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1病例简介患者吴某,男,71岁。因"发现阴囊包块7个月余"入院。患者7个月前发现右侧阴囊表面一花生米大小肿块,无触痛,自述当时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行手术切除恢复后出院。3个月前患者再次发现右侧阴囊表面米粒状突起,并逐渐增大,9天前在当地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切除物送病理会诊回示阴囊毛根鞘。今又见阴囊底部有一大小约2cm×1cm×1cm肿块,表面无明显红、热、痛,体温正常,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排尿困难。病人自发病来,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亦无会阴区外伤史或药物过敏史。体检:

  • 标签: 外毛根鞘癌 阴囊 手术切除 恶性肿瘤 细胞学 组织学
  • 简介:目的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的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通过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详细分析支气管黏液表皮的病理特点、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胸部CT、纤支镜是支气管黏液表皮的主要诊断方法,外科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结论支气管黏液表皮发病率低,早期诊断和外科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诊断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液表皮的临床、组织病理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1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医院病理科会诊的8例黏液表皮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患者中,男5例,女3例,发病年龄19 ~ 67岁,皮损位于唇部黏膜5例、面颊2例、鼻部1例。肿瘤均位于真皮及皮下组织,部分与表皮相连,不同比例的黏液细胞、表皮细胞、中间细胞排列成巢状、团块状,形成实性或囊性结构,伴有不同程度的导管形成及黏液湖;所有表皮细胞、中间细胞均表达细胞角蛋白AE1/AE3、CK5/6、P63、癌胚抗原及上皮膜抗原。按照目前国内分级标准,8例中1例为中间级别,其余为低级别。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均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经过12 ~ 36个月随访,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黏液表皮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形态;阿辛蓝染色显示黏液细胞胞质内的黏液具有特征性。

  • 标签: 皮肤肿瘤 皮肤表现 病理过程 黏液表皮样癌
  • 简介:膀胱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对该病的认识和研究尚不深入,多为散在的病例报道。其既不同于尿路上皮,又不同于膀胱肉瘤,临床病理诊断较困难,预后差,我院于2014年9月收治1例膀胱肉瘤患者,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讨论。

  • 标签: 膀胱肿瘤 肉瘤样癌 诊断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涎腺乳腺分泌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选择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检查与治疗的 5 例 涎腺乳腺分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5 例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肿瘤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巨检、镜检、免疫组化染色的检查结果,归纳肿瘤病理特征。 结果: 5 例患者中腮腺发病率为 80.00% ( 4/5 ),软腭发病率为 20.00% ( 1/5 );巨检下肿瘤细胞多为实性,长径在 1.2cm~2.8cm 之间,与周围组织间的界限较为清晰,多为灰色、灰褐色等;镜检下肿瘤细胞多无纤维包膜,呈现结节状或者小叶状,多为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患者肿瘤细胞均对 CK7 、 S-100 蛋白进行了表达,其中 2 例患者的局部病灶对 GCDFP15 进行了表达,所有患者肿瘤细胞均未对 SMA 、 CK14 、 P63 以及 calponin 等基底细胞或肌上皮细胞的标志物进行表达。 结论:对 涎腺乳腺分泌癌细胞进行巨检、镜检等观察,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验,可有效帮助工作人员对癌细胞病理特征进行了解,对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广泛使用。

  • 标签: 涎腺 乳腺样分泌癌 病理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肝淋巴上皮瘤(LELC)是一种罕见的肝癌亚型,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病理学特征,特点是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可分为淋巴上皮瘤肝细胞(LEL-HCC)和淋巴上皮瘤肝内胆管细胞(LEL-CC),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肝LELC预后良好,可能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有关。关于LELC的资料非常有限,仅有少量的病例报道和小型回顾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截至目前,已有67例LEL-HCC和34例LEL-CC在文献中报道。文章总结了肝LELC的流行病学、临床治疗、病理学特点以及研究前景。

