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3 个结果
  • 简介:学习型政党建设首要任务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需要解决“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问题。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不仅包含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和认识,而且还积累了如何有效学习、自觉运用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宝贵经验。邓小平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即“共产主义理想是我们精神支柱”-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问题;“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解决了学什么问题;“离开了自己国家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解决了如何学习马克思主义问题。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对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 标签: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学习型政党
  • 简介:资本主义社会“分离”不仅体现在劳动与资本之间,也体现在日常生活各个层面。对于如何弥合这种分离,约翰·霍洛威在区分了“固化拜物教”与“过程拜物教”基础上,批判了立足于前者,必然只能陷入“劳作与劳动结果分离”这一封闭同一化运动之中。依此思考前提是,将资本主义理解为稳定、强化、“已经完成了”事实,革命因而被导向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念。如果将拜物教理解为一个持续斗争过程,那么,解放便是“裂缝斗争”,是资本对劳动、无产者身份对个人同一化过程反向运动,进而,主体不断否定工人阶级身份,革命便从针对“资本”转向“自我解放”。

  • 标签: 拜物教 过程 政治理念
  • 简介: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从生发到成熟不断发展过程,表现在其从传统形而上学意义上纯哲学概念体系,转向实践层面的政治哲学思想。这一政治哲学转向建立在他对马克思理论解构和建构基础之上,呈现出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批判立场相一致特点。

  • 标签: 马克思 吉尔·德勒兹 哲学思想转向 政治哲学
  • 简介:长期以来,作为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最终归属共产主义,被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回避,他们试图创造一种“没有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从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开始,他们试图用纯粹否定性批判理论和否定辩证法来改造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政治,从而悬置了作为人类解放最终目的共产主义。从他们否定辩证法入手,我们发现,阿多诺等人倡导否定,实际上是以杂多为名义来摒弃一切同一性逻辑,制造一个纯粹杂多,没有任何同一性星丛。相反,当代法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巴迪欧坚持用肯定辩证法,肯定了共产主义及其事件合理性,只有对作为未来真理共产主义肯定,才能帮助人们走出当下资本主义迷宫,实现未来解放可能性。

  • 标签: 巴迪欧 共产主义 肯定辩证法
  • 简介:在毛泽东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思想中,《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集中体现了毛泽东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改造具体思路。重温《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回首毛泽东把社会主义理想具体化为互助合作举措,不难体味他为人民谋幸福、让全国农民过上好日子初心。

  • 标签: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毛泽东 社会主义之现实图景
  • 简介:赵士发教授新近出版佳作《现代化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人民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新著》),可以说是他数年前出版《世界历史与和谐发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研究》续编,或者说是其中基本论点深化和具体化。故《新著》最鲜明创新点,是依据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以现代化新视野、新方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里既彰显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新拓展,更显示了著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新思想、新方

  • 标签: 中国化 中的马克思主义 化理论
  • 简介:马克思政治哲学有自己独特方法论原则吗?针对这一问题,有两种回应十分流行,它们分别是以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来重新解释马克思政治哲学(特别是正义原则)。但这两种回应都忽视了如下问题:其一,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本身并非是可靠,前者甚至不一定适用于规范性命题(包括涵盖政治原则各类命题),后者并非真正平衡;其二,马克思政治哲学自身特点要求一种敏于事实(总体性事实)方法,而这种方法与分析法和反思平衡法有着显著差异。

  • 标签: 分析法 反思平衡法 敏于事实的方法 马克思
  • 简介:多米尼克·洛苏尔多教授早年求学于德国,曾担任意大利乌尔比诺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著名黑格尔研究专家、国际黑格尔—马克思辩证思想学会主席,在欧美马克思主义者和民众当中有着极高声望。经比利时友人MariaMcGavigan教授推荐与约请,笔者同王成军博士一道,有幸于2014年10月24日上午访谈了在巴黎索邦大学进行新书推介洛苏尔多教授;这次访谈历时5个小时,涉及洛苏尔多教授个人经历(包括思想历程)、主要学术贡献等诸多方面。洛苏尔多教授于2016年春天访问武汉大学,笔者得以再度与这位意大利学者进行了几次长谈,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了他思想背景、自由主义批判等观点。本次编译访谈录主要以巴黎访谈为蓝本,并穿插了武汉访谈部分内容,围绕着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关联、资本主义与自由主义之间关系、自由主义与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之间关系、中国在世界反殖民斗争中地位等问题展开。

  • 标签: 价值访 学者多米尼克·洛苏尔多 意大利学者
  • 简介:在论述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习近平特别注重从以下几个维度提倡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一是在"看家本领"和"必备素质"维度上,强调要从毛泽东系列哲学著作中寻找理论初心;二是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维度上,号召大家体会毛泽东方法论,从中寻找治国理政方面的政治经验和政治智慧;三是在执政党党风建设特别是党的纪律和规矩维度上,提醒大家要注意"总规矩"和"四个意识"中蕴涵哲学道理;四是在创新理论和创新发展维度上,提倡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

