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微针美容术后皮肤护理的有效策略及感染防控方法,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术后感染风险。方法:通过系统文献回顾和综合分析,梳理微针美容术后皮肤护理与感染防控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同时,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具体的护理和防控措施。结果:本研究发现,科学的皮肤护理和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对于微针美容术的成功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方案能有效促进皮肤修复,减少术后并发症;而严格的感染防控措施则能显著降低术后感染率,提高手术安全性。意义:本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微针美容术后皮肤护理与感染防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升美容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保障患者权益。

  • 标签: 微针美容术 皮肤护理 感染防控 文献回顾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4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4例感染皮肤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外敷法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红光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2.9%>73.8%)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治疗后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4%<28.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光照射治疗感染皮肤病疗效显著,其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议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 标签: 红光照射治疗 感染性皮肤病 疗效
  • 简介:临床上复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并发感染,多见于深度烧伤、撕脱伤等严重外伤后或伴有较复杂全身性疾病患者。感染初期局部症状较重,严重者危及生命;感染控制后创面有时较大、受累组织种类多,修复困难。2009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对21例复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创面严重感染的烧(创)伤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皮肤软组织缺损 感染创面 综合治疗 并发感染 全身性疾病 2009年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小儿皮肤病的治疗而言,分析其应用不同抗感染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份--2018年6月份治疗的小儿皮肤病患者的抗感染药物应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各种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方式、原则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结果在小儿皮肤感染用药中,主要有抗细菌药物、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三类,每一大类中均有相应的药物对不同的皮肤病进行治疗。结论在临床中,对小儿皮肤病展开治疗的时候需要与小儿皮肤病的特点相结合,并重视小儿皮肤病的类型,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提高治疗有效率的目的。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小儿皮肤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不同皮肤清洁消毒方法与医院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近来3年前往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选择手速效消毒剂与开展详细的皮肤擦拭与清洁,B组实施常规护理,没有开展皮肤特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皮肤清洁效果与医院感染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皮肤带菌情况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小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视骨科患者皮肤清洁,不仅可以将患者皮肤带菌减少,同时还能够减少医院感染现象发生的几率,值得各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患者 皮肤带菌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方法:此次调查对象选择某院 201 8 年 2 月 - 201 9 年 10 月期间治疗的 120 例 皮肤科患者,按照感染预防、管理阶段,分别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对照组,将传统的预防和管理方式应用在后者,前者在后者基础上 应用了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干预,然后对二组干预前后的感染率和预防管理的满意度作比对。结果 根据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不同的干预管理法,研究组皮肤感染率为 0.83% 、对照组为 5.0% ,很显然研究组感染率比对照组低,同时其对预防与管理满意度 96.67% ,比对照组的 89.17% 高。对比二组数据差异含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结合皮肤科门诊中的一些问题, 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策略,以降低门诊皮肤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科门诊 患者 医院感染预防 管理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足趾间及周围皮肤黑斑渐扩大伴瘙痒、脱屑3年余就诊。患病足趾部在50年前有枪伤及农作物杆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双足第2、3、4趾背及趾间可见浸渍性黑斑,表面脱屑(图1,a-c)。皮屑KOH直接镜检可见着色性节分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节分生孢子 着色性 周围皮肤 表皮角化 黑斑
  • 简介:摘要目的在本次实验中将使用不同的皮肤准备方法对需要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备皮,研究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方法在本次实验中将以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骨科手术的80名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实验对象,把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患者使用改良后的皮肤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皮肤准备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进行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比对照组患者术后感染的概率低7.5%;而且实验组患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人数更少。所以,在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术前皮肤准备时使用改进后的皮肤准备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术后部位感染的概率。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概率更低,而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患者卧床时间更短,由此可见使用改良的皮肤准备方法有着更好的效果,可以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 标签: 不同皮肤准备方法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皮肤科门诊患者医院感染预防、管理。方法:此次调查对象选择我院2020年5月-2022年8月期间治疗的120例皮肤科患者,按照感染预防、管理阶段,分别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对照组,将传统的预防和管理方式应用在后者,前者在后者基础上应用了医院感染预防和管理干预,然后对二组干预前后的感染率和预防管理的满意度作比对。结果 根据研究组、对照组使用不同的干预管理法,研究组皮肤感染率为0.83%、对照组为5.0%,很显然研究组感染率比对照组低,同时其对预防与管理满意度96.67%,比对照组的89.17%高。对比二组数据差异含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皮肤科门诊中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管理策略,以降低门诊皮肤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肤科 门诊患者 医院感染 预防 管理
  • 简介:有一种皮肤病,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却常常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它像一个狡猾的幽灵,隐藏在身体的某个角落,等待着时机发起猛攻。这种病,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提到它的俗称“缠腰龙”、“蛇串疮”,很多人可能就会恍然大悟。这种病症状明显,让人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然而,它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对付的。得了带状疱疹的人,常常会感到皮肤疼痛难忍,像是被火烧、被刀割一样。而且,这种疼痛并不是一时的,它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让人苦不堪言。那么,带状疱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它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带状疱疹的神秘面纱,看看这个狡猾的幽灵到底是何方神圣。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采用VSD技术治疗骨科常见皮肤软组织缺损感染39例。结果39例经VSD技术及相应的处理后,创面均愈合良好,创面分泌物做涂片及培养均为阴性。拆除VSD后20例予以植皮,15例直接缝合,4例拒绝行植皮术经伤口换药后愈合,无皮瓣转移者。皮肤软组织缺损均得到满意治疗。结论VSD技术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及时清除伤口内坏死组织及组织渗液,改善局部微循环,解决了开放的深部组织的临时覆盖,明显的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为最终创面的关闭及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组织 缺损 感染
  • 简介:摘要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汗液刺激,搔抓易继发感染。传统方法外用碘酒或抗生素软膏。外用碘酒刺激性较大,婴幼儿皮肤娇嫩,易导致刺激疼痛,且碘酒容易留下色素沉着,影响美观。外用抗生素软膏油腻,涂抹后舒适感差,透气性差,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长期外用抗生素软膏,易引发耐药。洁悠神长效抗菌材料人体物理抗菌方案是全球原创性创新技术,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药物抗菌模式,避免了药物抗菌导致耐药性的严重社会问题,为观察其预防创面细菌感染的能力,我科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水痘患者外用洁悠神,观察其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水痘 洁悠神
  • 简介: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发病症状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迄今为止,狂犬病仍无特效治愈方法,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病毒通过感染或发病的狗、猫、蝙蝠等咬伤传播。

