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根据天津武清地区设施菜田施肥状况,进行不同缓控释氮肥在设施菠菜上的试验探究,分析不同氮肥在菠菜的长势、产量、收益等方面的差异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促根剂包膜尿素的菠菜667m^2产量和667m^2净收益最高。对于不同氮肥,无包膜尿素的硝态氮含量在土层表现上明显下移;有包膜尿素中,除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其余尿素包膜中均有活性物质,起到增效作用,施用前期效果好,但高分子聚合物包膜尿素的肥效期长,施用后期还会继续释放。因此,选用适当缓控肥料非常必要。本研究对提高氮肥利用率与不同作物增产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缓控释肥 包膜尿素 设施菠菜 土壤环境
  • 简介: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不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85%当地施肥量、70%当地施肥量)对春茬莴笋根际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施肥量有利于莴笋苗期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的积累;在成熟期不施肥的处理根干质量最大,中水中肥处理(W2F2)的地上部干质量最大。

  • 标签: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速效养分 莴笋 水肥处理 速效养分含量 根干质量
  • 简介:为掌握辣椒在河西地区土壤条件下的氮肥施用量,在甘肃省武威市黄羊镇进行辣椒氮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在26kg/667m2时达到最高产量,适量增施氮肥可以增加辣椒产量。

  • 标签: 辣椒 氮肥用量 产量
  • 简介:灭生性除草剂防除非耕地杂草药效试验表明,200g/L草铵膦水剂2100g/hm^2和1535g/hm^22种处理对靶标杂草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且对作物均无药害,对周边环境安全。生产中建议使用剂量为2100g~1535g/hm^2。使用时应在杂草生齐、雨后5d时,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常规方法喷雾,每667m^2兑水30~50L对杂草进行茎叶喷雾。

  • 标签: 草铵膦水剂 非耕地杂草 药效试验
  • 简介:采用大田试验方式,以西北地区高原夏季主要栽培蔬菜结球甘蓝(BrassicaoleraceaL.var.capitataL.)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的水分(75%、65%、55%灌水下限)和施肥量(当地施肥量、节肥20%施肥量、节肥30%施肥量)对其产量、干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状况的影响。

  • 标签: 干物质积累 结球甘蓝 养分吸收 产量 供应 水肥
  • 简介:探讨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秋冬季西红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田阳县(右江河谷中游地区)发展秋冬季西红柿生产时,氮肥施用量对西红柿产量的贡献为20.1%~52.0%,氮肥施用量与西红柿产量、生产纯收入均呈良好的一元二次线性关系,其中,最佳产量的施氮量为492.3kg/hm2,最佳纯收入的施氮量为478.5kg/hm2.

  • 标签: 秋冬季 西红柿 氮肥 施用量 右江河谷
  • 简介:随着避雨栽培技术和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广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已经从传统认识中葡萄种植次适宜区转变为特殊优势种植区。本文综合分析了广西各地区的气候资料以及葡萄栽培现状,结合国内葡萄专家提出的葡萄气候区划指标,提出了适合广西不同生态区域的葡萄一年两收栽培区划。年均温大于20℃的南宁市、柳州市、百色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玉林市等地区,是两代不同堂一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巨峰、户太8号、阳光玫瑰等早、中熟优良品种,重点主攻冬果优质栽培,供应我国12月中下旬至1月上旬的冬季鲜葡萄果品市场;年均温小于20℃的桂林市、贺州市等地区,是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适宜区,应主推夏黑、阳光玫瑰、巨峰、瑞都红玉等早、中、晚熟优良品种,主攻早熟鲜食葡萄品种促早栽培(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上市)、中熟鲜食葡萄品种延后一年两收栽培(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上市)、晚熟品种两代同堂一年两收栽培(二次果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上市),错开并延长桂北葡萄鲜食葡萄上市高峰期。

  • 标签: 广西 葡萄 一年两收 品种 区划
  • 简介:以浙江天目山金钱松自然群落为对象,采用典型样方法和每木调查法,对其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结构特征、多样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目山金钱松群落维管束植物种类丰富,涉及84科190属262种;群落属区系组成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其次为热带成分;高位芽生活型植物占显著优势;不同群落类型均表现出较为稳定的结构特征,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乔木层;草本层指数明显高于灌木层和乔木层,而各层次的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较为接近,但金钱松种群自我更新出现“瓶颈现象”。