  • 标签: 习近平 毛泽东哲学 思想精髓 维度
  • 简介:王振民在《中共党史研究》2017年第l期撰文认为,如果20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克尔是毛泽东话语中显性存在的话,那么60年代以前海克尔只是毛泽东话语体系中隐I生逻辑或影子。从现有文本来看,海克尔及其著作在60年代之前毛泽东文本中确实无迹可寻,好像消失了。但是,海克尔在60年代以前毛泽东话语体系是以不在场形式在场,而不是绝对阙如。青年毛泽东思想构建遭遇海克尔主要原因有:第一,海克尔对进化论发展和普及作出重大贡献。第二,新文化运动许多领袖人物,如鲁迅、陈独秀、刘文典等人,

  • 标签: 青年毛泽东 话语空间 海克尔 《中共党史研究》 60年代 话语体系
  • 简介:习近平经济治理思想体现了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智慧,是治国理政思想体系基础性内容和核心组成部分之一。习近平经济治理思想包括新常态思想、新发展理念和新经济战略三个层次,它们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阶段理论,标志着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新高度,体现了经济建设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大幅提升。

  • 标签: 习近平 经济治理 新常态 新发展理念
  • 简介:作为享誉国际著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日本学者竹内实不仅在毛泽东研究方面造诣很高,而且也对邓小平以及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抱有浓厚兴趣,著有大量相关评论,始终以"同情之理解"向日本学界、民众介绍邓小平和中国所发生历史巨变。竹内实邓小平研究客观而公正,就邓小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而奋斗一生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也注重社会进程和历史人物复杂性,以社会史方法多角度探索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历史轨迹,极富学术价值和借鉴意义。

  • 标签: 竹内实 邓小平 中国改革开放
  • 简介:我们在延安时期就认识到领导核心重要性。领袖或核心不是自封,而是公认。核心与集体领导是不矛盾。毛泽东关于核心是全党、全国人民领导核心论断是非常准确和极其深刻。邓小平从政治交待、国家长治久安、中国不可战胜角度,做出关于领导核心必要性和重要性四个结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权威关系到中国21世纪前途命运。

  • 标签: 领导核心 三大目标 三步走战略 三次大发展
  • 简介:共享发展理念作为五大发展理念出发点和落脚点,包含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四个层面的内涵,其提出是我们把握共享发展规律、聚焦共享发展难题、深化国家治理认识伟大创举。共享发展理念有深厚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其理论依据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关于对共同富裕价值追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其现实依据则在于人民自由而全面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根本要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要求。共享发展理念提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执政地位,增强人民福祉与增加各民族团结和凝聚力。

  • 标签: 习近平 共享发展理念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
  • 简介:《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于形容“现实个人”“现实性”,与感性、经验、个体、具体、受时间限定等意义内在相关,或含有“有生命”“历史”“单独”及“肉体”之意义。主要指一种受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决定性质。受施蒂纳影响和刺激,马克思恩格斯曾突出强调个体性现实性意义,但同时他们也强烈意识到个体性所具有的现实性有限性,强调阶级甚至仍然坚持“类”现实性意义,在个体性与普遍性,经验性与本质性之间维持一种张力,而绝没有导向仅仅在20世纪初和改革开放初被中国学者大力弘扬个体性之中寻求现实性。另外,虽不是强调重点,但自然性仍然是历史唯物主义现实性观念重要内涵,而实践活动创造性才是整合、提升实存性与本质性之统一最重要“现实性”含义之所在。

  • 标签: 现实的个人 现实性 个体性 自然性 创造性
  • 简介:本文是针对解放神学与社会主义关系而作。本文通过剖析拉丁美洲解放神学采取左翼政治立场原因,继而通过社会主义概念来理解解放神学究竟是什么,并结合对解放神学之社会主义选择批评批评,来回答解放神学与社会主义之间疑问。在此基础上,最终就解放神学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 标签: 解放神学 左翼政治 拉丁美洲 社会主义选择
  • 简介:为人民谋幸福是毛泽东初心,站在人民立场思考问题是毛泽东思维方式,以人民为主体价值观是毛泽东核心价值观。毛泽东最早触及"国家"概念,是在了解世界特别是在了解中国与世界关系之后,他国家危机意识正是在这种了解中发生。爱国爱民、忧国忧民、为国为民,是毛泽东身上闪烁着永恒思想道德与人格风范光芒,也是他一直坚守初心。实现国家独立富强,是毛泽东初梦。

  • 标签: 毛泽东 初心 爱国爱民
  • 简介: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价值取向内含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准则、价值导向等多层面内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最高价值目标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根本价值标准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核心价值准则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人类价值导向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具体体现,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挥着强大保障、引领和规范作用。

  • 标签: 习近平 治国理政 价值取向
  • 简介:中国革命战争伟大胜利和新中国军事斗争辉煌成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科学价值。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战争形态不断演变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军事思想灿烂光辉并没有丝毫暗淡,依然是我们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坚实基础,是研究和制胜现代战争强大武器,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科学指南。

  • 标签: 毛泽东 军事思想 科学价值
  • 简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产物,是党和人民"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国梦关键一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关键期、决胜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人民希望变成现实,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显著提高文化整体实力;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努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 标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五位一体 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