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蛋白测定常用方法是茚三酮比色法,然而普通的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氨基酸浓度的灵敏性不高,稳定性不好,从而影响了测定土壤蛋白活性的准确度,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茚三酮试剂的活化,改进了茚三酮比色法,达到了以更高的精度测量蛋白活性的目的。

  • 标签: 土壤酶 蛋白酶活性 变更茚三酮比色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对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趋化细胞因子CX3CL1(Fractalkine)、组织蛋白酶(cathepsin S)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0例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采用来氟米特+常规治疗(来氟米特组),30例采用硫唑嘌呤+常规治疗(硫唑嘌呤组)。检测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血清Fractalkine、cathepsin S及尿VCAM-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Fractalkine水平均下降(F=123.029、99.041,均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血清Fractalkine水平[(2.34±0.95)μg/L]低于硫唑嘌呤组[(2.97±1.01)μg/L],(t=2.489,P=0.016);两组治疗后血清cathepsin S水平均下降(F=106.733和64.928,均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和9个月血清cathepsin S水平[(24.31±3.15)、(21.72±2.67)μg/L]低于硫唑嘌呤组[(26.92±4.02)、(23.89±2.75)μg/L](t=2.799、3.101,P=0.007,0.003);两组治疗后尿VCAM-1水平均下降(F=907.450和858.114,均P=0.000),来氟米特组治疗后6个月尿VCAM-1水平(74.36±9.17)μg/LCr,低于硫唑嘌呤组(86.91±9.22)μg/L Cr(t=5.286,P=0.0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来氟米特与硫唑嘌呤均能有效降低老年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Fractalkine、cathepsin S及尿VCAM-1水平,提示二者在抑制炎症反应、细胞基质降解与重塑、血管细胞黏附方面作用相当,但在治疗前期来氟米特的效果要优于硫唑嘌呤,临床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选择。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来氟米特 硫唑嘌呤 趋化细胞因子 组织蛋白酶
  • 简介:目的:我们通过服用西甲硅油联合链蛋白后胃镜下视野清晰度、检查时间及早癌检出率的变化,研究二者在早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门诊及住院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640例,随机分成研究者及对照组,每组320例。两组患者均在检查前10分钟口服10ml盐酸利多卡因胶浆,研究者在检查前20分钟加服链蛋白及西甲硅油。由内镜室高年资内镜医师进行胃镜检查,可疑病变活检送病理,比较两组患者胃镜检查时清晰度、检查时间、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结果:研究组视野清晰度A+B级达90%,对照组视野清晰度A+B级6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为(6.05±1.59)min,常规组操作时间为(6.88±1.64)min,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45.4%,对照组早期胃癌的检出率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甲硅油联合链蛋白胃镜检查前口服可以使检查时的视野更加清晰,避免不良干扰.增加了内镜下诊断的准确性,提高了检查效率及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西甲硅油 链霉蛋白酶 胃癌诊断
  • 简介:以文蛤肉为原料,探讨了胰蛋白的加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pH值及液固比对文蛤肉水解液总氨基氮含量和水解得率的影响规律,确定文蛤肉解的最优条件为解温度50℃,加量4000U/g原料,pH值为(8.00±0.05),水解时间5h,液固比3:1。再以文蛤肉水解液的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为指标对该解优化条件下获得的产品与精制中性蛋白水解优化条件下获得的产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胰蛋白法水解文蛤肉最适宜的蛋白,其解所得文蛤肉水解液的水解度、水解得率及风味评分值分别为42.44%、82.86%及205.92。

  • 标签: 文蛤肉 胰蛋白酶 水解 最适蛋白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9(MMP-9)、基质金属蛋白2(MMP-2)、迁移诱导蛋白7(MIG-7)、细丝蛋白A(FLNa)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899例结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结肠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MMP-2、MMP-9、MIG-7表达水平分别为(481±69)ng/ml、(262±85)ng/ml、(156±23)ng/ml,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136±33)ng/ml、(191±21)ng/ml、(98±1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591、120.224、59.896,均P<0.01);结肠癌组织中FLNa表达水平为(19.5±3.2)ng/ml,低于癌旁正常组织[(65.4± 8.3)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02,P<0.05)。结肠癌组织中MMP-9、MMP-2、MIG-7、FLNa表达水平与肿瘤长径、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均有关(均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MP-9高表达、MMP-2高表达、MIG-7高表达及FLNa低表达均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MMP-9、MMP-2、MIG-7低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55个月(95% CI 25~78个月)、56个月(95% CI 26~79个月)、54个月(95% CI 25~78个月),均长于高表达患者;而FLNa高表达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为58个月(95%CI 27~80个月),长于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9、MMP-2、MIG-7、FLNa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MMP-9、MMP-2、MIG-7高表达和FLNa低表达均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 标签: 结肠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迁移诱导蛋白7 细丝蛋白A 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高血压患者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胶原代谢水平。方法高血压患者3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1例和对照者31例,常规测量血压、体重、身高,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金属蛋白组织抑制物-1(tissueinhibitorofmatrixmetalloproteinase-1,TIMP-1)。结果TIMP-1血清浓度,高血压组为(49±21)μg/L,高于急性心肌梗死组为(7±5)μg/L和对照组(1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血压患者胶原合成水平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显著升高。

