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锡市大规模社区自然人群的合理化胃癌筛查方案。方法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无锡市新吴区的6个街道19个社区(村)的自然人群(105 865人)进行研究,对年龄在40~69岁的目标人群(50 063人)进行入户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然后根据血清学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和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检测结果将受调查者分为4类:Ⅰ类,HP(-)、PG(-);Ⅱ类,HP(+)、PG(-);Ⅲ类,HP(+)、PG(+);Ⅳ类,HP(-)、PG(+)。Ⅲ类和Ⅳ类人群全部入选并分别纳入C组和D组,再按样本量A组∶D组=3∶1、B组∶C组=3∶1的原则,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的方法分别从Ⅰ类、Ⅱ类人群随机抽取受试者分别纳入A组和B组,同时Ⅰ类和Ⅱ类人群未被抽到的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也均分别纳入A组和B组。对以上入组受试者进行内镜精查及病理检测,重点观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HGIN)、早期胃癌和胃癌的检出情况。结果50 063人目标人群,最终有31 508人接受了问卷调查,目标人群参与率为62.9%。共有19 745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目标人群参与率为39.4%(19 745/50 063),血清学结果显示:Ⅰ类11 152人(56.48%),Ⅱ类8 170人(41.38%),Ⅲ类124人(0.63%),Ⅳ类299人(1.51%)。根据排除标准和自愿原则,拟对3 400人进行胃镜检查,实际到院接受胃镜检查者2 389人,其中A组1 263人、B组814人、C组86人、D组226人,拟行胃镜人群参与率为70.3%(2 389/3 400),目标人群参与率为4.8%(2 389/50 063),总体人群参与率为2.3%(2 389/105 865)。胃镜及活检病理发现HGIN+胃癌32人(检出率为1.34%),其中40~49岁1人(占3.125%)、50~59岁9人(占28.125%)、60~69岁22人(占68.750%),有25人(占78.13%)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或外科手术后病理证实为HGIN或早期胃癌。剔除A组、B组的非胃癌家族史胃癌一级亲属810人(其中胃癌3人),同时将胃镜检查年龄提高到50岁(即再剔除40~49岁214人,其中胃癌1人),则接受胃镜检查的人数可从2 389人减少到1 365人,从中仍可检出HGIN+胃癌28人,其中HGIN+早期胃癌22人。结论通过流行病学、血清学检测并结合年龄、胃癌家族史一级亲属的筛查方法,在自然人群相对准确地筛选出"胃癌筛查高危目标人群"进行胃镜检查是适用于无锡地区的胃癌筛查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推荐在无锡地区采用50岁以上、血清学PG(+)及胃癌家族史胃癌一级亲属的社区胃癌筛查新方案。

  • 标签: 胃肿瘤 早期胃癌 筛查 一级亲属
  • 简介:目的采用2种基数估计方法对广东省6个地区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力图找到一种经济、方便、快捷和相对准确的基数估计方法。方法按照地理位置在广东省选取位于东、、西、北部地区各选取1-2个吸毒者较多地市,对戒毒所内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简易乘数法、捕获-再捕获法对各地的吸毒人群规模进行估计,并与各地公安登记在册吸毒人数及上一年戒毒所收治的戒毒人数相比较。结果茂名电白、揭阳揭东、河源市、中山市、云浮罗定和肇庆四会6个地区乘数法4种估计结果(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4883,9669)、(598,676)、(3360,4206)、(7908,16920)、(1375,5248)、(657,1321)人,分别是该地公安机关登记在册数的(0.8,1.5)、(1.5,1.7)、(1.7,2.1)、(0.7,1.4)、(0.3,1.3)、(1.5,3.0)倍;6个地区捕获-再捕获法2种估计结果(最低值,最高值)分别为:(4918,5048)、(1259,1259)、(4033,4735)、(9921,10976)、(1995,2134)、(1355,1355)人,分别是该地公安机关登记在册数的(0.8,0.8)、(3.1,3.1)、(2.0,2.4)、(0.8,0.9)、(0.5,0.5)、(3.1,3.1)倍。结论相对于捕获-再捕获法的估计值与公安登记在册数的倍数,简易乘数法的估计值与公安登记在册数的倍数在地区间差异较为稳定,各地区可在资源缺乏情况下考虑参考相邻地区的相应倍数乘以当地吸毒人群在册登记数或上一年戒毒所戒毒人数,估计当地吸毒人群规模,或直接采取简易乘数法进行估计。

