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6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嘉靖中期后七子刑部结社之初的政治环境入手,探讨文学活动与现实政治的关系。首先,对嘉靖前期刑部结社的政治背景、刑部职掌及工作环境进行考辨,认为将结社活动归于刑部“清简”是不准确的。又对王世贞及七子的政治活动进行简要疏理,并将他们的文学活动置于嘉靖以来学术风尚、政治风气的变迁之中进行分析,研讨他们选择文学作为人生目标,并逐渐疏离政治的过程。后七子不仅置身政治斗争之中,同时也承受着政治文化的压力。最后,通过对七子有关文学功能的论述探讨七子文学观念的形成,并对政治精神的变化进行研讨,正是在此背景下,刑部的文学活动才可以得到理解。

  • 标签: 刑部 嘉靖 文学活动
  • 简介:比较文学的产生至少须先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了解外国,认识世界。不了解、不认识便无从比较。二是要有比较的欲念。没有这种欲念便不可能自觉地进行比较。在中国,这两个条件产生于鸦片战争以后。不过,中国人对于外国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起初仅注及工艺,即自然科学及制造技术,搞了几十年,不料甲午一役连重金购置的海军舰队亦一败涂地。于是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人士便奔走呼号,批评洋务运动之失,主张从政治制度及学术思想上学习外国,于是有了中西文化的比较。比较文化虽然还不是专门意义的比较文学,

  • 标签: 比较文学研究 比较文化 资产阶级维新派 登上政治舞台 海军舰队 中国比较文学
  • 简介:这首《满江红·夜过钓台》的作者是毛际可。毛际可何许人也?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社会上有“浙上三毛,东南文豪”,“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美称。三毛、三豪,指浙江杭州人毛先舒、萧山人毛奇龄和遂安人毛际可三人。

  • 标签: 三毛 山人 清代文学 东南 康熙年间 作者
  • 简介:王柏蕴涵着丰富的文学思想.这不仅体现了宋代学发展的新特征,而且充分反映出南宋后期经学与文学的交融互动.文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学自身文学化发展思路的传承以及南宋后期文论思潮发展的影响.

  • 标签: 王柏 《诗疑》 文学思想 经学 文学批评
  • 简介:徐嘉瑞(1895~1977)是“五四”以来云南的一位著名作家和学者,尤其是在云南现代文学史上,他在倡导新文学文学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编辑工作中,也作出了显著成绩。

  • 标签: 徐嘉瑞 文学成就 中国 云南 文学研究 生平
  • 简介:古代埃及的教谕文献是我们认识古代埃及人社会伦理思想的重要文献。从文体规划的角度,能够涵盖这种文学作品的文体主要包括智慧文学、教导文学和玛阿特(正义)文学,这些术语都不能让我们对教谕文献的基本性质提供一种直观的认识,但由于“玛阿特”是古代埃及人自己的词汇,所以它为我们认识这种文献提供了切入点,并促使我们从内容的角度揭示教谕文献的基本性质、探究教谕文献所教导的“智慧”、“玛阿特”的基本内容和特征,从而对古代埃及人的生活准则和社会价值取向做出基本的界定。

  • 标签: 古代埃及 教谕文学 玛阿特 智慧 伦理
  • 简介:燕北大地上崛起的﹃山庄文学郭秋良从80年代初起,燕赵大地北部古来被称为燕的这片土地上,崛起了一个文学创作的群体。何理、何申、刘芳、武华、周修等中青年作家群的出现,经由他们的不懈努力,有影响的作品接连问世,至1990年底,出版和发表了长篇叙事诗一部:《...

  • 标签: 大避暑山庄文化 文学现象 清代前期 现实题材 木兰围场 金山岭长城
  • 简介:<正>卡尔梅克人带着他们已定型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来到了俄罗斯,在新的土壤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卫拉特—卡尔梅克文字“托忒”文一直被卡尔梅克人广泛使用到1925年,这种文字是卡尔梅克人的祖先在几个世纪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传统之一。这样的文字是编年史、纯粹的卡尔梅克文学诞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流传至今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书面材料证明了卡尔梅克书面词汇的高度发达,如编年史、文献、公文、函

