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为适应苏联国内经济改革的需要,苏联很多学者近两年来十分重视对中国改革的研究,以从中获取中国改革中成功的经验和应引以为戒的问题。塔斯社社会主义国家部第一副主编希波瓦洛夫说:“苏联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总是充分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经验和作法,尤其重视中国的经验。”

  • 标签: 苏联 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改革 国内经济 副主编 波瓦
  • 简介:一、成就前景普遍对中国的成功经验表示赞赏。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保持了原有政权结构'的情况下解决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问题,取得了'世界吃惊的成就','生产力得到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这个'亚洲巨人的面貌已变得令人不敢相认',他正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小康水平迈进。

  • 标签: 经济改革 小康水平 生活水平 合作潜力 令人 经贸联系
  • 简介:<正>苏联经济在八十年代中,也象过去那样,继续稳定而生气勃勃地增长,并未出现危机,劳动人民获得充分就业。但是,也仍然面临着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任务。下面是苏联中央统计局局长、列夫·伏罗达尔斯基教授就八十年代苏联经济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答本国记者问。

  • 标签: 苏联 充分就业 中央统计局 生产力 劳动人民 危机
  • 简介:宋庆龄曾在1927年、1953年、1957年三次到访苏联。这三次访问宋庆龄都受到高规格的接待。1927年,她以孙中山遗孀、国民党左派领袖的身份到访,受到斯大林的接见;1953年,她以世界人民和平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到访,先后与朱可夫、斯大林会面;1957年,她与毛泽东一起率领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庆典并出席了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这三次访问给宋庆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许多美好的回忆,即便后来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宋庆龄始终对苏联保持着一份别样的情感。

  • 标签: 宋庆龄 苏联 1927年 中国代表团 国民党左派 党代表会议
  • 简介:形式主义的大量存在,不仅不利于苏联政治的健康运行,而且也成为苏联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障碍,甚至可以说,它是苏联解体、苏共败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逢迎拍马成了政治忠诚苏联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等级鲜明的科层制官僚体系,而干部任命制、终身制更是强化了官僚体系的等级结构。由于上级掌握着对下级干部的录用、晋升与奖惩的权力,而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只是名义上的,这就在苏联直接促成了唯上的官场文化,即只对上负责,并赋以政治忠诚;而对下、对群众可以不负责

  • 标签: 苏联解体 形式主义 民主政治发展 干部任命制 镜鉴 官僚体系
  • 简介:<正>当前苏联面临的诸多困难中,除了经济问题以外,民族动乱要算最严重、最棘手的问题了。自1986年底以来,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动乱不断。苏联领导人和舆论不只一次地用“危机”,“灾难”、“恶梦”等字眼来形容形势的严峻。因为如果民族动乱进一步发展,非但改革无望,还有可能从根本上动摇联邦制的基础,威胁国家的统一。

  • 标签: 民族问题 苏联 民族矛盾 联邦制 危机 共和国
  • 简介:学术界对苏联模式作了很多论述,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从毛泽东的角度认识苏联模式,学术界却很少论及。毛泽东在他的许多文章、报告和讲话中对苏联模式作了大量评价。苏共二十大前,毛泽东全面肯定苏联模式。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开始反思苏联模式。中苏论战中,毛泽东全力维护苏联模式。他虽然认识到苏联模式的缺陷,试图走出一条比苏联好的路子来,但最终还是未能跳出这个周期率的支配。

  • 标签: 苏联模式 毛泽东 发展道路 思想认识 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 简介:<正>“作者退出作品”的主张在上个世纪已经提出来。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呼声在西方文学中变得更为强劲。对内视点的积极倡导,伴随着对全知视点的激烈排斥。法国学者托多罗夫谈道:“从拉克洛时代起,叙事体态

  • 标签: 叙述方式 叙述者 内视化 第一人称叙事 内视点 前苏联文学
  • 简介:问:您是如何看待艺术完全不受社会限制的?答:原则上说,这种环境没有丝毫坏处,知识精英一直憧景着自由社会。但在通往这种自由的道路上,他们所依赖的深厚的文化传统往往也涸竭了。已经如愿以偿的艺术精英目前正在怀疑这一自由本身及其延续下去的必要性,已经获得的自由不可避

