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14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结果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内在因素有高龄、视力障碍、眩晕发作、陪伴是否在场以及全身疾病(如体位性低血压、低血糖等)有关;外在因素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易发生的时间集中在000~600和1500~2100,易发生的地点主要在走廊、床旁和厕所、浴室。结论医院布局和设施应合理;加强护士预见性的培训,制定住院患者相应的安全护理计划,做好健康教育,对预防眼科住院患者跌倒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眼科 跌倒 因素 护理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眼科老年患者局部浸润麻醉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的有效胜,提高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护理质量。方法对251例行局部浸润麻醉的眼科老年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及术中护理措施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本组25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时未出现任何护理方面的差错及意外。通过术后访谈发现,对术中护理表示很满意或满意为216例占86%;16例表示不满意占6%;19例因出院而失访占8%。结论眼科老年患者行局部浸润麻醉手术时,诸多需求与其他患者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术中护理,可使老年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

  • 标签: 老年患者 眼科 局部浸润麻醉 护理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进行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的监护与护理。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眼科手术的老年患者48例。在眼科手术中对老年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记录,与术前的相比较,注意术中高血压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除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与术前比较存在差异(P<0.05)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在眼科手术中,高血压的发生率为18.75%,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0.83%,偶发房性早搏的发生率为16.67%。结论在老年患者进行眼科手术时,进行严格的监护和护理,有助于降低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安全有效。

  • 标签: 老年 眼科 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眼科围手术期患者的点眼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从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间我院收治的眼科疾病手术患者中选取 88例,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44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 44例,实施点眼护理干预。比较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更高( 97.7%vs8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4.5%vs20.5%),差异显著( P< 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 P> 0.05),但试验组的视力水平和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眼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点眼护理能减少并发症、改善视力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眼科疾病 点眼护理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眼科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和方法,最终实现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眼科全麻手术儿童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医疗专业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康复指导,全面发挥医疗机构人员的特长和专业护理水平,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结果通过医护人员精心的麻醉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专业细心的护理,所有全麻手术患者没有1例发生麻醉意外、苏醒期意外以及严重术后并发症现象,专业的护理使患者的康复时间大大缩短,达到了手术治疗的预期效果。结论针对不同患者要制定不同的围手术期护理计划,在诊疗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确保护理工作专业可靠。对那些因心理因素而选择全麻手术的患者,要及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教育,使患者尽量选择花费少、安全、恢复快的局麻手术。对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要实行病房无陪护及全封闭式管理,配备专业护理人员,提高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治疗效果1。

  • 标签: 眼科 全麻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的529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按照一定选取条件选出132例进行研究。将具有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的患者的病例记录完整,探索其病因,对神经眼科的主要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选取方法依据一定的选择方法在我院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间全部529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132名具有神经眼科病症的患者进行研究,并详细记录其有关资料,然后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在病人知情的情况下,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四个月的治疗。最后将所有者进行为期四个月治疗之前和之后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神经眼科临床特征。结果对529名患者经过为期四个月的治疗之后,身体都有所恢复,其中发生神经眼科病症的有25.0%,其平均年龄为55,视力有所恢复的为37例,持续下降的有35例,最多的体征是眼球运动障碍36例,眼球震颤32例。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有神经眼科临床特征表现的有25.0%。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最多的神经眼科临床特征为视力恢复、眼球运动障碍或震颤、视力持续下降。

  • 标签: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神经眼科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眼科门诊患者中的干眼症调查情况。方法:于我院眼科门诊中选取479例干眼症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年龄、眼科病症类型以及导致干眼症的原因各不相同,并在其入组参与实验时进行有关特异性的检查,如SIt(Schirmer I试验)、BUT(泪膜破裂时间)、CFL(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等。结果:经实验调查分析来看,年龄越大,干眼症发病率越高;且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经常注视视频终端、合并睑板腺功能异常、屈光不正未矫正或矫正不足、长期滴眼药水、手术以及佩戴隐形眼镜史者等。结论:可导致干眼症的影响因素较多,通过明确导致干眼症的具体影响因素后行针对性干预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眼科 门诊 干眼症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眼科围手术期患者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6月~2010年9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情绪,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眼科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通过对眼科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了解出院患者的康复情况及健康需求,提供咨询与指导,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与意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再入院率有积极地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回访 眼科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眼科门诊中的干眼症情况,同时分析其病因,探讨防范对策。方法:将79例于眼科门诊中接受治疗的干眼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眼科专项检查,分析其干眼症具体类型,并总结病因。结果:79例患者在经过眼科专项检查后,确认其干眼症类型包括粘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水样缺乏性、脂质缺性和蒸发过强型,其中粘蛋白缺乏性占比最高,较之其他几种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干眼症的发生多与患者年龄、全身性疾病或眼部疾病、职业特点有关。结论:引发干眼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且干眼症类型也较多,应当详细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后给予对症治疗。

