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1935年,张乐平创造了三毛这一典型形象,深刻表现了旧中国流浪儿童的苦难生活,揭露批判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他从事漫画创作60多个春秋里,《三毛流浪记》是海内外拥有小读者最多的连环画之一,那生动的形象抓住了几代读者和无数人的心。同时,张乐平也因此被誉为“三毛之父”和“平民大师”,成为中国现当代最杰出的漫画家之一。

  • 标签: 《三毛流浪记》 臧克家 巴金 丹青 笔墨 交往
  • 简介:现在的宝宝,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比较弱。同时,由于被大人过度照顾,无法培养自理能力。通过游戏来锻炼孩子的交往意识与能力,培养交友的愿望,并在游戏中使得孩子养成自理的好习惯,成为可以和外界保持良好互动的“超能社交”宝宝吧。

  • 标签: 亲子游戏 自理能力 社交 人际交往能力 习惯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闭症患者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其社会交往障碍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研究分析2019年7月~2021年7月于我院诊治的52例自闭症患者病历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组,对照组(n=26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26例)采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种护理方式的差异性。结果:护理后,对照组ATEC评分高于观察组,而PEP-3评分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自闭症患者应用家庭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社会交往障碍和心理健康状态,值得应用。

  • 标签: 自闭症 社会交往障碍 家庭康复护理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时护理路径对外伤性截瘫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3月-2015.8月间收治的78例外伤性截瘫患者,随机划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与常规组各39例,护士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临时护理路径干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传统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与疾病知识掌握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37例(94.87%),优于常规组30例(76.92%),(χ2=13.297,P<0.05)。观察组患者对饮食、皮肤护理、康复锻炼及呼吸训练等知识掌握度高于常规组,(t=35.715、36.675、42.112、40.035,P<0.05)。结论护士对外伤性截瘫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知识掌握评分。

  • 标签: 临时护理路径 外伤性截瘫 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性化护理对外科门诊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外科门诊2015年4月到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个性化护理。比较患者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并比较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试验组更短,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外科门诊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缩短其疼痛持续时间,效果较好。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外科门诊 术后疼痛持续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外科临床输血护理效果、输血风险以及输血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外科收治的需要输血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输血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心理情况、输血风险和误差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以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风险和误差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应用于外科临床输血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输血风险和误差,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外科临床 心理状况 输血风险 输血误差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外周静脉穿刺镇痛的时效性效果,探究其用于外周静脉穿刺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术前需行外周静脉穿刺者98例,分别组成58例实验组,40例组成对照组。实验组分别在穿刺前30min、45min、60min于穿刺部位涂以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照组涂以护手霜。观察两组患者行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镇痛效果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98%患者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能有效减轻术前外周静脉穿刺的疼痛感,且以穿刺前60min用药的镇痛效果最妙、最佳。

  • 标签: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外周静脉穿刺 镇痛 时效性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应用飞利浦(PHILPS)64排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治疗确诊的3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诊断分析。结果CT平扫发现完全性脾破裂16列,脾包膜下破裂出血9例,中心破裂6例。应运窄窗及图像放大技术能使损伤更清晰。结论在基层医院应用螺旋CT扫描有利于对外伤性脾破裂及时确诊,对临床制定救治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 标签: 64排螺旋CT 脾破裂 脾包膜下破裂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性心理护理干预对外伤性鼓膜穿孔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12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干预,观察组60例,以目标性心理护理方式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SAS)与抑郁(SDS)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性心理护理在改善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心理状态方面可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目标行心理护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 心理状态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术期外科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围术期外科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外科护理 患者恢复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来源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暗示组患者应用正性暗示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术前、术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并对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进行对比,出院前调查患者满意评分。结果两组术前心率、血压差异不显著(P>0.05);术中常规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大于暗示组(P<0.05)。暗示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暗示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大,有利于减轻术中应激和术后疼痛感,降低对术中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正性暗示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 术中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外科置管患者者管道护理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外科置管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管道护理;50例观察组在常规管道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感受度及管道脱落、管道折叠机率和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后,焦虑感受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管道脱落及管道折叠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持续质量改进对外科置管患者管道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可避免各种不良事件发生,并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护理工作的良好进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 管道护理 管道意外 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检验方法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检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为200例,记为Ⅰ组和Ⅱ组,Ⅰ组采用革兰染色方法检验,Ⅱ组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比较Ⅰ组和Ⅱ组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收治的200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在利用Ⅰ组进行检验,其中阳性患者140例,阳性率62.5%,而Ⅱ组的检验中,其中阳性患者170例,阳性率占85.3%。由此可见,Ⅱ组检验效果比Ⅰ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分别采用真菌培养方法检验和革兰染色方法检验,其结果显示,真菌培养方法检验效果明显优于革兰染色方法检验效果,但两种检验方法均适合临床使用。

  • 标签: 不同检验方法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GOS)以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OS评分以及血肿清除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清除效果好,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血肿清除 外伤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对于外科手术的患者给予手术室护士的个性化护理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为了研究方便,以我院在2019年3月到12月到我院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计92名患者。其中男士占有42例,其余为女士,平均年龄为42岁,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6例,B组给予手术室中的正常护理,A组则给予手术室中的个性化护理,对AB两组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的患者在术后下床锻炼时间比B组短,术后的疼痛感较轻,而且出院时间快,患者出现焦虑的程度也比B组轻。通过术后调研,A组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也高于B组。AB组术后对比差异性,符合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外科手术 护理质量 个性化护理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由汉语教学和中医教学的双重属性决定,但目前众多中医院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仍然差强人意,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和方法。

  • 标签: 中医院校 对外汉语 传统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外伤性骨折初期采用桃红四物汤治疗对加快骨折位置愈合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4例外伤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49%、78.94%,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用药后7d、用药后14d症候积分明显较低(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用于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促进骨折位置愈合速度明显加快,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外伤性骨折 桃红四物汤 骨折位置 愈合速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8例外科手术患者进行观察,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各59例,对比两组患者病情的恢复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比起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以及疼痛时间更低,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有94.92%,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有81.36%,患者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更满意,有较大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提高外科手术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时间以及疼痛时间,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外科手术 恢复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3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形式,对预后恢复效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20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85%,对照组19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4%,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形式其效果明显,能减少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外科手术 恢复效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所致静脉炎预防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共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所致的静脉炎具有优良的预防作用,值得推广于应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外周静脉血管活性药物 静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