  • 标签: 卡尔梅克人 四卫拉特 卫拉特人 文学艺术 编年史 文学作品
  • 简介:2017年的传记文学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年出版学术著作4部半,发表论文200余篇。本文从传记研究著作、传记影视研究、中国传记研究、域外传记研究四个方面对2017年传记文学研究整体概况进行述评。传记研究著作与2016年出版10部学术著作的成果相比,2017年的传记研究著作成果要逊色一些,仅出版4部半著作。这4部著作是:焦小婷的《非裔美国作家自传研究》(科学出版社),谢子元的《中国

  • 标签: 传记文学研究 研究述评
  • 简介:从建武十二年刘秀灭公孙述,削平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到和帝永元初约六十年间,为东汉一朝承平时期.当时活跃在文坛上的主要人物,是以班固、崔驷、傅毅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本文拟结合其活动环境,对这一文人群体的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进行考察,希望藉此揭示这一时段的文学风貌,并界定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 标签: 宫廷文学 傅毅 主要人物 文学观念 创作实践 文坛
  • 简介:千余年来,处于中印文化汇流与冲突中的藏族文学,在本民族文化的基土上接受、消解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再生出新的、独具特色的新文学,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坛的一枝奇葩。这完全符合东方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发展的

  • 标签: 中国 印度 文化交流 藏族文学 诗论 《诗镜》
  • 简介:梦,这一难以捉摸的斯芬克斯之谜,古代文人对它情有独钟,将它作为抒发自我情愫与内感的道具。在文人笔下,梦不仅是纯粹的生理学专有名词,已经演绎成为中国文学史中的一个特殊的情感表达术语,成为文人心灵与潜意识折射的产物。梦的景象,梦的意识,梦的境界,梦的气氛...

  • 标签: 古典文学 《红楼梦》 《诗经》 梦意象 中国古代文学 《楚辞》
  • 简介:公元15世纪,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前后几经历了近30年,那就是郑和下西洋。就是这样一件伟大的历史事件,却与长乐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 标签: 郑和下西洋 海洋文学 明代 历史事件 15世纪 中国历史
  • 简介:长江源区游牧文化中的精髓--民间文学,其中尤其是新发现的《格萨尔王传》与艺人,对于研究长江源的传统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为人们进一步研究“长江源文化”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特征提供一个思路。

  • 标签: 长江源 民间文学研究 游牧
  • 简介:<正>我多年以来就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我也曾在很多地方说过:文化交流是促进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条件之一。这里面当然包括文学方面的交流。对中外文学交流史的研究,我们过去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总觉得其中似有偏颇之处。说清楚一点就是,研究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者多,而研究中国文学对外国文学影响者少。这就是我所说的偏颇之处。这样一个偏颇,看似微末,影响实大。它至少会对外国文人和中国文人,甚至中外的老百姓,提供不真实的信息。外国人由此会产生自高自大的想法,而中国人则会由此产生某些自卑的心理。这些都是不应该的,不利的,都不是实事求是的。

  • 标签: 中国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影响 文化交流 外国文人 中国文人
  • 简介:《晋书》是唐修"八史"之一,目前学界尚无具体针对《晋书·文苑传》文本所体现出的文学思想的探讨。本文拟紧扣《文苑传》文本,以序、论、赞为中心,通过探讨其重要语词,以窥《晋书·文苑传》所体现的文学思想。通过探讨,笔者认为序和论赞中所传达的文学观为服务政教、"缘情"、尚文采。

  • 标签: 《晋书·文苑传》 文学思想 服务政教 “缘情” 尚文采
  • 简介:<正>蒙古民间口头文学体裁种类繁多。其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本森乌力格尔”体裁。即“书本故事”。它是在中央亚与远东文化传统的交融中产生的。这种体裁作品的名称也证明了其综合性。“本森”一词源于中国民间用语“本子”(书本),“乌力格尔”是典型的蒙古语,意即“故事、特殊的叙事诗歌”。据说书人说,此种体裁形成于18世纪的东蒙古,学术界目前还没有更多的材料可以充实这一证据。

  • 标签: 说书人 故事片 蒙古学 民间口头文学 汉文小说 体裁
  • 简介:由于唐朝与新罗文化交往的密切,唐代的文坛上活跃着许多新罗文人,他们在中国不仅学习中华文化,而且从事诗文创作,有的还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唐朝诗人与新罗诗人相互有许多唱和,在《全唐诗》中,收录有20多首新罗人的诗作,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崔致远。

  • 标签: 崔致远 洛阳市 韩国 汉文学 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