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进行了将近40年,而对儿童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研究也走过了近4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他控步调的学习到后来的自控步调的学习,从关注学习材料的难度这一外部线索到关注学习者内部的活动机制,从讨论学习时间分配活动本身到探讨影响学习时间分配发展的各种因素,对于学习时间分配发展的研究始终在不断深入。文章从上述视角,对学习时间分配的新近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元记忆 学习时间分配 他控步调的学习 自控步调的学习
  • 简介:音乐情绪感知是指听众对音乐表达情绪的认知和理解。本研究选取3岁、4岁、5岁和大学生四个年龄阶段的中国被试.探讨了他们分别在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条件下,对愤怒、悲伤、抒情和高兴四类情绪的感知能力及发展特点。结果显示:(1)儿童音乐情绪感知能力随年龄的上升而提高,其中,4岁是儿童获得基本感知能力的重要时期,5岁时已达到成人水平;(2)儿童对高兴情绪的感知能力优于其他情绪类型;(3)儿童对中国音乐情绪和西方音乐情绪的感知能力并无显著文化差异。

  • 标签: 音乐 音乐情绪感知 发展 文化 情绪
  • 简介:本文采用自我描述问卷对初一至高三共1653名中学生的自我概念发展特点进行定量研究,所得数据经统计检验发现:1.中学生一般自我概念性别差异不显著,但男生在学校适应方面好于女生。2.初三、高一是自我概念发展的关键期,高中阶段开始形成相对稳定的自我概念。高三学生自认为可信性差,情绪易低落。3.重点中学学生对自己多方面的评价高于普通中学学生。

  • 标签: 中学生 自我概念 性别差异 年龄 心理健康
  • 简介:本文在综合分析了国内外管理心理学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认为,在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企业不断变革的情况下,组织变革、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和组织文化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新热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重视组织层面的变革研究,强调对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更加关注国家目标.并提出了管理心理学研究的近期目标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的建议.

  • 标签: 管理心理学 发展趋势 组织变革 人力资源开发
  • 简介:本文作者于1998年将箱庭疗法介绍到中国,立足于东方文化和中国传统园林盆景艺术的精髓,探讨箱庭疗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建立了箱庭治疗室,开展心理临床实践,并在上发表国内第一篇"箱庭疗法"的综述文章、个案报告和基础研究报告,其专著亦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期间还成功地培养了一批从事心理咨询及箱庭疗法工作的心理咨询师,箱庭疗法在心理临床中的有效性已得到了验证,在中国心理学临床应用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得到发展.

  • 标签: 箱庭疗法 心理临床 应用 发展
  • 简介:<正>思惟品质,是在个体的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人的思惟就其发生和发展看,既服从于一定的共同规律,又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就是思惟品质,又叫做思惟的智力品质。对思惟品质的揭示,是思惟心理学,特别是思惟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思维品质 培养的 智力品质 苏联心理学 灵活性 吉尔福特
  • 简介:本研究运用测量的方法考察了386名农村初中生学习适应性的发展。结果表明,初一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地好于初二、初三、初四的学生;男女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差异显著;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身心健康”四个分测验中,年级差异非常显著;优等生和差生在学习适应性上也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

  • 标签: 农村初中生 学习适应性
  • 简介: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和新疆五个地区的13所中学,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11855人作为被试,采用对我国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到高二以后趋于平稳;(2)在高二时,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超过了男生,在高三时,男生和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差异.

  • 标签: 中学生 情绪调节能力 性别差异 年龄 心理机制
  • 简介:研究以独裁者博弈任务为载体,考查了小学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趋势,并探讨了不同来源的正向反馈信息对于儿童分享行为的促进效应。研究随机选取了小学二、四、六年级的学生共386名,每个年级的三个实验组在自然分享条件后分别接受来自权威、同伴和自我的正向反馈信息,继而完成后续任务。结果表明:(1)在自然分享情况下,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显著多于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随着年级升高,儿童从倾向于利己分享逐渐转为以平分为主;(2)来自同伴和权威的正向反馈可以提高二、四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自我评价的正向反馈明显提高四、六年级儿童的分享数量。结论:小学儿童的分享数量和进行平分的人数比例都随年级升高而增加,来自同伴、权威和自我的正向反馈分别适用于特定年龄阶段儿童的分享行为促进。