  • 标签: 高血压 心肌梗死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宫颈癌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探讨其与宫颈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RT-PCR的方法检测48例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16例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MP-2在宫颈癌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4.58%、37.50%、31.25%,宫颈癌与正常宫颈组织(P=0.012)、宫颈癌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P=0.031)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宫颈组织与宫颈良性病变组织之间的MMP-2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MMP-2在不同临床分(P=0.001)及淋巴结转移(P=0.002)中的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患者的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无差异(P>0.05)。结论MMP-2在宫颈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及宫颈良性病变组织MMP-2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临床分期越晚,其肿瘤组织中MMP-2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宫颈癌MMP-2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率与患者年龄无关。

  • 标签: 宫颈癌,机制金属蛋白酶-2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1(MMP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基因表达谱数据动态分析(GEPIA)数据库分析MMP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时间、无病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设计并合成靶向MMP1的小干扰RNA(siMMP1)和阴性对照siCON,并在肝癌细胞株HepG2(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细胞资源中心)中进行转染,利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链反应(RT-qPCR)检测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验证敲降效率。在HepG2中进行siMMP1和siCON转染,利用Transwell实验检测siMMP1组和siCON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两组比较采用Student t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MMP1 mRNA在肝癌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0.248±0.038比0.075±0.010,t=7.566,P<0.05),生存分析表明高表达MMP1 mRNA的肝癌患者较低表达MMP1 mRNA的患者有更短的总体生存时间[风险比(HR)=1.987,95%可信区间(CI):1.623~2.287,P<0.01]和无病生存时间(HR=1.413,95%CI:1.114~1.852,P<0.05)呈负相关。siMMP1和siCON瞬时转染HepG2细胞48 h后,siMMP1对HepG2细胞MMP1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80.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83,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迁移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124±19)个比(243±27)个,t=6.1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answell侵袭实验表明在转染后siMMP1组侵袭细胞数明显小于阴性对照组[(96±7)个比(144±14)个,t=5.33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MP1高表达是肝癌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下调MMP1表达抑制肝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1 肝癌 小干扰RNA 迁移 侵袭 预后
  • 简介:根据GenBank报道的基质金属蛋白组织抑制剂-2(TIMP-2)氨基酸序列和毕赤酵母偏爱密码子设计,通过化学方法合成得到适合在毕赤酵母中表达的目的TIMP-2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pPIC9中,构建了pPIC9-T2表达载体,PCR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得到了正确的TIMP-2基因序列.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抑制剂 人工合成 克隆 GENBANK 毕赤酵母
  • 简介:摘要66例发病后果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去纤维蛋白(DF—521)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个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去纤维蛋白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去纤维蛋白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去纤维蛋白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去纤维蛋白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去纤维蛋白酶 早期治疗
  • 简介:通过测定水解度及对水解液进行感官评价,研究了鲢鱼肌原纤维蛋白水解条件与脱苦脱腥味条件。结果表明:胰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5%,pH8.0,温度45℃,水解时间5h;木瓜蛋白水解的最佳条件为:用量1.0%,pH7.0,温度50℃,水解时间6h。双水解的最佳组合为先加木瓜蛋白水解3h,后加胰蛋白水解2h。在水解液中添加2.0%~2.5%活性炭,于40℃保温0.5h的脱苦脱腥效果较佳。

  • 标签: 鲢鱼 肌原纤维蛋白 酶水解 脱苦脱腥
  • 简介:泛素蛋白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system,UPS)是真核细胞内除溶酶体外的另一种蛋白降解系统。内源性抗原大多需要泛素蛋白系统处理而经MHCI类途径提呈参与免疫应答。该文就UPS与内源性抗原的关系做简要综述。

  • 标签: 泛素 蛋白酶体 内源性抗原
  • 简介:以水解度为优化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解温度、pH值、时间等因素对鱼蛋白水解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优化的添加量和蛋白质浓度.结果表明,复合蛋白水解蓝圆够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量2700U·g^-1蛋白蛋白质浓度1.56%、水解温度60℃、反应体系pH7.5、反应时间8h.在此条件下,水解体系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1.27mg·mL^-1,水解度为50.9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0.032mg·mL^-1。

  • 标签: 蓝圆鲹 复合蛋白酶 水解 优化
  • 简介:为提高罗非鱼加工下脚料的综合利用率,开发新型的食品级蛋白制剂,对罗非鱼肠道蛋白的提取及催化特性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肠道中含有非常丰富的碱性蛋白,其提取率可达到6200U/g;该蛋白在pH9.0、温度60℃的条件下有最大催化活性;在pH7~9的范围内,温度低于50℃的条件下有很好的稳定性;Fe2+离子、PMSF及EDTA对该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初步显示该为金属离子依赖型丝氨酸蛋白.

  • 标签: 罗非鱼肠道 蛋白酶 催化性质
  • 简介:研究了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聚有机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助剂及其复配混合体系对酸性蛋白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类阴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大,起抑制作用甚至使失活;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对活力影响较小,或是起激活作用;氨基聚有机硅氧烷对活力有较小抑制作用,而聚醚聚有机硅氧烷有激活作用,能提高活力20%以上。助剂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助剂可明显削弱磺酸盐类阴离子助剂对活力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助剂 酸性蛋白酶 酶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