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王世贞略显突兀地将文徽明称为“天下模楷”,这是基于什么样的语境?文氏又在哪些方面为其最初的传记作者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本文从家族、道德和艺术等方面考虑这一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文氏在明代文献中进入“艺术史”,成为“艺术家”的途经。

  • 标签: 文徽明 家族 道德 艺术
  • 简介:任何一个书家都有相对固定的艺术风格,或崇尚大气壮美,或喜欢秀气柔美;有的喜作行草、有的爱作楷、隶、篆,不同的审美,不同的书体,其用印也应有所区别。印章风格与书法有相通之处,亦有苍茫大气若大草的

  • 标签: 书风 书法风格 用印 作品 不协调 印章
  • 简介:增设美术课堂线描练习,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美术能力发展向“写实期”过渡过程中所出现的美术形象积累不够和表现能力自我否定的教学实情做出的一点改动与尝试。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有序的操作,面向全体学生,持之以恒,以简便易行的线描方法进行自由创造性的表现,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形象储存和表现能力,对美术学习起了较好的辅助作用。

  • 标签: 增设 线描 实践 思考
  • 简介:跟安素惠同事十多年.叹服于她作品的历久弥新,也钦佩她人品的淡泊明志。安素惠1986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早期作品以水彩见长.多以色调取胜。这些年.对油画的着迷让安素惠创作激情四射,精品纷呈。数幅作品曾在国内外美术展览中参展、获奖,并被收藏。油画作品《画册与中提琴》获广东省第八届油画创作铜奖,油画作品《阳光午后》获全国教师作品金奖,2009年应邀在广州举办“律动的五月——安素惠小幅油画”个展。

  • 标签: 油画创作 作品赏析 西安美术学院 油画作品 2009年 早期作品
  • 简介:年画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造型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的一个独立的画种。千百年来,它以自己的特有形式记录着老百姓对生活美好的祈愿,是人们对美的最真实的认识和最朴素的表现,在民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

  • 标签: 艺术特色 年画 都市民俗 解读 上海 中国民间
  • 简介:近日,题名为“近象”的“王晓辉教学写生作品邀请展”在中央民族大学美术馆举行。“近象”顾名思义,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近”,有亲近自然、贴近生活,从自然、生活中获取之意;一是“象”,既包含西方造型因素—对客观事物科学而准确的描摹,再现之意,又包含传统中国画“意象”之审美概念,

  • 标签: 作品 写生 教学 王晓 观感 中央民族大学
  • 简介:  中国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意义.旅法华裔艺术家熊秉明先生生前曾说:"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这是基于中国传统诸文、艺之比较与中西文化对比之后得出的结论,得到诸多有识之士的认同.由记事到成为艺术,再到受到自然、社会规律改造升华而成为载"道"之器,中国书法就如一条内脉,在中华文化数千年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 标签: 临摹创作 创作赵孟 小青著
  • 简介:本文以清人沈复提到的造园核心'中见大'为契机,来探讨''在园林发展中的作用。''除了作为界定事物属性的形容词外,还代表了由其引发的、关于主体的知觉关联及其世界观建立的姿态。它来自发端于唐宋时期的'中隐'思想,并通过'壶中天地'的园林观念以及山水画中的观法变革成为了一种图式语言。本文以宋人郭熙等人的绘画实践和理论为主线来反观园林发展中所出现的空间问题,其中以庄子'大之辩'和沈括'以大观'作为思辨方法,使得山水画图像不只是作为历史的线索,而是借助形式分析与私人园林的空间发展进行平行比较。本文最后以王时敏《中现大册》和'沧浪亭'为例,来说明该图式是如何在明清时期各种流通于世的画谱和造园法则中不断解释和再造,并得以流传。

  • 标签: 唐宋 中隐 小大之辩 空间图式 观法
  • 简介:对许多观者来说,漆画还是一个陌生的画种。它的媒介、它的表现以及它的画史等都是问号。漆画,尤其是当代漆画,既有沉重的漆器传统的技艺包袱,又有无限发展的纯绘画表现的希望。传统如何创新就成了每一个漆画者必须作答的学术难题。对此,四川美术学院漆画艺术经历了多年的探索。此次展览展示了目前四川美术学院在校生的作品,他们是最新鲜的漆画力量,从他们的作品中,既能窥视漆画发展所沉淀的历史,更能预见漆画艺术发展的未来。

