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肢骨科手术应用全麻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方法,时间以2017年1月-2018年12月为准,将符合标准的70例手术病人分为两组。A组全麻下手术,B组应用神经阻滞麻醉。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h、24h和48hNRS评分情况,对比两组术后排尿方式。结果B组患者术后2h和24hNRS评分较A组更低(p<0.05),术后48h两组NRS评分(p>0.05)。B组留置尿管率25.71%显著低于A组48.57%,p<0.05。结论对于下肢骨科手术而言,为减少对术后自主排尿的影响,获得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可行外周神经阻滞麻醉方式

  • 标签: 外周阻滞麻醉 下肢骨科手术 术后镇痛 排尿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1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4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实施温馨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娩方式、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产后 2 h 和产后 24 h 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温馨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产程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提高自然分娩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助产 自然分娩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分娩是每位准妈妈都将面临的重要时刻,而在这个关键时刻,选择适合的分娩方式显得尤为重要。顺产和剖宫产是两种常见的分娩方式,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挑战。因此,了解不同分娩方式的利与弊,能够帮助准妈妈做出明智的决策,确保母婴的健康和安全。顺产作为自然分娩方式,有助于促进母婴的健康,而且恢复较快,住院时间也较短。然而,顺产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疼痛和困难,还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相比之下,剖宫产可以预先安排,减少分娩不确定性,并且对于某些高风险情况下更为安全。但剖宫产的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较长,也不利于产后乳汁分泌和母婴早期接触。在做出选择时,医学指引和个人情况是至关重要的参考。妈妈们应当与医生充分交流,了解各种分娩方式的利弊,同时考虑自身身体状况、产前检查结果以及医生的专业建议。最终,通过科学决策和全面的医学支持,准妈妈们将能够为自己和宝宝带来一个健康、安全而美好的分娩体验。

  • 标签: 分娩方式 顺产 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概述常见的麻醉方式,包括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周围神经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以便对不同麻醉方式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包括麻醉方式的定义、适应症、操作流程和效果等内容。结果:本文共介绍了四种常见的麻醉方式。局部麻醉是在特定区域施行麻醉药物,使患者局部麻痹而其他部位保持清醒,常用于小手术和各种疼痛管理。椎管内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进腰椎穿刺所造成的椎管内空间,产生神经阻滞作用,广泛应用于分娩和手术治疗。周围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麻醉。适用于手术部位被某一或某些神经干以及神经丛支配的手术。结论:不同的麻醉方式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适应症,医生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各种麻醉方式的特点有助于患者和医生做出明智的决策,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麻醉方式 药物 手术
  • 简介: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兼顾肿瘤根治与手术安全是肝癌手术治疗的基本原则。作为肝胆外科医生,术者需结合自身经验与患者具体情况,选用简单有效、安全合理的切除方法、阻断技术和断肝设备,并按照规范化的手术方案进行个体化的肝癌切除。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对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改革策略进行探讨,深度解析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核心的新型训练活动,采用对比实验数据的方式进行判定。以护理技术操作人员为关键的科室培训、操作项目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医院整体的医疗护理能力,创建优质的学习氛围,为推进护理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 标签: 护理操作技术 培训 策略 改革
  • 简介:摘要当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妊娠女性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剖宫产对孕妇的身体有较大的影响,且术后出血、感染等几率较大。妊娠分娩是一个多种因素伴随的复杂过程,分娩方式的选择,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当前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控制,在优生优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与产妇心理、产力、产道、胎儿等有关,针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护理,可以促进产妇顺利的分娩,还可以提高分娩质量。为此文章针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进展进行研究。

  • 标签: 分娩方式 影响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对影响孕妇选择分娩方式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前来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700例,并就本组700例产妇一般人口学特征以及选择分娩方式原因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实际剖宫产率并不符合产妇的主观愿望,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产前健康教育程度均可对剖宫产率造成影响,对产妇关于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对阴道分娩的认识不足以及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结论应加大力度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教育,改善产时服务意识,严格对剖宫产手术指征进行控制。

  • 标签: 产妇 分娩方式 选择 分析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而社区康复治疗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解决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康复工作者的数量还不能够满足需求,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治疗师来应对社区康复治疗的要求。因此,需要采取先进、科学的培训方式为社区工作培养康复治疗师,其中概念图是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并形成长期记忆作用明显。本文将对这一培训方式在社区康复治疗师的培养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在更少的时间内为社会培养更多优质的康复治疗人才,为社区建设服务。

  • 标签: 社区康复 治疗师 培训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其发生原因和所波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愈性手段。目前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肛周解剖、肛门直肠生理及肛瘘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新的治疗观念及手段的应用,在肛瘘、特别是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就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综合评价如下。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手术方式选择 治疗方式 手术方法 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1(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对1997年4月-2006年4月我科手术治疗的82例多节段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颈椎结核6例,颈胸段结核11例,胸椎结核35例,腰椎结核21例,腰骶段结核9例,其中远距离跨阶段的跳跃性脊柱结核6例,采用。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64例,一期前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16例,分期手术5例。结果:平均于术时间180min(90~280min),平均出血量750ml(400-2100ml)。术后胸腔积液1例,短暂性神经损伤2例。随访3~26个月,刀口延迟愈合3例,除1例外脊髓受累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未见结核病灶复发。结论:根据多节段脊柱结核病理破坏程度部位,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式

  • 标签: 脊柱结核 同期手术 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