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1991年开始,地质二队二分队在西昆仑山开展了1:50万甚低密度化探扫面工作。西昆仑山工作区西接塔吉克斯坦,南接巴基斯坦,东南以麻扎、黑卡为界,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工区海拔4000至5000米,高寒缺氧,道路艰险,供给不足,工作环境极其险恶。

  • 标签: 故事 照片 西昆仑山 塔吉克斯坦 巴基斯坦 高寒缺氧
  • 简介:新疆有现代盐湖50余处,固液相矿产覆盖面积约7000~10000km2。在固、液相盐类矿产中,都含有钾,但富集成矿不多。在卤水中钾富集与镁关系密切,与卤水演化程度及分异情况有一定关联。钾在固相盐类矿产中,富集于顶部石盐壳某些地段。其富集规律与镁含量相关。NO3-1在固相钾矿成矿过程中往往起重要作用,SO42-也参与活动,形成独特矿床。其形成过程与毛细作用有关。在塔里木盆地东缘及吐—哈盆地西段,寻找同类钾矿床远景比较广阔。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古蒸发岩分布广泛,厚度较大,地质历史上持续时间较长,具有寻找古钾盐地质前提,但古蒸发岩沉积环境变化较大,后期改造剧烈,给寻找古钾盐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如选好突破口,采用符合实际工作方法,可能会有所突破。

  • 标签: 塔里木 现代盐湖 钾盐 古蒸发岩
  • 简介:多元回归有两个缺陷:(1)自变量限制条件过为苛刻;(2)稳健性差。这两个缺陷对矿产定量预测有极为不利影响。为此,笔者应用现代统计学新成果——稳健性统计理论和数量化理论I进行了较系统地研究:选用残差余弦值和及残差绝对值和分别作为目标函数,首次提出了最小化残差余弦值和数量化理论I和最小化残差绝对值和稳健性数量化理论I,并给出相应解法;通过对实际资料处理、计算与结果分析、对比,得出定量预测方法——最小化残差绝对值和数量化理论I稳键性好,预测效果最佳结论。

  • 标签: 多元回归 数量化理论Ⅰ 稳健性 风暴离散 残差余弦值 残差绝对值
  • 简介:本文以第二代区域化探扫面Au、Ag、Cu、Pb、Zn、w、Sn等元素图幅几何平均值衬值及有关比值资料,分析了秦巴、三江和攀西地区元素背景值及其成矿特征,从而论证了各片区找矿远景。

  • 标签: 衬值 比值 几何平均值 背景活化转移 成矿特征
  • 简介:目前,为了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浅层地温能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关注。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支持着这种新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各地因地理环境、浅层地温能资源禀赋条件和开发利用方式不同,而呈现较大差异发展。如何能更好地利用浅层地温能,最大限度地做到资源高效、节约利用,是我们当前需要解决重点问题。为此,本文在多年浅层地温能研究与实践工作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思路,开创可持续发展道路,提出因地制宜、多能并举发展模式,以浅层地温能为主,充分结合其他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式,归纳为“四个结合”,并给出浅层地温能未来发展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浅层地温能 因地制宜 多能并举
  • 简介:由水分子和甲烷等天然气体组成笼形包合物气体水合物,是一种冰雪状白色结晶物质,是新近发现一种能源矿产,产出于大洋底水下沉积物和陆上极地冻土带中。气体水合物是一种高密度能源矿产,储量巨大,各大洋中都有,被称为21世纪能源,倍受各国政府和学者们重视。

  • 标签: 气体水合物 21世纪能源 海底沉积物
  • 简介:通过对钨羰基络合物及钨合金氢化物物理化学性质、钨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化学组成、钨矿物化学成分、主要共生伴生矿物组合研讨,结合钨成矿地质背景和环境,认为钨羰基络合物及钨合金氢化物是钨主要迁移形式。它们形成于地球深部高压、富氢、富CO强还原环境,随着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下降,氧逸度大增,H2、CO逃逸、氧化,钨羰基络合物、钨合金氢化物分解,氧化形成钨矿物,沉淀富集形成钨矿床。

  • 标签: 钨羰基络合物 钨合金氢化物 成矿机理 钨矿床
  • 简介:影响矿石体重因素很多,如矿石密度、湿度、物质组成种类、含量等。确定矿石体重传统做法——平均体重法主要考虑是前二种属于物理方面的因素;而测重于考虑后二种属于化学方面的因素方法——回归预测法,是确定矿石体重另一个方法,它是依据矿石中元素含量与矿石体重相关关系,应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一个函数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用矿石中元素含量来动态地确定矿石体重。将这个方法使用效果与平均体重法进行对比,前者比后者好。