  • 标签: 漆画 青年艺术 学院教育
  • 简介:初识庄尖是在2001年11月赖少其艺术研讨会上,会议期间,他长久地以一种姿势坐在一个角落,一言不发,静穆得像一尊雕像,这种独有的气质引起了我的注意,问及邻座方知他就是20世纪60年代大名鼎鼎的绘画

  • 标签: 庄小尖 意境 美学 山水画 艺术风格 人性
  • 简介: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官至内阁大学士,曾历督广东、江西、山东三省学政。清代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对金石碑版研究极为深入,且于著名碑帖考证题跋甚多,擅赏鉴考据之学,可谓身居高位且博学之士,也因之与众多同好结交酬唱。黄易亦是其中颇受关注的一位著名学者。

  • 标签: 金石学家 翁方纲 蓬莱 著名学者 大学士 东三省
  • 简介:  编者按:江鹣是民国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雕塑家.本期刊发的文章将主要探讨雕塑家江鹣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当时的社交活动,以便读者了解民国雕塑得以生存的客观环境.江鹣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求学法国的留学经历以及广泛的交际使得他成为我们在梳理民国雕塑史中无法绕过的历史人物.……

  • 标签: 上层社会早期 早期雕塑家 民国上层社会
  • 简介:本展的缘起2012年8月,借"中德文化年"在德国举办的东风,我与德国学者阿克曼先生共同策划的"墨变: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在德国汉堡美术馆成功举办。由于这个展览既集中展示了与中国文化传统或当下现实有密切关联的一批当代水墨作品;又显示了与西方当代艺术大不相同的面貌,所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1]记得在一次交谈中,旅德艺术家单凡先生向我表达了如下意思,即一方面对本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希望我以后能继续介绍一些高质量的中国当代艺术展到德国来。而且,他还专门谈到了戴汉志、岳恒与史密特于1993年策划的"中

  • 标签: 中国文化传统 历史进程 史密 西方当代艺术 水墨作品 艺术研究
  • 简介: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于右任倡导发起标准草书运动,组织了'标准草书社',出版发行《标准草书》,并且于此后数十年间亲自致力推行。本文试从标准草书产生之文字改革运动的背景梳理其脉络,分析标准草书的基本观点,以及于右任'广草书于天下,以利制作而新国运',以'易识、易写、标准、美丽'原则便于习草者触类旁通,从而实现以'标准草书'作为革新文字的历史意义。

  • 标签: 于右任 文字 标准草书 革新意义
  • 简介:近日曝书,检一堆残稿,有数页记王烟客书札。忆起曩日编录柳如是事辑,想弄清钱曾其人面目,曾在王烟客书札中有所获益,因又翻出《西庐家书》与此残稿并读,间有所获,略为小记。先录其涉及收藏家内幕者:

  • 标签: 钱曾 信札 张先 柳如是 收藏家
  • 简介:“回向:大足石刻图像和历史文献展”于2018年6月29日在四川美术学院开展。此次文物展汇集了大足石刻的石质文物、拓片以及各历史时期的图片和文献资料,展览分为“金石/文献:大足石刻发现之旅”“图像/造像:未曾见过的大足石刻”“匠心/流响:从大足石刻到收租院”及“再现/重构:新视觉下的大足石刻”共四大单元,展示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标签: 大足石刻 石质文物 文化遗产
  • 简介:古代有些文人雅士,多喜欢在闲静安逸的环境中读书、写字、作画、抚琴;如果有好友来访,则以清流泉水煮新茶招待,并共同探讨学问,人生或诗词唱和。今天,这样的生活及环境几乎没有,所以更值得回味。

  • 标签: 新茶 赏析 自适 环境
  • 简介:好画不在于尺幅大小,而在于有感而发,有画意,画情和画趣,能予人以心灵的感动。画的尺幅大小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客观用途是决定性的因素,大幅作品一般布置和装饰较大的建筑空间,常反映重大事件或表现风俗人情和宏大自然风景。画题材较为广泛,既可以描写重要事件、人物,也可以描写即兴感受,适宜于近距离观赏,用于家庭装饰或布置较小的公共空间。欧洲绘画史

  • 标签: 小幅油画 作品 人物肖像 创作 中国油画 风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