  • 标签: 吸毒人群 海洛因 流行病学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科技产品运用到生活当中已经是越来越普遍的现象了。下文将对大规模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在手术室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并对HIS、LIS以及PACS三种已经在手术室投入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具体分析,并将其具体作用以及应用在实验室的实际意义进行阐述。

  • 标签: 手术室管理 大规模集成化 医院信息系统 应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疫苗大规模接种,疫苗接种点陆续上报多例护士针刺伤,分析大兴区基层医院接种点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及时制订应对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4月大兴区13家基层医院疫苗接种点16例针刺伤上报资料。结果:大规模疫苗接种发生针刺伤年龄段在30-40岁护士居多,占71%;造成针刺伤的环节主要集中在处理医疗废物环节,占57%,其次为操作过程,占28%;针刺伤的原因主要为自身原因造成,占85.7%;发生针刺伤后,所有护士能够对伤口进行挤血,流动水冲洗及消毒,均能按规定上报针刺伤。结论:大规模疫苗接种,护士在工作针刺伤发生率较高[1],应加强岗前护士防护培训,强调疫苗接种规范操作及医疗废物正确处置,增强人员防护意识,减少针刺伤对护士的伤害。

  • 标签: 基层医院 护士 针刺伤 原因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儿童咽拭子采集技巧,提高儿童咽拭子采集依从性,从而提高采集效率和准确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个人和社会在遇到新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化学、生物、核、放射性和爆炸性武器CBNBE)时的心理和行为反应。

  • 标签: 恐怖袭击 心理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爱心光明行"活动中高龄及其伴全身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高龄伴全身疾病患者213例(90.6%),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分别占65.1%,13.6%和11.1%。术前因首次全身疾病评估暂缓手术25例(10.6%),经有效治疗后手术。手术脱残率95.4%,脱盲率84.2%,12例视力〈0.1患者眼底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眼底病变。结论:加强术前综合因素评估,充分治疗全身疾病,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监护,操作轻巧,手术时间10~15min,是保证规模化白内障手术中高龄或伴全身疾病患者安全性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白内障 手术 高龄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区域的招生规模情况,以期为合理优化招生规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类型高校的单点招生数、校均招生数及不同区域招生的总体规模与相对规模情况。结果2018年,我国180所高校共计划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70 480人,每10万人口招生数为5.1人,校均招生数为392人,单点招生数最大为1 350人;44所高校的单点招生数在600人以上;普通本科院校或地方公办高校的校均招生数高于985、211高校或中央部门办高校;招生的总体规模与相对规模在不同区域间有较大差异。结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招生总体规模尚需适度扩大,存在部分高校单点招生规模过大、不同类型高校招生规模差异明显、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现象。

  • 标签: 高等学校 临床医学 本科教育 招生规模
  • 简介:〔目的〕总结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快速确认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成功经验,完善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的建设。〔方法〕在上海口岸,对发生疫情的邮轮通过检疫查验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疫情性质后,通过实验室有针对性的系统检测,对邮轮上发生的群体性急性胃肠炎进行快速诊断,从而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实验室多种方法检测,确认引发急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为诺如病毒。〔结论〕对口岸首例邮轮大规模诺如病毒感染疫情的快速准确诊断将为口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体系的建设提供宝贵经验。

