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列子》中心理动词与其他类动词相比有独特的句法功能和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心理动词句法功能描写并进行相应的数量统计,探讨心理动词句法语义地位。对心理动词的一般语法功能进行优选序列描写,并从认知角度解释心理动词作主语、宾语的原因。心理动词作谓语时,分析其状语用词的频次、用词类型和句法位置,发现其状语类型比较丰富,没有出现介宾词组构成的状语,也就没有状语后置情况。

  • 标签: 《列子》 心理动词 句法功能
  • 简介: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出发,验证了把"V+P+NP"这一结构看作述补短语或动宾短语目前都是合理的,是因为它们反应了该结构的不同计算阶段。随着介词的虚化和后置用法的减少,"V+P+NP"会逐渐倾向为动宾短语。

  • 标签: V+P+NP 重新分析 动宾短语 述补短语
  • 简介: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疑问词是疑问句的语义重心,因而疑问句的焦点就是疑问词。本文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英汉多个疑问词在特指问句中的句法位置,揭示出在特指问句中英语多个wh-词移位和汉语多个疑问词原位的原因。英语特指问句中多个wh-词必须有一个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 标签: 疑问焦点 多个wh-词 句法位置
  • 简介:<正>我们常常听见“爸爸看病去了”这类话。这句话我们既可以理解为“爸爸找医生治病去了”,又可以理解为“爸爸给人治病去了”。汉语里,这类句法结构的多义现象,比朝鲜语多得多。下面,我们将汉语的多义句法结构同朝鲜语作个比较,看看汉语句法结构的多义在朝鲜语里是怎样消除的。

  • 标签: 朝鲜语 汉语句法 多义性 词尾 定中结构 层次切分
  • 简介:否定在语法和语义分析中指一种变化或构式,表示对句子意义作部分或全部的反驳,由于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历来为语言学家所重视。从否定构成、否定范围和否定焦点三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否定现象进行句子层面的比较,找出一般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这种语言现象。

  • 标签: 英汉否定句 否定范围 否定焦点 英汉对比 句法
  • 简介:复合法是英语主要构词法之一.它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具有独立语义的复合词,此类词中.复合名词又是构词能力最强、最常见的一种,它的构成方式有:①形容

  • 标签: 复合名词 句法 英语 构词法 语义
  • 简介:生命范畴是语言里的基本范畴之一,它及其下位范畴在汉语的词汇、词法和句法中均有不同于无生范畴的映射或表现.在词汇层,有生范畴映射为区分不同有生本体及其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词汇单位.在性范畴中,有生范畴映射为名词有无性别成分标记,在格范畴中映射为名词主要充当核心格还是外围格的潜能.在句法层次上,主要表现为体词、谓词的有生性对句子语序结构的宏观制约和对句法成分的微观调控.

  • 标签: 汉语 生命范畴 词汇 词法 句法 语法范畴
  • 简介:词汇语义与句法的界面是当代理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研究的范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动词的哪些意义影响句法结构,这些意义如何表征;二、动词的意义成分如何映射到句子结构层面,并决定句子的论元实现。我们认为,界面研究存在如下五方面的不足:一、语义角色的定义存在问题;二、词汇语义与句法相互'串通';三、对映射过程的过分维护;四、界面研究必须是双向的,而不只是单向的;五、界面研究必须结合话语生成与话语解读进行。

  • 标签: 词汇语义 句法 界面
  • 简介:英语虚拟句实质上表达一种非现实情态,可在词汇和句法不同层面体现。VMOD是表情态意义的词汇范畴;一部分VMOD已经语法化为轻动词vMOD。VMOD也可进一步虚化为助动词TMOD或Mood,由句法运算生成表达情态意义的非现实句MoodP[-realis]。Mood[-realis]与C[-realis]合并,经特征一致或移位操作,生成各种虚拟句。表面上繁杂的非现实意义都可通过不同结构层级的情态投射实现。英语中的虚拟意义不限于“语气”,所谓“过去时表虚拟”实质上是Mood为空语类时过去时词缀依附于动词的形态体现。

  • 标签: 情态 虚拟句 非现实 句法
  • 简介:保留宾语把字句是把字句中比较常见而又特殊的一种,但目前关于该句式的系统研究很少。该句式与另外两种保留宾语句不同,具有独特的句法特征,需要单独的语法解释。通过综合论证,可以得出保留宾语把字句是含三个论元的二元非作格动词句,"把"后名词性成分属于中间论元,并由VP指派题元角色;其格位特征通过与轻动词v的一致性特征匹配得以消除。

  • 标签: 把字句 保留宾语 “把” 句法生成
  • 简介: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分析了汉语句法中歧义现象形成的原因,讨论了消除歧义的途径.