  • 标签: 小学儿童 分享行为 正向反馈 反馈来源
  • 简介:<正>有资料证明,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测得新中国儿童的言语智商明显高于美国儿童,但操作智商则低于美国儿童。有人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中国和美国家庭教育的不同方式有关。中国的父母重视孩子言语的发展,孩子有较多的时间听故事、阅读。而美国的父母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孩子有较多的时间玩玩具和参加家务劳动。中国和美国

  • 标签: 智商 中国儿童 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方式 操作能力 调查结果
  • 简介:第一章引言中国心理咨询产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由于文化习俗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该行业还存在着发展不规范,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观现实,近年来不断发生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幼儿园暴力伤害案"等凸显了社会转型期民众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这不仅对双方当事人造成巨大伤害,还破坏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阻碍社会正常发展

  • 标签: 行业发展研究 咨询行业 美国心理学会 精神卫生 心理挫折 心理学理论
  • 简介:以180名1至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加法口算速度和广度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生被试加法口算的速度和广度均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1至4年级加法口算速度的增长率较高,4至6年级增长率较低,发展减缓。加法口算广度的发展在1至4年级之间增长幅度较大;在4至6年级之间增长率降低,年级差异不显著。实验结果的分析还表明,小学生被试数字广度的发展和口算速度的提高是促进加法口算广度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加法 口算速度 广度 年级差异 小学生 重要因素
  • 简介:现有的自我调节学习研究的工具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依据心理测量学原理随机抽取了1115名青少年进行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的施测和修订。结果表明:(1)修订后的量表由三个维度构成:动机,策略,意志;(2)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均达心理测量学标准,有较好的适用性;(3)修订后的自我调节学习量表适用的年龄范围较以往研究工具更为广泛。

  • 标签: 认知 动机 策略 量表
  • 简介: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谢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一、问题的提出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是个体行为由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本领域的研究对自我控制能力做...

  • 标签: 儿童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力 性别差异 社会性发展 坚持性 关键期
  • 简介:本研究采用粤语词汇理解测验(SoandVarley,1991),探讨了125名两岁六个月至五岁五个月香港粤语学前儿童的词汇理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香港学前儿童的粤语词汇理解能力随年龄而增长;(2)五岁五个月时香港学前儿童的粤语词汇理解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程度,并准确性达到91%;(3)错误分析表现出粤语学前儿童在四岁前有声调、音节和语意的混淆和偏移状况;(4)儿童的音节和语意混淆现象由四岁六个月起急剧减退,而声调的混淆现象则持续到五岁六个月;(5)检验确定了粤语学前儿童声调错误的不同类型。

  • 标签: 粤语 学前儿童 词汇理解能力
  • 简介:本文从学术组织、人员发展、研究课题、成就与动向和存在的问题五个方面介绍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现状与发展

  • 标签: 现状 成就 问题
  • 简介:采用访谈法对119名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的合作选择认知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其中超过一半的幼儿知道在面对问题时可以与同伴合作解决,而在日常游戏中知道与同伴合作共玩的幼儿更是超过了3/4;(2)幼儿的合作归因主要以结果归因为主,客观条件归因次之;同时,在结果归因中,幼儿主要以个体或活动归因为主,同伴关系和共同利益归因所占比例都相对较少;规则和权威归因在幼儿中仍有一定存在;(3)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合作选择认知和合作归因的水平都不断提高;(4)情境是影响幼儿合作选择认知与合作归因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归因 幼儿 同伴关系 合作行为 高水平 认知发展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 标签: 句子结构 句子成份 语言发展 语言环境 词语 语言规范
  • 简介:<正>一、研究目的人类学文化是从识字开始的;而且字汇掌握的数量,又是衡量儿童智能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中外学者研究儿童心理的发展,总是从研究识字开始。关于有关中国儿童识字问题的研究,从1921年刘廷芳关于汉字字形与字音对字义的影响

  • 标签: 中小学生 系列研究 教育 书面语言 语文课本 口头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