  • 标签: 眼科门诊 干眼症 病因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龄白内障患者眼科A/B超检查的护理进行相关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A/B超检查,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进行心理护理、A超检查护理、B超检查护理等,记录两组患者A/B超检查护理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龄白内障患者A/B超检查的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病情,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龄白内障患者 眼科A/B超检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为区间,选择150例眼科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此类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收集,汇总护理安全隐患,形成预防措施。结果:对于高龄患者来讲,患者所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各类护理预防措施进行落实。结论:眼科高龄患者受年龄的影响容易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但此类事件一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实现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的提升,对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科 高龄患者 护理隐患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随着大家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我国人口老龄化逐渐提升,眼病患者数量逐渐增加。虽然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出院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不断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出现了下降。延续护理是指患者出院后,医务人员通过家庭随访、电话随访、微信随访等方式对患者保持高水平的护理,实施延续护理不仅可以提高出院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再入院率,而且可以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节约患者的医疗服务成本,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眼科出院患者运用延续护理的进展[1],并对延续护理的概念、实施现状做出相关综述。

  • 标签: 眼科 延续护理 出院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安全风险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收集我院在2020-2021期间的10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根据其资料,分析存在的安全风险并制定出相应对策。再对于我院在2021-2022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实施新的护理对策,对比分析两组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得出结论并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科日间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事件发生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当日手术取消原因,提出对应改进措施,以降低手术取消率,减少医疗资源浪费,提高医疗质量。方法:收集我科2021年1月---2021年8月眼科日间手术3269例,入院后取消手术患者病例数,分析取消手术原因。结果: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入院后取消手术患者90例,取消手术的主要原因分类有患者因素、占38%,医疗因素、占24%,疾病因素、占38%。结论:眼科日间手术当日取消原因多样,应从不同角度采取有效措施。如针对医生原因:将术前检验根据病种打包;确定患者眼科专科检查完成后由同组的手术医生进行评估。针对流程因素:重新规划预约流程,宣教流程;预约时仔细核对检查报告,缺项进行核实确认。针对患者因素:重新制作日间流程单,规范术前宣教内容。针对客观因素:术前宣教时交代患者,遇感冒、生理期可以电话联系,取消手术。

  • 标签: 眼科 日间手术 取消原因 有效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眼科高龄患者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预防对策。方法:以2022年2月-2023年2月为区间,选择150例眼科高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此类患者护理措施进行收集,汇总护理安全隐患,形成预防措施。结果:对于高龄患者来讲,患者所面临的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要各类护理预防措施进行落实。结论:眼科高龄患者受年龄的影响容易出现护理不安全事件,但此类事件一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实现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的提升,对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科 高龄患者 护理隐患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旨在探索长期跟踪护理计划在眼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特别是对患者疾病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23年1月至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长期跟踪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了系统记录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在疾病知识掌握和治疗依从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治疗依从性也更高(P<0.05)。结论:长期跟踪护理计划显著提升了眼科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治疗依从性,证实了长期跟踪护理在眼科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眼科患者 长期跟踪护理 疾病知识 治疗依从性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在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视力衰退、长期用药、认知能力下降以及多种慢性病并发等问题可能导致安全风险。为应对这些风险,我们提出了以下预防对策:通过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以确保护理计划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加强用药指导,帮助患者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确保长期用药的安全性。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依从性。通过优化医疗环境,消除视觉障碍,提升患者的医疗体验和安全感。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有效预防眼科高龄患者护理中的安全事故,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

  • 标签: 眼科高龄患者护理 安全隐患 预防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