  • 标签: 现代汉语 句法 歧义现象
  • 简介:重动句属于致使句式,表达致使情境,其中致使范畴选择活动为致事。充当致事的活动可以是主动词所描述的活动,也可以跟主动词相关的动词所描述的活动,前者导致动词的重复,产生重动句。重动句中的"VO"是致事,具有名词性,充当句子的主语,也可被提升为话题。选择致事的致使范畴常常可以实现为"把",重动句跟把字句可以构成句法聚合。当役事跟活动的受事等同时,役事会被删略,役事删略后的重动句在接受性上有变异。

  • 标签: 重动句 把字句 致使情境 活动致事 役事
  • 简介:摘要: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较为特殊的句式,历来研究较多,讨论的话题包括:该句式如何生成,各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及句法关系如何,其历史起源是什么,等等。对其研究涉及“格理论”、“论元结构”、“非宾格假说”等理论。研究的争议主要集中在非宾格动词为何同时携带主语和宾语?主语和宾语的题元和格分别是什么?本文是在以 CP分裂假说为基础 ,通过特征核查操作对三类相似句型的推导过程逐一进行分析,对领主属宾句及相关句式提出了统一的句法分析。

  • 标签: 领主属宾句 CP分裂假说 话题
  • 简介:摘要: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出现,大多是因为同学们的语法基础不好,本文基于作者的教学经验总结,浅谈中学英语句法与翻译问题。

  • 标签: 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 句法 翻译
  • 简介:空间句法,作为一种描述性语言,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阐述人群在特定空间里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空间句法的形成,使空间概念的解释上升为一种全新视角。美术馆是集艺术、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馆所;现代的美术馆空间形态多样,不同的空间赋予参观者对陈列的艺术品有不同的观赏感受。本文通过空间句法对浙江美术馆的形态、构造进行量化阐述,来分析复杂建筑中的空间安排与人群活动的理论和方法。

  • 标签: 空间句法 美术馆 空间 设计
  • 简介:意义形态和意象形态的关系不仅是两种文化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是两个时代的关系。尽管意义形态迄今尚未走出体制格局而成为一种自足的文化,但80年代它以“精英”的面目和寄身体制的存在方式却大出风头。如果把那个时代叫做“精英化时代”的话,那么90年代则风向顿转,意象形态的崛起既在一定程度上消削了作为政治文化的意识形态,同时也顺便把依托意识形态而存在的知识分子文化放逐到一边。精英“下课”了,而歌星、舞星、影星、模星、球星之类的“大众偶像”却开始登台亮相。很明显,大众需要通过对偶像的崇拜来完成自己

  • 标签: 意象形态 大众文化 意识形态 知识分子文化 文化形态 两种文化
  • 简介:同学们,大家晚上好!宋老师要我来给大家讲一堂诗词课,我选了一个题目叫“绝句法浅说”.为什么选这个题目?因为在中国的古体诗词里面,绝句是最简短的,只有四句,学起来相对容易上手.但是,简短不等于简单,它的结构形式变化极其丰富,人们常说的“起承转合”,只是绝句形式的一种.只有了解、掌握了各种变化,才能在创作实践中得心应手,写出好的作品来.今天,我就用一些同学们最为熟悉的诗例,用最简捷的方法、最通俗的语言给大家做一个系列的分析.

  • 标签: 律诗 句法 对仗 古体诗词 起承转合 创作实践
  • 简介:交际性施为动词是指在交际场合中可以实施交际行为的动词。这些动词在直接施为、描述事件等不同功能的场合,使用的句式是不同的。它们动作性较低,所以可以出现在"表示"句中作宾语、可以带比较复杂的原因宾语、可以用在连动式的后位解释前位具体行为动词的涵义。

  • 标签: 交际性施为动词 句法特征 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