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关系出发,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研究案例区,重点分析了产业集群的城镇化效应,并运用SVAR模型探测了2000—2015年期间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创新能力对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的响应轨迹。结果显示: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短期内二者呈负向反馈,但短暂波动后产业集群会不断调整,逐渐与城镇化相适应;与城镇化质量相比,产业集群发展规模和创新能力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更为显著;整体来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的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之间的有序性不高,产业集群对城镇化的贡献率较小,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标签: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产业集群 城镇化 SVAR模型
  • 简介:我国经济改革进入关键阶段,探索长效激励机制,完善公司治理,公平利益分配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然而,自2006年以来,股权激励计划实施失败的企业数明显增加,尤其是以民营企业居多。本文以因股权激励计划失败而发布回购公告的市场效应为切入点,以我国股票市场2010—2013年上半年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的结果表明,公告具有显著的负向效应。进一步建立回归方程解释原因,表明离职人数、激励力度与离职回购股份的比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行业与盈利质量也对市场反应产生一定影响。

  • 标签: 限制性股票 回购 股权 激励 公告 效应
  • 简介:本文通过对内蒙古以林区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综合利用产品、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企业的调研,发现此项政策对于推动我国森林资源永续利用和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保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率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建议继续实施该政策,并不断完善。

  • 标签: 三剩物 次小薪材 增值税即征即退
  • 简介:文化产业需要财税政策的支持,科学合理评价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效应是相关政策改革的前提。文章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财税政策作用于文化产业的效应,继而分析文化产业对经济、资源环境以及教育科技系统的贡献,并分析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直接效应和联动累积效应。通过对陕西省的数据分析,发现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资源环境的耦合协调度稳步提升,二者大体呈同步增长态势。但因政策实施作用的滞后性,耦合度大于协调度,各系统内部要素相互作用发挥良好,协同程度较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和教育科技系统耦合协调度上升趋势明显,但是数值较小,耦合度大于协调度,表明内部各要素还要进一步协调发展。文化产业系统和旅游产业系统耦合协调度高,表明陕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明显,各个系统的协同作用显著,但是协调度还需进一步提升.因此,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改革的方向需要调整,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财税政策支持,以便于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 标签: 文化产业 财税政策 耦合协调度
  • 简介:买赠和折扣是价格促销中最为常见的两种方式,那么如果促销价值完全相等,哪种促销方式框架对消费者更具吸引力?现在做出判断和远期将来进行判断的结果是否不同?通过三个研究考察了不同价格水平下时间距离对促销方式框架感知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高、低价格水平条件下,存在促销方式框架效应,而在中等价格水平条件下,不存在促销方式框架效应。(2)对于高价商品,消费者在近期更偏好买赠框架,远期更偏好折扣框架;而对低价商品,消费者在近期更偏好折扣框架,远期更偏好买赠框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促销方式框架的偏好受到价格水平和时间距离的影响。

  • 标签: 价格促销 框架效应 解释水平 时间距离 折扣框架 买赠框架
  • 简介:《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是由方慧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宝贵成果,是服务业与国际投资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于2015年10月公开出版。随着世界各国产业结构的不断提升,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国际转移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 标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服务业国际转移 经济效应 国际服务贸易 力作 国家社科基金
  • 简介:服务业大多具有不可贸易的特征,服务需求对地理距离弹性较大,因此生产的“市场分割效应”明显。文章基于这个思路,依据新经济地理CRS-PC的理论框架,推理出具有较高需求的区域往往具有很强的就业拉动效应;制度的差异性以及禀赋的异质性对就业有重要影响。结合泰尔指数分析了服务业区域差异,用Moran指数分析了服务业就业空间的联系;依据2002—2014年的数据,运用门限回归的方法,分别分析了制度因素和禀赋因素对服务业就业的作用,并指出了市场化和人力资本等因素对服务业就业的短期和长期的影响。