  • 标签: 博伊于斯 波洛克 美术评论家 知识精英 康定斯基 申伯
  • 简介:<正>苏联最高苏维埃今年3月6日正式批准了《苏联所有制法》,并颁布了从今年7月1日开始生效的有关决定。这个所有制法被称为是苏联“彻底的经济改革的宣言”和将要建立的“计划—市场经济的基础”。

  • 标签: 所有制 苏联 苏维埃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 正式批准
  • 简介:<正>苏联解体后,国际力量对比变得对日本更为有利,但国际社会动荡与新旧矛盾交织,又使日本面临新的考验。在这种形势下,日本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从经济、政治、军事到环境,全面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并试图发挥全球性大国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日本将立足于亚太,谨慎而现实地处理和调整其与各国之间的利害关系。一、参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新思路与新目标苏联解体后,正值以擅长外交的“政策通”著称的宫泽喜一执政,其外交既保持了日本外交的连续性,又力求在新形势下增添新特色,提出新主张,谋求新建树,实现新目标。这无疑将对90年代日本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一)强调“冷战后”应形成“多国协调格局”。

  • 标签: 苏联解体 日本外交 国际新秩序 联合国安理会 新目标 发挥作用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当政两年半以来,苏联不断地明确了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途径,通过了一系列实施改革的法律和条例,从而展示了改革的整体规划和基本蓝图。正如戈尔巴乔夫不久前指出,“已确定了改革的完整概念”和“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纲领”。这也就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的一些关键问题。

  • 标签: 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苏联 基本原则 根本改革 指导思想
  • 简介:反法西斯战争结束以后,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三个人民民主国家都面临着'在适合于各国的情况下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三国的改革领导者、经济学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形成一股有深远影响的非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思潮.它们是当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值得高度关注的现象.

  • 标签: 《非苏联模式思潮研究》 书评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机制 经济形式 经济结构
  • 简介:在开始讲述苏联时期的电影音乐之前,想先讲几句关于电影艺术在俄罗斯的起源。1896年5月4日(16)俄罗斯的第一场电影在圣彼得堡消夏公园“水族馆”放映。1900年至1918年间俄罗斯电影迅猛发展,在圣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下诺夫哥洛德、巴库、第比利斯、叶卡捷琳堡得到很好地传播和普及;外国电影也得到广泛传播。

  • 标签: 电影音乐 苏联时期 圣彼得堡 俄罗斯 电影艺术 外国电影
  • 简介:1925年8月前,在国民党中地位并不突出的蒋介石,数月后,却一跃成为国民党举足轻重的头号人物,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许多文章或著作认为,这是蒋介石玩弄政治手腕,大搞阴谋所致。这是有道理的。不过,蒋介石的发迹还与苏联顾问的作用有着直接关系。20年代初期,苏俄、共产国际把视线投向了中国。经过探索,苏俄和共产国际认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国民党人是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力量,确定了联合孙中山的策略,决定选派代表到广州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众所周知,孙中山因革命屡遭挫折,决定以俄为师,实行联俄联共政策,并希望得到苏联、共产国际精神上、物质上的援助。为此,孙中山于1923年8月派出以蒋介石为团长的孙逸仙博

  • 标签: 蒋介石 鲍罗廷 孙中山 国民党 苏联顾问 共产党人
  • 简介:理查德·左尔格是二战时期著名的苏联特工,被媒体列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个人物之一。在他的墓碑上刻的是这样的碑文:这里安息的是一位为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贡献出了生命的勇者。1895年生于巴库。1953年来到日本。1941年被捕。1944年11月7日就义。

  • 标签: 特工 苏联 中国 二战时期 20世纪 世界和平
  • 简介:斯大林的孙子——继承爷爷志想要当总统斯大林的长孙朱加什维利现年63岁,居住在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他早年毕业于苏沃洛夫军校和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在军工厂当过军代表,曾任军事院校军事历史教员。

  • 标签: 前苏联 政治领袖 斯大林 朱加什维利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