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专业本科教育标准的重新修订,我校在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围绕护理本科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了"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三位体的联合培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教育、情感教育、人文教育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以提升护理本科生的核心能力。

  • 标签: 教育 护理 临床实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基于循证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施护体系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出2022年1月~12月收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0例,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构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辩证施护体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基于循证 腰椎间盘突症 中医辩证施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构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拟定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对 25 名专家进行反馈匿名函询问卷调查,经过 3 轮的整理、归纳、统计,再反馈的方法,第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5 份,有效率为 100% , 第二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2 份,有效率为 88% , 第三轮 共发放调查问卷 25 份,有效回收 20 份,有效率为 80% , 最终确定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项目。结果 经过 3 轮反馈匿名函询调查,确定 5 个级指标, 9 个二级指标及 34 个三级指标的柳州市社区居民 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结论 为柳州市社区居民灾害应对能力评价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社区居民 灾害 应对能力 评价指标
  • 简介: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方面的经验总结,它将众多的特殊管理理论升华成为科学的管理规律。本课题探讨护理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引用了ISO9000族标准,结合我院实际临床护理工作,分析了满足服务和工作的可能性,真正从患方的立场出发,审视服务和技术活动。经全院护士反复实践,院领导批示,确定了我院护理服务过程标准和程序,部门职责权限,直接护理过程,辅助护理过程22项,通用操作指导书27项,专用操作指导书13项,护理系统规章制度22项,明确工作质量,工作步骤。对内用于质量管理,对外用于证实医院护理服务质量保证能力和进行质量体系检查认证。

  • 标签: ISO 9000族标准 护理管理 体系文件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信息化体系在提高护理满意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6年1月16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的患者80例,实施后的患者80例。比较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前后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护理专业技能水平情况。结果:实施护理信息化体系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满意度中,技术满意度、态度满意度、巡视病房及陪护情况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基础护理、技术水平、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及疼痛护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护理信息化体系能明显提高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专业技能评分,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 信息化体系 满意度 管理
  • 简介:近年来,在医学领域中,“患者安全”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各国重视。2004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了“患者安全世界联盟,2007年中国医院协会发布了“患者安全目标及主要措施”,关注患者安全,共创医护患关系共赢局面,已是现代医疗护理服务追求的目标。为此,我们采取护理安全网格化管理方法,找到护理工作改进中的关键点,

  • 标签: 护理安全 网格化管理 管理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 运作 医疗护理服务
  • 简介:根据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和当前护理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对高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进行了改革,学校与医院合作,在教学实践中针对人体各个时期的健康问题,按照护理岗位工作过程安排教学内容、整合课程。新课程体系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程 专业能力
  • 简介:目的构建"双师型"护理教师临床专业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自行设计问卷,对全国6省19名护理专家进行Delphi专家咨询。结果形成了对"双师型"教师客观要求评价和护理学学生自我感知评价两份评价量表。结论此评价体系量化了护理"双师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改进标准,突出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完善了"双师型"教师临床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 标签: 教育 护理 课堂教学 评价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护理服务体系在恶性肿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患者 98例 恶性肿瘤患者,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 97.96%优于对照组 81.63%( P< 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组出现压疮、感染、静脉血栓以及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 对恶性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临床价值高,有效减少机体不适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优质护理服务体系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手术专科护理的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采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对照阶段 ; 将 2019 年 11 月~ 2020 年 4 月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获取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阶段,比较两个阶段获取的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工作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比较,观察阶段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件数减少、工作满意度提高 (P < 0 . 01) 。结论,构建并应用手术室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使手术室护理工作更加精细化、标准化,护理质量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防控管理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后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32例,对其应用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防控管理体系,将其作为观察组。2019年前未启用防控管理体系,选取此阶段我院收治的静脉血栓栓塞患者32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内静脉血栓栓塞护理防控管理体系的应用有利于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保障患者身体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院内静脉血栓 栓塞护理 防控管理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儿科分层培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进行,研究对象是我院的30例护士,护士可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体系,参照组护士进行常规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护士的核心能力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士进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分层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核心能力。

  • 标签: 儿科护士层级 培训 岗位胜任力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在三二分段学生中的应用特点,研究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在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适用度;解构现有三年制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三年制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在划分三年制任务导向课程门类基础上,重构三年制课程结构;将人文课程有机整合,嵌入新的三年制任务导向课程体系中。并对三年制任务导向课程体系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及应用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职业教育 护理 课程体系优化 大融通
  • 简介:摘要:急诊预检分诊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对急诊患者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类分检,确定患者进步治疗或者处理的先后顺序过程。近年来,各省市大型医院急诊科接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多,造成急诊科空间、人员等明显不够,患者及其家属烦躁、焦虑,医护人员也承担超负荷工作的局面,致使急诊科患者满意度较低。目前,在我国般医院都要求具有5 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从事预检分诊工作。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护士 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
  • 简介:摘要:《关于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医院护士队伍中实施岗位管理,是提高护理科学管理水平、调动护士积极性的关键措施,是稳定发展临床护士队伍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岗位管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到疫情形势的严峻影响,全球各地经济发展受阻,为切实扭转这局势,恢复经济发展新高度,我国不断在公共卫生领域注入大量资金与人力,以期取得抗疫胜利。在医疗领域中除医药救治以外,更应当提高对护理管理体系建立的重视程度,通过这模式确保患者在患病初期获得最佳治疗效果,更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提供模式支撑。本文将基于对医院护理管理组织架构以及人力资源的完善方面简要概述,进而指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管理体系建立的有效举措。

  • 标签: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护理管理体系 模式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基于多方联动的新冠疫苗方舱接种的体系儿童接种新冠疫苗的个性化护理措施。 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3岁-12岁受种儿童进行新冠疫苗接种的资料,随机抽选我院方舱接种新冠疫苗的受种儿童500例作为观察组,来我院新冠疫苗接种门诊接种的受种儿童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接种完成率、接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受种儿童家属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接种完成率检查结果和接种服务质量相关数据,对接种期间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包括接种前场地准备、心理护理、三方知情沟通及接种后人文关怀及健康教育等。 结果  基于多方联动的新冠疫苗方舱接种体系下进行儿童新冠疫苗接种,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儿童接种完成率优于对照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门诊护理质量管理期间采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价值。方法: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门诊接收的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相对更高;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

  • 标签: 门诊护理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 护理服务水平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0月-2022年11月期间到本院心内科接受诊治的患者设为研究样本开展研究,选取样本例数为80例,将这80例心内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研究组与常规组,每组纳入患者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未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的护理管理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后的护理管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分析心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率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间护理质量的差异可知,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心内科患者来说,应采用经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干预的护理管理干预,这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 心内科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提高血液透析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安全。方法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初步拟定了包含3个Ⅰ级指标、13个Ⅱ级指标和51个Ⅲ级指标的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德尔菲法对14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两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 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 0.909和 0.931。第 1轮专家咨询,各条目重要性赋值3.09~5.00,均值为4.38; Kendall’s W为0.439(χ 2 =294.841,P

  • 标签: 肾功能衰竭患者 血液透析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