  • 标签: 制度差异 本地需求 异质性禀赋 MORAN指数 门限回归
  • 简介:目前我国税收结构中直接税比重偏低、间接税比重过高,即所谓的“跛足税制”;就直接税中的所得税来看,个人所得税比重远低于企业所得税的比重,也是我国税制的“特色”之一。直接税的比重过低使其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因此文章就直接税与间接税的逆转、个人所得税与企业所得税的逆转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和直接税之间更易形成良性的循环,直接税比重的提高可以更大程度上促进经济长远发展;个人所得税比重的提高更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

  • 标签: 经济增长 社会公平 直接税 间接税
  • 简介: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文章采用DEA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利用山东省相关数据,测度并分析近年来混合所有制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指标的变动趋势.结果表明,从整体层面和分类型层面看,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在2008年以后总体为下降趋势,呈现“技术进步放缓,技术效益下降”的双重低端化发展趋势.通过整体层面的回归分析,实证检验了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及其分解的变动趋势;还同时发现了,政策变化、资产配置比例、融资方式、劳动力等因素,对混合所有制经济全要素生产率有着重要影响.

  • 标签: 混合所有制经济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MALMQUIST指数
  • 简介: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国内经济改革政策的推动,企业集团在风险分担与资源协同方面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获得大量填补市场空缺的多元化投资机会,通过产业结构布局实现多元化发展成为中国企业集团在市场竞争中持续成长的主要手段。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个行业的集中度逐渐提升,新产业进入障碍逐渐增加,通过实施多元化战略获取竞争优势已经不是企业集团的首选。

  • 标签: 企业集团 公司治理 培育机制 竞争能力 成长路径 子公司
  • 简介:本文以我国在部分省市调整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为外生政策冲击,采用2003-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排污费在污染减排方面的有效性,以及排污费的减排效应是否存在区域差异性。研究发现,提高二氧化硫排污费征收标准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的排放,排污收费制度对于抑制我国污染排放确实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发现提高排污费只在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起到了显著的减排作用,并且东部地区的减排效应更大,然而对于西部地区,虽然提高排污费也有减排效应,但并不显著。由此从总量减排目标出发,建议设置东中西部依次递减的环境保护税税率。本文的研究结论对2018年我国开始实施具有区域差别税率的环境保护税提供了经验支持。

  • 标签: 环境保护税 排污费 减排效应 区域差异
  • 简介:根据税法原理,“营改增”行业税负与企业税负虽有联系却不尽相同,营业税税负与增值税税负也在经济意义上存在本质差别。经分析测算发现,四川省建筑业“营改增”税负提高,企业税负降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领域“营改增”税负降低,企业税负降低。“营改增”行业税负效应变化趋势由税率、进项税抵扣力度的复合作用所决定;“营改增”企业税负效应变化趋势由法定增值率、税率、进项税抵扣力度的复合作用所影响。

  • 标签: “营改增”税负 行业税负 企业税负 四川省
  • 简介: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研究其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和溢出效应,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以及广义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基于1992-2013年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差异及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发现:(1)样本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总体上呈显著的非均衡发展态势;(2)区域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始终大于区域内差异和超变密度的贡献,且贡献率不断上升,因此,上、中、下游区域间差异是造成长江经济带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3)VAR框架下的广义脉冲响应分析表明,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 标签: 长江经济带 区域差异 空间溢出效应 夜间灯光数据
  • 简介:固定资产折旧可以通过经济关联对产出和最终需求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发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文章利用国民经济投入产出关系构建了固定资产折旧对产出和最终需求的影响效应模型,并将各产业部门按照要素密集程度进行分类,利用2010年福建省投入产出表,测度固定资产折旧对各要素密集产业,以及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产出和最终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探索固定资产折旧对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鼓励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结构传导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建议。

  • 标签: 固定资产折旧 产出增长 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
  • 简介:党中央决定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可以促进中国主动参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而且还可以通过开放效应、极化效应及结构效应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政策选择需循序渐进:先建商业型有限自由贸易港,然后再建综合型有限自由贸易港。其建设路径为:进行适应全球化自由贸易港要求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以全球化视野进行产业创新,吸引全球高端人才,拓展全球性的内外分离型离岸在岸金融联动,最终将海南建成世界级的自由贸易港。

  • 标签: 自由贸易港 自贸区 全球化 区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