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6 个结果
  • 简介:以牡丹江林区杨桦次生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别为30%-40%的强度间伐和20%的中度间伐,以未间伐为对照,通过研究间伐5年内的林分生长,旨在为杨桦林的经营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间伐5年后,间伐林分的平均高和平均胸径均有显著提高,强度间伐的胸径较对照增加了1.2cm,中度间伐增加了1cm,树高则分别增加了1m和0.7m。树高、胸径的年平均增长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强度间伐〉中度间伐〉对照,差异显著(P〈0.05)。间伐显著促进了单株木材积的增长量(P〈0.05),且以强度问伐最为明显;而林分蓄积增长量显著下降(P〈0.05),但随着间伐时间的延续,对照与间伐林分的蓄积增长量的差距逐渐减少。

  • 标签: 间伐 杨桦次生林 林分生长
  • 简介:毛竹实生苗造林因其成本低、易操作、便于引种等优势被生产上广泛利用。文章总结了毛竹开花林分的特征、促进开花结实的措施,分析了桂林毛竹种子生产与实生苗需求的状况,以期为毛竹实生苗造林提供参考。

  • 标签: 毛竹 开花结实 种子生产 实生苗 桂林
  • 简介:文章以北京市海淀区道路绿地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出37条道路作为道路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生长季植物配置、地表覆盖及影响要素,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海淀区道路绿地的植物配置以复合结构为主,两层以上配置方式绿地面积比例超过绿地总面积的80%,乔木+灌木的配置模式比较常见。草坪是不同类型道路绿地覆盖材料中的主要类型,其中草本花卉在复合地表覆盖道路绿地中也较为常见;2)海淀区道路绿地在生长季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分别为80.89%和55.29%,但有近45%的道路绿地是裸土的;3)灌草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47.37%,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63.74%,而地表覆盖率超过80%的绿地单元数量仅占绿地单元总数的9.36%,超过60%的绿地单元数量占绿地单元总数的20.47%;4)五环以外道路绿地地表覆盖状况最好,二环到四环随距离中心城区的距离增加而逐渐变差。行道树绿地的灌草及地表覆盖率最低,地表覆盖材料单一,而街头绿地裸土灌丛率最高。总体来看,海淀区道路绿地的地上植物配置主要是增加了灌草覆盖率,而地表土壤裸露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多数道路绿地存在"头上有绿荫,脚下有裸土"的问题。文章最后分析了造成海淀区道路绿地地表土壤裸露的原因,以及绿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生态养护等改进意见。

  • 标签: 道路绿地 地表裸露 灌草覆盖率 地表覆盖率 生态养护
  • 简介:论述了东北东部地区主要植物种子的特征,以及具有这些特征的种子所特有的扩散方式、特点与类型.

  • 标签: 种子 扩散 影响因素
  • 简介:文章以珠海市10个典型乡村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古村和新村的人居林风貌特征,结果表明:1)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植物组成较为丰富,研究区植物共有149种,其中乔木96种,隶属40科80属,灌木15种,隶属12科15属,藤本种类3种,隶属3科3属,草本35种,隶属28科35属,林木主要由龙眼、黄皮、荔枝、榕树、香樟、香蕉、竹、木棉、鸡蛋花、仙人掌等观赏型和经济型树种组成,2)珠海市乡村人居林体系比较完整,非常重视风水林营造,古村的林木覆盖率整体上高于新村,古村平均为36,5%,新村平均为27,8%,3)珠海市乡村人居林整体呈现“外围樟树、竹林环抱,道路榕树、龙眼点缀,各家龙眼、黄皮、荔枝、三角梅、罗汉松等果树花木满院,公共空间榕树、木棉、樟树等大树遮荫”的植物景观风貌.