  • 标签: 狂犬病 感染 人畜共患传染病 宠物 破损 皮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及研究皮肤性病病人当中出现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情况。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60例出现皮肤性病的病人,对所有病人进行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之后根据病人的皮肤性病类型进行分析,了解不同种类的人乳头瘤病毒其阳性率。结果:通过对收治的60例病人的标本进行检测后出现人乳头瘤病人的阳性数量为45例,阳性率为75.00%,其阳性病人当中包括单一型30例,所占比例为66.67%;而两种以及两种以上所占的比例为33.33%;对这45例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后发现,有高危型数量为21例,占比为46.67%;低危型数量为24例,占比为53.33%;在这些标本当中分型中有尖锐湿疣、冠状沟珍珠疹以及假性湿疣,其中最多的为尖锐湿疣标本。结论:患有皮肤性病的病人如果出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时,应做好相关检测,并做好细划分析,进而提供更好的治疗依据。

  • 标签: 皮肤性病 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型别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案例为骨科手术患者,主要探讨应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与价值。方法 94例骨科手术患者,以皮肤准备方法的不同划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普通皮肤准备方法,观察组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皮肤损伤情况、术区细菌数量及切口感染情况等数据。结果 观察组皮肤损伤率6.38%,对照组25.53%,观察组更低,P

  • 标签: 改良式皮肤准备方法 手术部位感染 皮肤损伤 细菌数量
  • 简介:皮肤癣菌为嗜角质的丝状真菌,为人类最主要的浅部致病真菌,主要累及皮肤角质层、甲板、毛发等,可引起体股癣、手足癣、甲癣、头癣等多种疾病。此外,还可引起真皮、皮下组织甚至多脏器的深在性、侵袭性、播散性感染,尤其在免疫抑制人群中多见,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本文将从皮肤癣菌引起深在感染的临床分型、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 标签: 皮肤癣菌 深在感染 临床分型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皮损的超声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4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纳入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且既往未接受过相关治疗的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使用SIEMENS ACUSON X300实时超声显像仪检测阴茎体表淋球菌感染皮损,探头频率7.5~15 MHz。高频超声影像表现为管状液性暗区者仅予头孢曲松1 g单剂肌内注射;椭圆形液性暗区者,切开引流同时予头孢曲松1 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5 d;低回声区、混合回声区者予头孢曲松1 g肌内注射,每天1次,共5 d,治疗后1个月结节仍不消退者,局部切除结节。治疗后1个月复诊并观察疗效。结果共收集32例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年龄(28.54 ± 3.27)岁,均有非婚性接触史,非婚性接触至症状出现时间为(4.45 ± 1.03)d,病程(8.64 ± 1.87)d。皮损均单发,位于尿道外口16例(50.00%),龟头7例(21.88%),包皮系带旁5例(15.62%),阴茎缝4例(12.50%)。皮损表现:窦道样损害16例(50.00%),脓肿9例(28.13%),结节7例(21.87%),皮损处均有触痛。高频超声检查:16例(50.00%)表现为管状液性暗区,7例(21.88%)为椭圆形液性暗区,5例(15.62%)为低回声区,4例(12.50%)为混合回声区。16例(50.00%)淋球菌感染累及尿道海绵体,5例(15.62%)累及阴茎海绵体,11例(34.38%)累及阴茎皮下。经治疗,32例均痊愈。结论高频超声可用于男性阴茎皮肤和附属腺淋球菌感染患者的皮损评估和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淋病 淋病奈瑟球菌 附属腺 高频超声
  • 简介:报告1例皮肤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在患者双侧面颊及眼睑周围创面皮肤损伤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后再用阿米卡星针剂持续湿敷;四肢多发结节破溃糜烂处每天用氯化钠注射液清洗,予医用壳聚糖创面修复膜外涂、凡士林纱外敷;波动感较明显的脓疱用鱼石脂软膏外敷,每天进行皮下组织穿刺排脓,使用自制减压垫减轻局部皮肤受压,同时给予营养支持,加强心理护理。患者住院31d皮肤无新发结节及脓疱出现。

  • 标签: 皮肤溃疡 分枝杆菌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