nrf2-KO)小鼠各30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各分为3组(n=10):对照组(C组)、TBI组(T组)和TBI+右美托咪定组(T+D组)。采用自由落体加速撞击法建立小鼠TBI模型,T+D组于造模前30 min时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μg/kg,C组和TBI组腹腔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造模后18 h时排空小鼠膀胱,并经胃管给予含乳果糖13.3 mg和甘露醇10.1 mg的测试液200 μl。造模后24 h时收集尿液,测定乳果糖与甘露醇的浓度比值,反映肠屏障通透性。经心脏采血,测定血浆LPS浓度,然后处死小鼠,取回肠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TNF-α、IL-1β、IL-6和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含量,采用羟胺法测定肠组织SOD活性,采用钼酸铵比色法测定肠组织过氧化物酶(CAT)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肠组织MDA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WT小鼠比较,T组和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2α含量升高,肠组织CAT和SOD活性降低,Nrf2和HO-1表达上调(P<0.05);与T组WT小鼠比较,T+D组WT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2α含量降低,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升高,Nrf2和HO-1表达上调(P<0.05)。与C组Nrf2-KO小鼠比较,T组和T+D组Nrf2-KO小鼠肠屏障通透性、血浆LPS浓度、肠组织TNF-α、IL-1β、IL-6、MDA、8-iso-PGF2α含量升高(P<0.05),肠组织CAT和SOD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组Nrf2-KO小鼠比较,T+D组Nrf2-KO小鼠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Nrf2-KO小鼠肠组织HO-1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TBI小鼠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其机制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颅脑损伤 NF-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郁脾虚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温岭市中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曲美布汀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炎性因子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67.44%(29/43)(χ2=8.87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0.52±0.16)分、(0.46±0.12)分、(0.58±0.15)分、(0.39±0.09)分和(0.41±0.10)分]低于对照组[(1.28±0.25)分、(1.16±0.26)分、(1.34±0.27)分、(0.95±0.14)分和(0.93±0.17)分](t=16.790、16.030、16.135、22.064、17.289,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8.27±1.38)μg/L]和白细胞介素8[(2.63±0.43) μg/L]低于对照组[(14.39±2.37)μg/L和(4.37±0.56)μg/L](t=14.633、16.160,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内毒素[(2.68±0.46)U/mL]和D-乳酸[(4.87±0.79)μg/L]低于对照组[(3.97±0.63)U/mL和(7.39±0.95)μg/L](t=10.844、13.374,均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良好,可减轻炎性反应且可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不良反应少。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肝郁脾虚型 医学,中国传统 炎症趋化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第九八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结果气管插管后1 min(T1)、拔管时(T2),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0),且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两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结肠肿瘤 右美托咪啶 麻醉 血流动力学 氧化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普拉唑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和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洛阳市第一人民医收治的SAP患者13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艾普拉唑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腹痛、血淀粉酶、腹胀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胃肠功能和胃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05%,61/67)高于对照组(74.63%,50/67),P<0.05。观察组腹痛、血淀粉酶、腹胀和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胃泌素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而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血清胃泌素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胃动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血清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和内毒素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血清D-乳酸、DAO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艾普拉唑片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SAP患者效果明显,且患者胃肠功能和胃肠黏膜屏障功能明显改善。

  • 标签: 胰腺炎 艾普拉唑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胃肠功能 胃肠黏膜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D-IBS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胃肠宁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0.00%(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46,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36.15±10.12)ng/L]、白细胞介素1β[(0.43±0.08)μg/L]和白细胞介素6[(12.18±3.06)ng/L]均低于对照组[(54.36±15.73)ng/L、(0.79±0.12)μg/L和(18.53±2.19)ng/L](t=6.157、15.787、10.6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生长抑素[(28.91±11.02)μg/L]和血管活性肠肽[(185.46±17.34)ng/L]均低于对照组[(45.63±12.54)μg/L和(235.12±18.29)ng/L](t=6.334、12.462,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1.05±0.19)U/L]、内毒素[(0.62±0.19)U/L]和D-乳酸[(38.97±6.39)mg/L]均低于对照组[(1.53±0.28)U/L、(1.16±0.23)U/L和(49.81±4.25)mg/L](t=8.972、11.448、8.934,均P<0.05)。结论胃肠宁颗粒联合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对D-IBS患者疗效明显,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胃肠激素和肠黏膜屏障功能。

  • 标签: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胃肠宁颗粒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 炎症介导素类 胃肠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