  • 标签: 乡村人居林 古村与新村 风貌特征 珠海市
  • 简介:为了解园林植物冠层内外的光合有效辐射(PAR)的空间分布特征,以钻石海棠为例,利用光合有效辐射测定系统,对钻石海棠冠层上部、下部以及交叉重叠三种情况下的PAR强度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PAR值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加而增大,观测期间,最高值可达1500μmolm-2s-1;2)随着冠层的加厚和叶片的阻挡,从冠顶到冠下,树冠截取到的PAR呈递减趋势;3)8月-10月间,交叉重叠下的PAR透光率日平均为21%,而遮蔽条件下的PAR透光率可达32%。另外,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有必要进一步增加观测仪器数量进行长期观测,从而消除或减弱短期枝叶摆动、云层变化、冠层内透光空隙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并进一步反映冠内PAR透光率随叶面积生长的动态变化。

  • 标签: 园林植物 冠层 光合有效辐射 空间分布
  • 简介:根据2014~2015年沙枣园地区野外水文地质相关资料,结合我国高放核废物地质处置库甘肃北山预选区的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对沙枣园区域钻孔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

  • 标签: 沙枣园 水文地质 钻孔 特征
  • 简介:以乐昌含笑(MicheliachapensisDandy)和樟树(Cinnamomumcamphora(L.)Presl)幼苗为试验材料,人工模拟水淹胁迫环境,进行两个胁迫强度处理(水淹土表0cm、水淹土表5cm)。通过测定各树种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含量,研究了水淹胁迫对这2种幼苗以上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水淹胁迫深度的加深,乐昌含笑叶片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樟树的叶绿素含量先升后降或持续上升;乐昌含笑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上升,樟树各处理多显著高于对照;两种幼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不规律;乐昌含笑的SOD活性下降,樟树实验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两种幼苗叶片的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大于对照。由幼苗的成活率和生理指标判断,樟树的抗水淹能力强于乐昌含笑。

  • 标签: 乐昌含笑 樟树 水淹胁迫 生理特征
  • 简介:在古田县城关附近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40×40m的标准地,测定林分各测树因子,对林分结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木荷为优势树种的天然林,直径分布呈中间高两边低且为左偏的非对称山状曲线,峰度都小于零。林分内主要树种的平均胸径、直径分布范围、变动系数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树种遵从不同的分布函数,可视其实际情况存在选择相应的分布函数对其进行描述。

  • 标签: 木荷 直径分布 天然林
  • 简介:采集厚朴7年生种源试验林13个种源,每种源15个单株共195份树皮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测定厚朴酚、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表明:厚朴酚、和厚朴酚、厚朴酚类总量、厚朴酚/和厚朴酚比值等品质性状在种源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小凸尖型的鄂西种源酚类含量最高,凹叶型的庐山种源最低。4个厚朴质量性状均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其种源遗传力为0.8342~0.9871,且呈经向为主,经、纬双向地理变异。从中选出了鄂西五峰、恩施和鹤峰3个优良种源和10个优质单株。表6参9。

  • 标签: 厚朴 种源试验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地理变异 种源选择
  • 简介:研究分析了尖叶胡枝子不同时期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分枝期的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分别为18.56%和7.25%,而现蕾期和开花期的较低;粗脂肪含量以现蕾期最高,为1.84%,分枝期最小为1.28%;植株中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在不同时期的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标签: 尖叶胡枝子 物候期 营养成分
  • 简介:为了筛选出适宜热带地区种植的蝴蝶兰优良品种,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品种蝴蝶兰的空调催花效果,结果表明:内山姑娘、光芒四射、V3较早抽梗,大辣椒、富乐夕阳较晚抽梗。供试品种花梗长度在20-60cm时生长较迅速,开花质量均达到A级,综合指标光芒四射、V3、内山姑娘优于大辣椒、富乐夕阳。

  • 标签: 蝴蝶兰 空调催花 热带地区
  • 简介:空气负离子是评价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圆明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所占地面积大,其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海淀区的空气质量,而正觉寺是圆明园内的皇家寺院,经过重修而成的。通过测其内的空气负离子含量与院内其它点的对比,研究发现以乔木为主的复层结构的空气负离子含量高、空气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面积、深度和年份的城市绿地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较高;同时空气负离子含量受气象等要素的影响。

