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6 个结果
  • 简介:白蛋白是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蛋白,用于烧伤、急性严重的白蛋白丢失及低血容量性休克。但近年来临床普遍存在白蛋白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如:用于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作为扩容剂用于常规补液治疗等。实际上,输注白蛋白虽然可以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但并没有改善患者原发病的治疗效果,也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或改善临床预后。有研究报道,使用白蛋白治疗危重患者每100例会增加6例死亡,提示白蛋白可能会增加死亡率;另有研究显示输注白蛋白并不能降低低血容量、烧伤和低蛋白血症患者的病死率。目前,临床公认的白蛋白输注指征为:大面积烧伤24h后、急性创伤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液置换治疗、肾透析、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伴腹水、急性肝功能衰竭伴肝昏迷等。

  • 标签: 白蛋白 不合理应用 使用指征
  • 作者: 王谦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8-11-21
  • 出处:《药物与人》 2018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审核并分析中药汤济处方的一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保障中药汤剂处方的用药安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8年11月这期间来我院接受中药治疗的病人的中药汤剂处方进行严格的审核和分析,总共分析有1200份中药汤剂处方。分析之后找出其中村咋问题的药方给与更正建议,让患者的中药汤剂处方更加的安全和有效。结果在分析的这1200份中药汤剂处方的时候,发现可有36张药方存在问题,存在多多少少的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在这36份不合理的中药汤剂处方中,有27份是剂量问题;有3份是用法上的不合理;有2份是辨证用药问题;还有4份是用药禁忌的问题。结论通过对这些中药汤剂处方的审核和分析了解到,不合理用药情况是存在的,良好的审核分析能够检验出这些不合理的问题,帮助患者合理用药,所以,对于中药汤剂不合理用药的审核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有效的保障患者的用药健康。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原因,阐述机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根据药品说明书、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资料,对我院2007年1-12月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所审核处方的3.42%,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配伍不合理、重复用药、给药方法不合理、选用溶媒不合理、选药不合理方面。结论:这些不合理用药现象主要是临床医生对药物知识的缺乏所致,药学人员应向临床药师职能转化,向医生提供更多的药学知识,指导医生和病人合理用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标签: 合理用药 门诊处方 分析
  • 简介:人血白蛋白是从健康人的血液中提取制成,主要用于治疗因烧伤、创伤引起的休克,低蛋白血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颅压升高,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等.临床上,人血白蛋白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如作为营养品、提高免疫力、体液治疗等.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探讨人血白蛋白不合理应用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明确其临床应用指征、加强临床应用管理、开展循证医学评价、加强理论知识培训等,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人血白蛋白 不合理应用 改进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男性科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我院门诊男性科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不包括局部用药)。结果共审核处方2764张,其中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517张,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1931张。结论我院男性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频率高,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现象,医院应进一步加强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合理用药。

  • 标签: 处方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针对我院 1280例儿科门诊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我院 2015年 2月 ~2015年 10月儿科门诊处方 1280例,筛选其中含有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所选取的 1280例儿科门诊处方中,含抗生素不合理用药的处方达 124例,占所选取处方的 9.7%。不合理用药现象包括药物相互间拮抗作用,用药方法不当,药物剂量不合理,毒性或副作用增强等。结论:我院仍存在各种类型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当引起警惕和关注。

  • 标签: 抗生素 不合理用药 分析
  • 简介:静脉输液是病人接受治疗的重要手段,输液加药已极为普遍。据报道,在国外医院输液比例一般为45%~76%,而我国有些医院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由于药物品种繁多,新药不断涌现,加之临床上往往按照经验与习惯用药,致使药物的不合理配伍现象较多。本文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在静脉输液集中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进行统计分析。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 药物配伍禁忌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分析我院胸外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总共7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与结论:出现临床用药问题共41例,占比5.76%,占前三位的分别是: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15例(2.11%);重复用药9例(1.26%);给药剂量不当6例(0.84%).临床医师应注重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胸外科 用药分析 处方点评
  • 简介:目的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舍理、溶剂用量不舍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合理用药 医嘱审核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不合理用药由药师开展药学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2022年1月至12月,100例就诊患者选定为研究对象,奇偶数分配,常规组做常规用药管理,试验组做药师药学干预,效果分析。结果:试验组经管理干预,患者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比对常规组略低(P<0.05),试验组开展管理后,患者因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药师药学干预的开展,能够使临床不合理用药得到有效管理,同时对于患者用药安全可做到有效维护。

