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对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眼压控制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明显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眼压控制率、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0%、96.7%,与对照组呈现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升眼压控制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焦虑程度 眼压控制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同时患有闭角型青光以及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给予其白内障超声乳化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1例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入院之后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以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治疗之前,治疗前后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闭角型青光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让其同时接受人工晶状体植入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植入 白内障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更昔洛韦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随机选取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60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软件把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30例。给予对照组更昔洛韦用凝胶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溃疡角膜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更昔洛韦用凝胶结合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治愈率高、不良反应少,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干扰素治疗 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9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按照住院时间将这72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36例患者接受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的36例患者接受晶状体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前眼压与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眼压与前房深度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眼压与前房深度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晶状体摘除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视力、降低眼压、加深前房深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晶状体摘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 白内障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我院收录治疗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切口手术。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散光度以及眼压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术后1周、2周、4周,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散光度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眼压变化比较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光眼白内障患者实施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在不影响眼压控制的基础上可以取得较好的视力。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伴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伴白内障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眼科收治的60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住院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采取的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方式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的眼压、视野缺损值与术前相比明显更小(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伴白内障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眼压,改善患者视力,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安全系数较高,是临床治疗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 标签: 白内障摘除 小梁切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通过玻璃酸钠滴眼液对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 RGP 相关性干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 90 例青少年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 RGP 润滑液、玻璃酸钠滴眼液以及 RGP 润滑液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 结果: 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各组之间的 Schirmer I 试验结果均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 BUT 检查结果均有明显的升高,但各组之间的 BUT 检查结果对比均无明显差异;三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主观症状评分均有明显下降,其中,第三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显著优于第一、第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能够显著改善近视患者因 配戴 RGP 所致的干眼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青少年近视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 干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撷取的82例白内障合并青光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情况比较,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7.0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白内障合并青光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很好的改善视力、中央前房深度,降低患者的眼压,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小梁切除术 白内障 青光眼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适应症下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患者患者84例(),根据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粘连情况结果,分别采用三种手术方式1组-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29例,2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30例,3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25例。比较三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和房角等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房角大于术前,部分粘连房角重新开放。三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伴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加宽房角和前房深度。联合房角分离术或小梁切除术,可能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合并白内障的最佳手术方式之一。

  • 标签: 超声乳化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 前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性表损害与患者泪液、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联系。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30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有糖尿病性表损害表现,共60只。另外再根据一般资料选择同期正常健康人群30例作为对照对象。分析对比正常人群与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性表损害的关系。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泪液以及血浆中Hcy含量较之正常人群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经过Pearson分析后,可知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泪液与血浆中Hcy含量的相关系数为r=0.564,P<0.01。表明对照组泪液Hcy含量与血浆Hcy含量呈正相关。对照组患者泪液、血浆Hcy含量与其年龄的相关系数为r=-0.11,p>0.05。而观察组患者泪液、血浆Hcy含量与其年龄的相关系数为r=-0.06p>0.05。表明Hcy含量与年龄大小无相关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其泪液和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则表示其发生糖尿病性表损害的几率增大,二者之间呈正相关,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应积极预防,保证指标正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眼表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