  • 标签: 空气负离子 城市绿地 圆明园
  • 简介: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25年生木荷马尾松混交林中的木荷生长及生物量等因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木荷人工林个体生长差异显著,种植于Ⅰ类地和Ⅱ类地的木荷的树高、胸径、冠幅、单株材积显著高于Ⅲ类地。立地条件明显影响木荷生物量的积累与分配,Ⅰ类地和Ⅱ类地的单株总干重,分别比Ⅲ类地增加了149.50%和41.28%。试验结果还表明木荷的养分含量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不同立地类型植物各器官中各元素含量不同,各器官中树叶的Mg、Ca、K、P、N和C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器官。

  • 标签: 木荷 立地条件 生物量
  • 简介:马尾松分别与米老排等4种阔叶树及杉木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密度营造混交试验林,通过对6年生和22年生的试验林生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混交比例和方法,6年生林分树高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和单位蓄积达显著水平,而胸径无显著差异;但在22年生时胸径、树高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单株材积达显著水平,而单位面积蓄积、冠幅无显著差异。不同混交密度的林分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冠幅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但林分单位面积蓄积无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可知,适宜营造马尾松混交林的树种有火力楠、木荷等,混交方式以马尾松阔叶树行问混交为最优,混交密度以2120×2.5m或2m×1.67m为最优。

  • 标签: 马尾松 米老排 火力楠 木荷 杉木 枳椇
  • 简介:采用稻草+砻糠、稻草+地膜2种覆盖方法对毛竹笋用林进行覆盖试验,对比分析冬笋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经过覆盖处理的毛竹笋用林能大幅度地提高冬笋的产量;其中,砻糠+稻草处理可提高冬笋产量155.06%,地膜+稻草处理可提高冬笋产量97.30%。投入产出方面,地膜+稻草处理效果最好,投入产出比达到1:3.02。生产中建议采用地膜+稻草的覆盖方式提高笋用林生产效益。

  • 标签: 毛竹林 覆盖 冬笋 效益分析
  • 简介:通过4种不同的基质配方及对照土壤栽培紫竹苗盆景,得出泥炭、珍珠岩1:1这种配比适合在竹苗无土栽培生产行业推广。

  • 标签: 基质 竹苗盆景 生长
  • 简介: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野外实地测定了不同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光合及水分生理日动态。结果表明:3个参试地理种源无患子苗期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都有明显的"午休"现象,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不同种源地无患子苗期日均净光合速率浦城(5.301μmol·m(-2)·s(-1))〉德化(4.405μmol·m(-2)·s(-1))〉周宁(3.464μmol·m(-2)·s(-1));蒸腾速率日均值德化(2.530mmol·m(-2)·s(-1))〉浦城(2.097mmol·m(-2)·s(-1))〉周宁(1.701mmol·m(-2)·s(-1));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为周宁(1.769μmol·mol(-1))〉浦城(1.593μmol·mol(-1))〉德化(-0.039μmol·mol(-1)),浦城无患子的日均净光合速率最高,周宁无患子的日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引起3个地理种源无患子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均为非气孔限制;胞间CO2浓度是影响无患子光合能力及生产潜力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无患子 种源 光合速率 蒸腾速率
  • 简介:刚竹属竹种为地下茎单轴散生、乔木或灌木状竹种,约60种50多个变种和变型,具有分布范围广、栽培历史久和观赏特征明显等特点。按照适地适竹、景观艺术、规避种植区域(地段)的原则,可采取带状栽植、版块配植、营造主景和设置隔离带的园林造景设计手法,应用于现代园林绿化建设之中。

  • 标签: 刚竹属 散生型 观赏特征 园林设计
  • 简介: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市区街头绿地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对植物长势的影响。结果显示,盐城市街头绿地土壤紧实,孔隙度低,通气性差,碱性偏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分布不均,肥力水平较低。根据实际,提出改良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本地区城市绿地景观建设和土壤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街头绿地 土壤 植物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