  • 标签: 药师 不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情况。 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I类切口的100例住院患者进行分析,针对100份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病历中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结果:用药剂量不适宜1份,占比1%;用药时机不当3份,占比3%;用药疗程过长11份,占比11%;遴选的药品不适宜6份,占比为6%;用药频次不适宜2份,占比为2%。结论:I类切口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用药剂量不适宜、用药时机不当、用药疗程过长、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用药频次不适宜等。根据医院存在的实际问题应该及时采取针对性方法解决,保证抗菌用药合理性。

  • 标签: Ⅰ类切口 抗菌药物 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卫生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讨论。方法:选择我卫生院在2023年1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收治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2023年1月份至2023年6月份我院未对抗菌药物的临床不合理现象进行分析,为常规管理,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患者的数量为15例;2023年7月份至2023年12月份我对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现象进行分析并制定了改进对策,为本次研究的实验组,患者数量15例,分析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更高,P<0.05。结论:对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应用现象进行分析,并给予有效的改进措施,可以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值得提倡。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应用现象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师药学干预对医院不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在2022.01-2022.08期间我院开展常规干预,选取此时用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对比组。在2022.09-2023.07期间我院开展药师药学干预,选取此时用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研究组。对不同干预下的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对比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干预后研究组低于对比组(P<0.05)。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干预后研究组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开展药师药学干预,能够提高医院用药合理性,减少用药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建议应用。

  • 标签: 药师药学干预 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临床药学干预对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影响。方法上,选取了乡镇卫生院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试验组,实施临床药学干预。通过比较两组的不合理用药情况、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临床药学干预的效果。结果发现,试验组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2),且在分类贮存、专人管理、独立存放、有效期管理、警示标识等方面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试验组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也低于对照组(P=0.0270)。结论表明,临床药学干预能有效提高医院整体用药水平,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学 干预 医院 不合理用药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对梅毒各期患者的诊断评价.方法采用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甲苯胺红试验(TRUST),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试验.结果547份疑似梅毒患者同时做TRUST和TPPA试验,TRUST试验阳性者149人,阳性率27.23%;TPPA试验阳性者111人,阳性率20.2%.结论TRUST试验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试验主要用于早期诊断和筛选、疗效观察.TPPA为确证试验,阳性结果出现较迟,一但出现99%终身阳性,不能用于疗效观察.

  • 标签: 梅毒 甲苯胺红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血清检查
  • 简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4S)是调节血管功能,维持血压的重要的内分泌控制系统。它的生理作用很复杂,涉及的器官广泛,几乎全身各系统都有它作用的踪迹。它是人体内环境稳定不可缺少的调控系统。因此,实验室检测结果对于该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该系统的影响因素很多,所以,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场受到很大影响。在此,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检测前的主要影响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标本检测 影响因素 系统疾病 血管功能 人体内环境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胸腹水标本检验结果的临床指导价值 。方法: 在 2019 年 1 月到 12 月 以我院部分 接受胸腹水检验的 患者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另外选取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 本次研究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并对患者的胸腹水进行检查。 统计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胸腹水标本检验结果差异。 结果:疾病组患者的 胸腹水标本检验结果中总蛋白、葡萄糖、氯化物、总胆固醇、酸碱值与健康组指标差异突出,组间对比有意义, P < 0.05 ; 疾病组 50 例标本中癌胚抗原阳性例数 6 例,阳性率 12.0% 。 结论:胸腹水标本的生化与免疫组合项目的联合检验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其不仅可以实现对疾病的诊断与鉴别判断,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疾病的综合检出率,可以更好的规避漏诊问题,提高临床综合诊断水平。

  • 标签: 胸腹水 检验结果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标本放置时间对血液化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间我院患者80例,均实施血液化验、采集血液标本,对比不同放置时间下化验结果差异。结果:放置3h和6h后血液指标和生化指标均发现明显变化,且放置6h标本化验结果和放置3h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 作者: 宋玉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0-09-07
  • 出处:《健康忠告》2020年 第16期
  • 机构:烟台芝罘医院中心摆药室,山东 烟台 264000
  • 简介:目的:分析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并提出相关处理对策,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以医院门诊西药房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5000张用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其中未干预前的2018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2500例为对照组,干预后的2019年1月—2019年12月门诊西药处方2500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不合理用药处方情况。结果:研究组不合用药处方占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患者用药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原因包括用药方法、用药计量以及联合用药不合理等,依据不合理原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对策可以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情况;用药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