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于1998年7~10月对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蝇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了蝇密度随温湿度变化的季节消长及3科7亚科20属38种蝇种名录和种群构成情况.以期为兰州中川航空口岸地区的蝇类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 标签: 兰州 中川航空口岸 蝇密度 季节消长 种群构成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住院病人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09年住院病人收集整理。结果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为主要病种。结论加强对主要病种的防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 标签: 病人 疾病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使用抗菌药物的广泛性,细菌耐药性已经得到迅速的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儿童先天的生理特殊性和使用药物的局限性,这样就使得儿科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成为问题关注的焦点。对于儿童来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尿路感染,大量的使用一方面导致尿路感染的致病菌有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也极易诱导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耐药菌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出现和迅速传播的媒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加大了部分尿路感染治疗的难度,因此有必要了解并经常监测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以及相关的耐药情况,以便于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儿童年尿路感染 病原菌的构成及分布 耐药性情况
  • 简介:目的:探讨2017年本院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及耐药性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2月分离菌株2178株作为研究对象,标本主要来自于血液、痰液、咽拭子、尿液等,总结病原菌主要构成及其耐药性情况。结果:2178株病原菌中包括960株G+、1218株G-,革兰阳性菌排前五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486株,肺炎链球菌310株,表皮葡萄球菌52,人葡萄球菌人亚种20株,溶血葡萄球菌19株。革兰阴性菌排前五位的是:克雷伯菌362株,大肠埃希菌303株,铜绿假单胞菌147株,鲍曼不动杆菌127株,阴沟肠杆菌复合菌79株。多重耐药菌株检出612株,主要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SBL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结论:多重耐药在医院越来越严重,通过对主要病原菌构成比及其耐药性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从而提高药敏性,降低耐药率,值得借鉴。

  • 标签: 病原菌 构成比 耐药性 敏感率
  • 简介:目的:通过对上海某社区≥50岁13472人体检数据分析,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师责任制管理下≥50岁人群主要疾病构成,为家庭医生有针对性开展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方法:按设定体检套餐进行规范检查。结果:患病率前5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脂肪肝、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和高甘油三酯血症,各组疾病构成与年龄、性别等因素相关。结论:中老年人群疾病构成以慢性病为主,应针对性采用科学防治对策,及时进行干预措施。

  • 标签: 健康体检 疾病构成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300例急性腹痛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诊治的300例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资料,并对急性腹痛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和探讨。结果300例急性腹痛患者,梗阻性、炎症性、出血性、缺血性和腹外疾病导致急性腹痛患者人数比例分别为30.0%、63.3%、2.3%、2.7%和1.7%,对患者实施治疗后,痊愈、好转、死亡人数占据比例分别为85.0%、14.0%和1.0%,其中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并追踪结果人数为42人,转诊率为14%,3例患者死亡原因为急性胰腺炎一例、急性心肌梗死一例和腹主动脉夹层死亡一例,3例均转诊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追踪患者信息后得到死亡结果。结论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也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多个科室协同,必要时应立即转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及时追踪结果以达到拓展诊断思路和提高诊治水平目的。

  • 标签: 急性腹痛 病因构成 临床特点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段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选择798例泌尿系感染患者的清晨中段尿细菌培养标本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细菌的药敏试验,真菌的测定采用纸片法。结果检测798例尿液培养标本,分离病原菌211株,阳性率为26.44%。211例阳性者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87%,革兰阳性菌占31.75%,真菌占11.37%。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药物的耐药性较高,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的敏感性最好。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性较好。真菌对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的敏感性较高。结论分析中段尿培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可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

  • 标签: 中段尿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医疗机构最为常见的微创外科手术器械就是医用内窥镜,各临床科室也将其应用于进行常规检查。观察成像是最为基本的内窥镜功能,部分产品为了达到预期功能,对器械通道进行了添加,因此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部分手术器械以及高频电极等可以配合内窥镜一同使用。站在临床应用的角度来说,目前市场上的内窥镜能够应用于人体的许多部位,例如腹腔以及关节等等。

  • 标签: 医用内窥镜 设计要素 注册技术 审评关注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心衰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提取慢性心衰患者的证侯要素,采集心衰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心功能等相关信息,对各证侯要素分布规律及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及心功能中分布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共提取病位类证素5种,分别为心、肺、肾、脾、肝,出现频次合计576次,构成比39.61%,在各级心功能中出现频次构成比由大到小排列均为心>肺>肾>脾>肝,其分布构成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病性类证素12种,其中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衰的基本病性要素,按各证素出现频次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排列为气虚234次(26.65%)、痰浊159次(18.10%)、血瘀131次(14.92%)、水饮106次(12.07%)、阴虚105次(11.96%)、阳虚69次(7.86%),6种基本证素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心功能心衰患者中的分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随着心衰病情的发展,心衰的病位是动态变化的,其由心→心肺→心肺脾肾。心衰的证候多为虚实夹杂,出现以痰浊、水饮、血瘀等实证类证素占比例增大时,病情相对较轻;而以气虚、阴虚或阳虚等虚证类证素占比例加大时,病情多较重。通过分析慢性心衰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征,可为慢性心衰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及参考。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证候要素 分布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休所老年人心理健康及相关要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8年5月~2019年12月某干休所老年患者10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全部患者分为2组,每组患者5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人心理健康 相关要素 探析 研究
  • 简介:探讨我院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病原菌构成种类及耐药情况、敏感药物,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常见外科住院患者易感染细菌仍为常见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普通抗生素已不能达到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外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药物耐受性
  • 简介:为了解湖南地区败血症患儿中革兰阴性(G)杆菌在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对湖南省儿童医院2007年1—11月收治的临床疑为败血症的患儿无菌抽取静脉血,采用全自动血培养仪BACTEC9120或BacT/ALERT3D120进行培养,并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2compact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8264份血标本检出需氧菌876株(10.60%),其中G^-杆菌有36个菌种,共计542株,占检出菌的61.87%,居前5位的是溶血不动杆菌、人苍白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溶血不动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高,对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曲南高度敏感;人苍白杆菌对青霉素类和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耐药,对亚胺培南、环丙沙星敏感;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提示湖南地区小儿败血症病原菌以非发酵菌为主,人苍白杆菌是重要病原菌,并有较高耐药性。

  • 标签: 败血症 儿童 革兰阴性杆菌 人苍白杆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卫生监督人力作为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要资源,其数量、素质构成、专业配置,对卫生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卫生执法监督的效果和社会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上海市卫生监督队伍现状,现对上海市1999~2003年卫生监督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及所学专业进行分析,旨在为加强以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供基础资料.

  • 标签: 上海市 卫生监督人员 人员构成 动态分析
  • 简介:摘要:地方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升,地方病防治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是也要注重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居民的健康意识防治意识。本文主要针对新形势下地方病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相关部门以些许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地方病 健康教育工作 措施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南平市病媒生物种群构成及季节消长规律,为科学制定病媒生物防制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笼诱法监测蝇密度,粘捕法监测蜚蠊密度。结果鼠类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捕鼠总数的92.06%;蚊类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占80.50%;蝇类以大头金蝇和家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蝇总数的40.09%和33.77%;蜚蠊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99.57%。各种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鼠类、蝇类和蜚蠊全年均有活动,蚊类3月份开始活动,鼠类、蝇类活动以4~6月为高峰期,蚊类以5~7月为高峰期,蜚蠊以7月为最高。结论应根据病媒生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态环境采取科学办法综合防治。

  • 标签: 病媒生物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