  • 标签: 地质总体 致密块状部分 浸染状部分 回归分析 标准差
  • 简介:划定矿区范围依据法律、法规及行政主管部门规范性文件众多。在划定矿区范围时,现行《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应当严格执行;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相关厅、局发布实施行业准入条件必须满足;不影响已有矿业权人权益也是一项基本原则。

  • 标签: 划定矿区范围 原则
  • 简介:新疆北部改造系列花岗岩演化由斜长花岗岩阶段、钾长花岗岩阶段至碱长花岗岩阶段,其稀土配分组成递降曲线簇.新疆北部同熔型花岗岩类稀土配分基本为轻稀土富集型,具Eu负异常,有递增曲线簇和递降曲线簇两种情况.深源碱性系列轻重稀土比值大、Eu负异常一般不显著.文中还叙述了新疆北部幔分异系列花岗岩类及一些古老花岗岩稀土特征.

  • 标签: 稀土元素 花岗岩类 新疆 同熔系列花岗岩 改造系列花岗岩 深源碱性系列花岗岩
  • 简介:在安徽定远东兴盐矿勘探中,通过采用地震反射波法与钻孔对比分析,充分说明地震反射波法在第三系地层中寻找石膏矿、岩盐等沉积型矿藏有着良好应用前景。

  • 标签: 地震勘探 反射波法 有效性
  • 简介:北京位于中国地貌第二级台阶与第三级台阶过渡带,山地为太行山(西山)与燕山(北山)交汇之地,平原为华北平原西北隅,山地和平原两大地貌单元造就两大地质环境系统。山地地质环境系统分为:西山南部碳酸盐岩区、中部火山岩区、北部碳酸盐岩区,北山西部松散沉积物区、中部岩浆岩区、东部变质岩区、东南部碳酸盐岩区。平原地质环境系统分为:山前岛状残丘区、拒马河冲洪积扇区、大石河冲洪积扇区、永定河冲洪积扇区、北运河洪积扇群区、北运河洪积扇群溢出带区、潮白河冲洪积扇区、蓟运河冲洪积扇区。

  • 标签: 地质环境系统 山地 平原 冲洪积扇 北京
  • 简介:研究表明黄狮涝山铁帽型金矿床、马山金(硫)矿床和金口岭铜金矿床勘查史表明,物探工作特别是磁测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金矿勘查史 物探 磁异常 安徽铜陵
  • 简介:通过对钴有关化合物形成条件和理化性质,钴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化学成分、代表性钴矿物化学成分、共、伴生矿物组合探究,结合钴成矿地质背景和环境研究认为,钴氢化物、合金氢化物、羰基化合物、羰基氢化物是内生钴主要迁移形式。它们形成于地球深部高压、高温、富氢、富CO强还原环境,通过断裂、裂隙随岩浆、热液迁移至地壳浅部,由于压力、温度骤降,氧逸度渐增、H2和CO逃逸、氧化,上述钴化合物分解、氧化、硫化、砷化,沉淀富集形成内生钴矿床,并在以后地质事件中进一步叠加富集,形成更富更大钴矿床。

  • 标签: 钴矿床 迁移形式 成矿机理
  • 简介:滑坡是池州最严重地质灾害.滑坡形成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很重要诱发因素.通过分析大量滑坡资料和气象(雨量)数据,研究和探讨了滑坡发生与降水特征之间关系,发现滑坡发生与近3天内降水强度、过程降水总雨量、降水持续时间等关系十分密切.结合国内邻近省区分析结论,建立了一个用日综合雨量预测滑坡数学统计模型,并对池州1995、1998、1999年3次滑坡等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过程进行了检验,效果良好.

  • 标签: 地质灾害 滑坡 暴雨 日综合雨量
  • 简介:斜切中亚帕米尔-阿尔泰滑移构造带向南延伸,可与恰曼转换断裂系统相接,影响其两侧表层断裂构造格局、中新生代盆山演化、现今地壳变形和地震活动.地球卫星重力异常带在滑移构造带两侧表现出显著不连续性和系统位移特征,其深部滑移幅度达600km以上.从卫星资料反演计算出地壳厚度图上可看出,新疆地区地壳厚度比中亚邻区厚4~8km,岩石圈厚度比中亚邻区厚10~20km.新疆及邻区地震波速层析成像结果提供了不同深度速度结构,在平行于中国西部国界处10km、30km、50km深处均有NE向速度结构不连续面的反映.

  • 标签: 构造带 地壳厚度 地球物理证据 速度结构 表层 地壳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