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7 个结果
  • 简介: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今天,随着中国在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上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中国电影也成为展示我国的文化面貌、文化成就的窗口。在长期实践中,电影人实现了对我国文化景观的发掘与改造,构建了在跨文化交流语境中具有一定优势的传播代码。中国电影人或是直接取用实体形态,或是将虚的文化理念具象化,以使之成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视觉符号。

  • 标签: 中国电影 对外传播 代码
  • 简介:2018年4月15日,广东楹联学会2018(厚街)上巳雅集在东莞厚街鳌台书院举行,广东楹联学会会长邹继海宣读《中国楹联学会授予厚街镇“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的决定》《中国楹联学会授予竹溪中学、前进小学、中心小学、圣贤学校“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决定》;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蒋有泉向厚街镇授予“中国楹联文化之乡”牌匾。

  • 标签: 中国楹联学会 文化之乡 东莞 中心小学 教育基地 厚街镇
  • 简介:十几年前.我和潘鲁生老师、何洁老师、汪大伟老师、郭线庐老师、何晓佑老师一起发起中国现代手工艺学院展暨系列活动。当时,社会上工艺美术已经开始回潮,那些工艺美术大师们重出江湖,市场反响很好,反过来对学院产生了一些非常独特的反哺。

  • 标签: 中国现代 手工艺 工艺美术大师 思辨 传统 老师
  • 简介:摘要之前有学者研究发现中国文明起源于3000年前,但是最新的红山文化却从多方面表明中国的文明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年前,红山文化的发现无疑是中国文明发展过程中的瑰宝,更加是世界文明里最为重大的发现之一。红山文明的发现可以为中国文明的起源探索提供丰富的资源,这也是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的最重要的凭据。本文将通过研究文明的诸要素探索红山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 标签: 红山文化 中国文明起源 浅析
  • 简介:中国人对于手工艺的要求,不仅注重技术,还在乎造物的规律,“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只有合乎自然造化才是优秀的器物.

  • 标签: 手工艺 中国传统 民生 中国人
  • 简介:邓中夏在李大钊的指导下,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的一批信奉者,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诸多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在实践中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更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对中国革命作出了富有前瞻性的论述,对历史进程、政权性质、革命力量、革命途径等相关理论进行了探索,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 标签: 邓中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简介:数十年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量中国儿童文学不断被搬上大银幕,为成年和儿童观众都提供了一种新的叙事空间和艺术视野。如动画片中,常光希根据民间传说《劈山救母》改编的《宝莲灯》,真人电影中,王好为根据铁凝同名小说改编的《哦,香雪》等。而在改编过程中,电影人又必须考虑到艺术本身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问题,对原著进行一次艺术再创造,展现出属于儿童文学改编电影的特殊的美学策略。

  • 标签: 儿童文学 电影改编 美学策略
  • 简介:童诗白,满族,1920年2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著名电子学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西南联合大学 清华大学 1951年
  • 简介:潘洪斌,网名中山书隐,一九七二年生,河北青县人。沧州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楹联论坛联话版主。编有《实用诗经对联》《沧州联话》等。

  • 标签: 对联创作 中国 文化研究 沧州 联话 楹联
  • 简介:倘若以1998年在《十月》第1期上发表短篇小说《一个下午的延伸》为小说创作生涯的开端,那么乔叶从散文家到小说家的转型,至今已经有整整二十个年头。在这二十年里,乔叶笔耕不辍,凭借一系列小说精品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今中国文坛“70后”代表性作家之一。这是一位富有探索精神、极具创造力的小说家,从《取暖》《深呼吸》《打火机》《月牙泉》《最慢的是活着》《妊娠纹》《黄金时间》到《拥抱至死》,从《我是真的热爱你》《虽然,但是》《结婚互助组》《底片》《拆楼记》到《认罪书》,乔叶的小说创作不仅成果丰硕,更有意识地不断突破已有的写作范式,在主题开掘、艺术表现、文体实验等诸多方面,努力开拓着自我的艺术疆界。

  • 标签: 中国故事 诗性 短篇小说 艺术表现 1998年 “70后”
  • 简介:摘要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内容、主题和叙事手法呈现出对古典文学作品及当代文学作品的依赖,电影与文学从内容到形式的融合,已成为中国电影在新时期从荒野走向繁荣的主要动力。本文主要探索研究了文学对新时期电影的影响,与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改编原则。

  • 标签: 新时期电影 新时期文学 电影改编
  • 简介:倏忽之间。时间又走到了岁末。只要第六期刊物出刊,这一年也就过去了。作为一个办刊人,我们把自己的汗水和精力都献给了杂志。每年出版的六期刊物。既是我们工作的实证和印记,也是我们对抗时间的标本和册页。我们的生活与时间同在,也与文学同在。

  • 标签: 刀锋 国文 时间 刊物 册页 文学
  • 简介:女性解放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由此发展而来的现代女性叙事,历来更是研究者们重点关注的对象。然而,或是因为论说者的身份和立场,或是因为研究者所处时代的话语结构,女性叙事的研究要么局限于女性本身,要么只是简单的线索梳理,无法触及问题的内在根源。

  • 标签: 中国近现代历史 宋剑华 言说 娜拉 综述 书评
  • 简介:2018年4月19日,江苏省无锡市首个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新吴区南丰小学举行。中国楹联学会叶子彤副会长宣读了中国楹联学会批准南丰小学成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的文件,蒋有泉会长向方晓明校长授牌。蒋会长说:南丰小学的楹联教育开展地非常好,而且这些小学生的水平有的已很高,勉励南丰小学做楹联的“蒲公英”,将楹联在美丽的无锡大地到处开花。

  • 标签: 中国楹联学会 教育基地 小学生 无锡市 授牌仪式 江苏省
  • 简介:本文试图讨论的,是中国民间色彩的表现逻辑。但在这个以“中国传统”之名呈现出来的视觉对象的社会表现里.我们看到了一种极为复杂的存在。民间的色彩,在这种复杂的构成里,究竟指向了中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哪些问题呢?“民间”无法以一种简单化的时空界限或阶层来进行界定,对于传统中国的“民间”而言。其主要指向的虽为“市井”,但却又涵括了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士、农、工、商皆在其间,或者可以说指向了某种“生活”的具体。中国传统的“民间”存在着有效运行的系统.而民间色彩就是构成该系统的一个要素。

  • 标签: 中国民间 色彩表现 逻辑 散论 中国传统 民间色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连丽如,女,满族,1942年生于北京。中国煤矿连丽如文工团评书演员,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0年跟随父亲、著名评书演员连阔如学艺,是连派评书的唯一继承人。十几年来为各省市电台、电视台录制了《东汉演义》《三国演义》《鹿鼎记》等十几部长篇评书,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多次到新加坡为“丽的呼声”电台和国际广播电台录制了《聊斋》《红楼梦》《水浒传》等大书,并应邀到美国、马来西亚演出,为中国评书走出国门打开了道路。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国际广播电台 政府特殊津贴 《三国演义》 表演艺术家
  • 简介:镂版印花工艺又称型版印花,在我国实物可考至少可以追溯到汉代,且历代都有流传。其产品具有纹样自然、色彩明快、风格朴实的特点,适用于衣物和家居用品。

  • 标签: 印花工艺 艺术特点 中国传统 技艺 家居用品 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