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即将到来的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去世的日子,似乎又到了纪念的时刻.其实,纪念鲁迅是时时可以进行的,因为他的数百万字的作品摆在那里,供我们随时阅读,并且有心的人,随时还会有所感想.然而,鲁迅毕竟离我们而去已整整70年了,倘若不是特别的日子,想起他的人还会有很多吗?……

  • 标签: 纪念鲁迅
  • 简介:鲁迅是20世纪最具时代意义和代表性的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了解鲁迅,就难以理解上一个100年时代思潮所达到的深度.作为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始终采取的是开放的文化态度,既吸纳异域文化营养,又培植本国文学新人,同时也成就了东西方文化撞击下的文学大师.

  • 标签: 《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鲁迅》 文学研究 现代文学 比较研究
  • 简介:鲁迅和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了解农民的作家。他们都深切地懂得旧中国农民的痛苦不仅仅在于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而且在于精神上受奴役。因此,他们在观察和表现农村社会时就有了大致相同的角度,即从农民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的考察。但是,由于两位作家在出身经历、思想修养、学识及所处时代等诸多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的农村题材小说在表现农村社会,尤其是在农民形象的塑造方面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 标签: 鲁迅 赵树理 农民 精神 经历 思想
  • 简介:<正>一鲁迅先生1936年与世长辞,在进步文化界引起长时间的深切的哀痛。当时及尔后,几乎没有一种进步的报纸刊物不曾刊登过有关悼念鲁迅的文章。在这庞大的纪念鲁迅的刊物群中,范泉四十年在上海主编的《文艺春秋》月刊(前5期以丛刊形式出版)是较为突出的。《文艺春秋》从1944年10月创刊起,就

  • 标签: 鲁迅 范泉 文化界 丛刊 鲁迅研究 鲁迅小说
  • 简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强调“文艺必须服从于政治”,并以政治立场作为评价作家的首要标准,因而在鲁迅研究工作中,就较多地从政治的角度来阐扬鲁迅精神,在各种选本中,大抵也选录他与政治关系密切的文章为主,而且,还把他曾经说过的“遵命文学”一语,当作一种口号来宣扬,从而把鲁迅塑造成一个“服从政治”的作家,供人效仿。

  • 标签: 鲁迅精神 作家 选本 鲁迅研究 文艺 文学
  • 简介:看《鲁迅书简》及《两地书》,抬头多称以“先生”、“君”、“兄”之类。鲁迅之于对方称呼,向不穷究,含糊敷衍过去即罢。这很符合中国民俗国情。一般年高者、学富者、崇敬者,可谓先生;道相似者,不客气之朋友,泛友;后辈,可称“君”、“兄”。倘若推敲穷凿,则反不好。有一次鲁迅给萧军信中涉及到其夫人处,顺便称之为“悄女士”,结果被提出“异

  • 标签: 萧军 中国民俗 许广平 心理活动 平曾 扬子晚报
  • 简介:审视一个人是否自由主义的又一维度,即视其对宽容或容忍的态度如何。一个信奉自由主义理念的知识分子至少在观念上对宽容和容忍持基本认同的态度,哪怕他事实上未必完全做到。相反,一个人不仅做不到宽容或容忍,而且还在观念上予以拒斥,那么,这个人很难说是自由主义。

  • 标签: 鲁迅 误读 认同 审视 自由主义 义理
  • 简介:晚饭后,翻看了一会报刊,打了几个电话,回了几封信然后上网发信收信。我在网上逛了一圈,然后去看我当版主的那个BBS(网站上论坛的公告板)。看见又有人要和我说理,因为我删了他们的帖子。我觉得既然这个BBS叫“躺着读书”,那么不读书的帖子贴上来就是不对的,你能在中餐馆质问为什么不供应西餐吗?以前我也曾宽容地对待几乎一切帖子,尤其是批评我或写我的帖子,表示自己的开明。后来,我就开始删了,删广告,删粗口,删聊天的帖子,删和论坛主题无关的帖子。不断地贴出非常扫兴的“版主警告”或“版主告示”。每次大量删帖之后总有大量的要和我论个明白的帖子。都在抢着发言,读一点书是那么困难,哪怕是三言两语地谈论也很少,多的却是聊天骂人和自封的“第一才子”。我知道他们都是好人,省下生活费上网不容

  • 标签: 鲁迅全集 帖子 公告板 中餐馆 读书 上网
  • 简介:护书鲁迅一生十分珍惜自己读过的所有书籍,只要书脏了或损坏了,他总是十分小心地擦拭干净,小心翼翼地进行修补、裱装。凡是经他修裱过的书,都完好如新。对公共图书或他人的书籍,他从不在上面乱加

  • 标签: 鲁迅 文学创作 初中 语文 背景知识
  • 简介:死亡会改变许多东西。传统的说法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死人照例要收获许多颂辞。鲁迅希望自己能够免俗,至死不肯饶恕他的敌人,他也不指望敌人饶恕他。可是,世界上的事就这样有趣。他生前的宿敌们未能免俗,出于各种理由而宽恕了死者。最近在读《箭与靶——文坛名家笔战文编》,觉得尘世万象,实在精彩。

  • 标签: 《饶恕鲁迅的人》 杂文 萧春雷 文学欣赏
  • 简介:《语丝》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进步倾向,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刊物。在鲁迅的领导下,它注重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形成了一种“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的战斗特点。在通过一系列的斗争中,它本身也形成了一种以文艺性短论和随笔散文为主体的泼辣而幽默的“语丝文体”,这对以后的战斗小品也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语丝》 随笔散文 中国现代文学史 社会批评 战斗特点 以文
  • 简介:<正>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对每一个有关的具体因素都不应忽视,不管它是主要的还是次要的,决定性的还是非决定性的。因此,我们在研究鲁迅这一伟大的历史人物的时候,选取了以上这样一个题目,也就不无意义。马克思指出:“如爱尔维修所说的,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

  • 标签: 鲁迅 历史人物 绍兴 历史现象 非决定性 社会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