  • 标签: 金钱松 群落特征 区系 物种多样性 天目山
  • 简介:‘桂特1号’大叶一点红是从广西南宁大明山一点红野生种中筛选育成,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和适应性广等特点。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主要介绍其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 标签: 野生蔬菜 '桂特1号’大叶一点红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 简介:马蹄是广西平乐县同安镇晚稻种植面积较大的经济作物,每年种植面积都在667hm^2左右。生产上习惯采用球茎繁育苗,未进行提纯复壮,导致种性退化,产量低,大球茎比率低;2007年该站引进马蹄组培苗并进行不同时期的插植试验,以了解马蹄组培苗在当地种植的适应性,探讨其栽培技术。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 标签: 组培苗 产量低 马蹄 球茎 植期 种植面积
  • 简介:对组培生姜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覆盖不同遮光率遮阳网的田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间覆盖遮阳网栽培能有效改善高温对组培生姜生长的影响,提高产量,增产幅度在5.6%~13.19%之间,增产效果极显著。

  • 标签: 组培生姜 遮阳网 不同遮光率 栽培试验
  • 简介:通过人工疏果,对晚熟龙眼品种桂明一号单个果穗设置留30粒、45粒、60粒、75粒和不疏果(保留自然挂果量)5个不同处理,探索不同留果量对桂明一号果实大小与品质的影响,以确定合适的留果粒数。试验初步结果表明:桂明一号龙眼进行合理疏果不仅能有效提高单果重,而且可明显提高桂明一号龙眼的果实外观品质、固形物含量、商品果率和商品价值等,桂明一号龙眼单穗留果量为60粒时,单穗重、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外观以及商品价值等综合效应较好,能够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还有利于防止树体因营养消耗过大导致衰竭,保持树势健壮,有利于实现连年丰产稳产。

  • 标签: 晚熟龙眼 桂明一号 果穗 留果量 果实品质
  • 简介:在库尔勒地区,一串红作为主要花材装点城市园林景色。选用矮壮素、甲派翁、多效唑3种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喷施一串红,对其性状及花期等的影响进行分析,以促成一串红性状的优良发展,并提高其质量及园林应用价值。

  • 标签: 矮壮素 甲派翁 多效唑 一串红
  • 简介:沙田柚为自交不亲和的品种,其自然自交着果率仅0.2—0.8%,需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才能提高其着果率,在生产中,可用多种不同柚类品种进行人工异花授粉,但是,哪些授粉品种最适宜?至今少有报导,为此,我们在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对沙田柚及常用授粉品种的花粉进行了离体萌发试验,找出了对柚类花粉萌发的最适培养基,还研究了花粉萌发率与着果率之间的关系,为沙田柚选择适宜授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柚类 授粉品种 花粉萌发率 异花授粉 花粉败育 自交不亲和
  • 简介:研究平衡施肥对金银花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施肥条件下金银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和质量均显著提高,但试验组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产量和质量差异不显著。

  • 标签: 金银花 施肥方式 产量 质量
  • 简介:2017年引种江苏吴江20株5年生米径8cm左右的实生优良大叶榉、河南南阳10株3年生米径5cm的实生优良大叶榉到校园,观察生长、生态适应性和秋季叶色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缘的大叶榉生长势有明显差异,从河南南阳引进的大叶榉生长适应性明显优于从江苏吴江桃花镇引进的大叶榉,且秋季落叶晚;南阳大叶榉抗逆性较强;同一地缘的榉树秋季落叶时间、叶色有明显差异,周边速生杨对大叶榉生长影响较大。不同地缘榉树均含有红、红黄、黄色3种颜色,各植株间叶色颜色差异性较大,吴江桃花镇榉树个体间生长势差异较为明显。同时,对加强榉树种质资源保护、选育改良及榉树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 标签: 引进 大叶榉 生长 秋季叶色 比较
  • 简介:通过开展不同节位、不同扦插期(春、夏、秋、冬)及土壤温湿度对金刺梨插穗成活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节位、不同扦插期及土壤温湿度对金刺梨插穗的成活率均有明显影响。所有节位以中部节位在春、秋、冬季扦插,且春季地表温度在13.3~18.37℃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11.6~15.68℃之间、土壤湿度在10%~20.27%之间;秋季地表温度在10~21℃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15.23~20.27℃之间、土壤湿度在11.43%~17.13%之间;冬季地表温度在6.3~8.7℃之间、15cm深土层温度在5.62~9.74℃之间、土壤湿度在16.27%~17.54%之间的成活率最高。所有扦插节位中,茎尖扦插效果最差,夏季扦插成活率最低。

  • 标签: 金刺梨 扦插期 土壤温湿度 成活率
  • 简介:以青花菜为试材,采用大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试验方法,研究了0.15mmol·L^-1的水杨酸(SA)对不同灌水下限(相对含水量75%,60%和45%)青花菜根系生长及叶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 标签: 根系生长 灌水下限 青花菜 抗氧化酶活性 水杨酸 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