  • 标签: 国际邮轮 诺如病毒 感染 爆发 急性胃肠炎 实验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大规模群体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定点医院核酸采样点应对措施。方法:将2020年4月到2021年10月期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定点医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核酸采样点管理工作纳入研究范围,在2021年4月到12月期间采取常规管理模式,在2021 年1月到2021年10月期间采取循证管理模式,对比两种管理方式核酸检测确诊时间、采样质量与效率评分、被采样人员对采样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结果:循证管理模式的核酸检测确诊时间、采样质量与效率评分、被采样人员对采样护理工作满意情况等相关数据信息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冠疫情 定点医院 核酸采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感防控督导机制在大规模核酸采样点的应用情况。方法:某市新冠疫情期间构建院感防控督导机制,利用《大规模核酸筛查采样点督查表》检查部分核酸采样点的工作情况,分析院感防控督导机制在大规模核酸采样点的应用效果。结果:干预后,采样点区域设置不合理、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工作人员个人防护用品选择和使用不规范的占比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院感防控督导机制用于大规模核酸采样点的效果良好,有利于预防交叉感染的发生,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新冠肺炎 院感防控督导机制 核酸采样点 疫情防控
  • 简介:摘要2019年底爆发于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作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已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按甲类传染病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将呼吸道标本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核酸作为确诊方案之一,规范、高效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流程是确保人员安全、结果可靠、满足疫情防控的必要措施。金域医学承接大规模检测任务,在专家、同道的建议下不断优化流程,此文陈述相关的实践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防护
  • 简介:[摘要]研究目的:描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规模核酸检测采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现状;描述职业暴露高风险环节现状;探讨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

  • 标签:
  • 简介:【中医专家百病诊疗智囊】(以下简称【中医智囊】)综合运用模糊数、思维科学、系统工程、计算机、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以建造专家系统的方式,对全国中医名家的“高级智能”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继承和软件开发,殚精竭虑贯古今、中医电脑始联姻。

  • 标签: 软件开发 知识工程 科研技术 国际领先 自主产权 集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调查研究婴儿期间给予抗生素治疗与特应性皮炎(AD)发生率增加之间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日本健康保险索赔数据库。纳入对象为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服用抗生素时年龄小于12个月,随后诊断为AD的婴儿。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方法,同时进行了兄弟姐妹匹配分析以调整家庭和环境混杂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85 954例患儿,其中接受了抗生素治疗8 654例(10.1%),未接受抗生素治疗77 300例,确诊为AD的婴儿分别为1 183例(13.7%)和10 325例(13.4%)。结果显示暴露组比非暴露组更容易患AD,但对两组进行兄弟姐妹匹配分析时,这种相关性消失。AD的其他危险因素为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食物过敏和组胺H1受体拮抗剂。结论婴儿期使用抗生素与AD发生率的增加有关。在应用抗生素时应考虑这种联系,但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不是AD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各个行业中都透露着智能化足迹,这些智能化的设备给相应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长远的方向来看,未来是智能化的世界,所有的活动发展都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目前的医院发展现状来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遍布医院中的各个部门,大规模的医学图像数据采集装置在医院中也有了初步的应用。先进的图像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对医学图像的表达加强,对一些疾病的早期检查有了明显的效果,比如说从CT中观察到肝囊肿病人的异常等等。所以在医院中建立超大规模医学图像数据集及新型智能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对医院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接下来本文将重点分析一些问题。

  • 标签: 超大规模 医学图像 数据采集 新型智能计算机辅助 综合医院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在抗击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过程,医学检验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应有意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适于应对大规模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平"战"结合的检验医学部门,以便今后在这类情况发生时,能快速准确地为临床诊治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信息。本文探讨了应对大规模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检验医学部门的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

  • 标签: 疾病暴发流行 公共卫生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大规模接种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14日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海市60岁及以上老人免费接种PPV23后发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监测数据,共1 310 660名。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安全性分析。结果共报告433例AEFI个案,报告发生率为33.04/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392例(90.53%),异常反应17例(3.93%),偶合症23例(5.31%),心因性反应1例(0.23%)。市区老人接种免费PPV23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41.31/10万剂、1.91/10万剂,均高于近郊(24.18/10万剂、1.32/10万剂)和远郊(27.84/10万剂、0.59/10万剂);女性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35.38/10万剂)高于男性(24.06/10万剂),男性异常反应报告(1.58/10万剂)发生率高于女性(1.03/10万剂);60~64岁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62.65/10万剂、4.87/10万剂)。所有的一般反应与异常反应均好转、治愈。结论上海市在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大规模接种PPV23的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老年人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 安全性评价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