  • 标签: 肝肿瘤 淋巴上皮瘤样癌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上皮瘤(LEL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浙江省台州医院收集的21例LELC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1例LELC中,发生于涎腺8例、胃5例、肺6例、乳腺1例、宫颈1例。HE染色显微镜下形态相似,在丰富的淋巴细胞背景中见散在分布低分化或未分化的癌细胞,呈巢片状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癌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p63、p40,间质反应性淋巴细胞表达CD8、CD20。原位杂交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16/21)阳性。结论LELC是少见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大部分与EB病毒感染相关,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相对较好。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55岁,农民,因进食梗噎感1年余于2006年7月3日入院。既往有胃溃疡史12年。人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鼻咽部及其它部位未发现肿瘤。6月27日电子胃镜示:距门齿26~28cm处可见2个卵圆形隆起病灶,大小0.7cm×0.6cm及2cm×1.5cm,有蒂组织,表面糜烂坏死不明显,组织弹性存在,食管下端未检及明显异常改变,HP(++)。胃镜诊断考虑:食管平滑肌瘤伴异形增生?灶性癌变?超声内镜示侵犯粘膜下层。病理诊断:鳞状细胞可能。

  • 标签: 食管淋巴上皮瘤样癌 组织病理学 淋巴基质 EB病毒
  • 简介:淋巴上皮瘤(1ymphoepithelioma-ikecarcinoma,LELC),由未分化的恶性上皮细胞和密集的淋巴组织间质组成。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乳腺
  • 简介:1病例报告女性,57岁,于2009年12月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疼痛伴腰背疼痛,2010年于院行腰椎CT检查示: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予针灸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疼痛逐渐加重,只能平卧无法下床活动,体重下降10余公斤。

  • 标签: 甲状腺髓样癌 肺内 腰背疼痛 左下肢疼痛 2009年 椎间盘突出
  • 简介:目的总结甲状腺髓(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10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手术治疗的42例MTC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手术治疗,经病理证实为MTC,颈部淋巴结经病理证实转移率为76.19%(32/42),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90%(26/42)。术后中位随访时间102(1—502)个月,随访5年以上35例(83.33%),5年生存率为85.71%(30/35),死亡5例。结论MTC淋巴结转移率高,治疗应以根治性切除为原则,原发灶处理宜行甲状腺全切除,淋巴结清扫应力求彻底,至少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髓样癌
  • 简介:摘要儿童支气管黏液表皮临床较为罕见,症状无明显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临床确诊依赖于支气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此病的诊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认为手术是首选治疗手段。本文报道儿童支气管粘液表皮一例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于常规治疗不见好转的肺炎或反复发作的肺炎的患儿,均应进一步检查以除外该病。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 纤维支气管镜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肺肉瘤(PSC)的CT表现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分析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肉瘤患者的CT表现,观察病灶形态特征、密度及强化效应并与病理形态学进行对照,并复习文献。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增强检查结果男性4例,女性1例,3例有吸史。CT表现病灶均为单发,4例有分叶,3例有毛刺,4例有胸膜牵拉凹陷征,1例有血管纠集,1例胸膜侵犯、纵隔淋巴结转移、胸腔积液,3例不均一轻度周边强化,2例不均一中度环状强化,5例病灶中央均有液化坏死。病理表现5例均为周围型,巨细胞3例,梭形细胞2例,5例均行免疫组化,CK阳性。结论肺肉瘤以周围型居多,病灶既有普通型肺癌的形态学特征,边缘有分叶、毛刺等,又有肉瘤的强化方式。虽有一定的特点,但最终确诊仍依靠病理学检查。

  • 标签: 肺肉瘤样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 简介:摘要在燃煤电厂运行过程中,煤燃烧后产生的大量灰渣需要及时排放处理。新乡中益2×600MW机组工程,正常运行期间,每台炉平均每天需要烧煤5000t左右,产生煤渣150t左右。运行产生的这些灰渣都需要通过锅炉下方干排渣系统排出,渣井是干排渣系统的一部分,渣井呈漏斗状,其主要作用是接收从锅炉炉膛底部排出的灰渣。由于燃烧后的灰渣温度较高,且有较高的硬度,渣井本身不能直接承受高温和磨损,又考虑到运行安全,渣井内部一般设计做耐磨耐火浇注料,起到防磨和保温的效果。每天有大量的高温灰渣要与渣井内壁发生接触,对渣井内壁的浇筑施工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火力发电厂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对质量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对提高渣井耐火浇筑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工艺开展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恶性肾横纹肌瘤(ERRT)是极为罕见的恶性软组织肉瘤。现报道1例发生在盲肠的单纯性恶性ERRT。诊断该肿瘤需要排除其他具有横纹肌特征的肿瘤,可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检测进行鉴别。

  • 标签: 横纹肌样瘤 肾外肿瘤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