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經常關中國政治的人們不會陌生,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是外界觀察中國的一個重要窗口。在此期間,數千名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的議案提案和各類建議也都備受關。法律人(文中指稱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中的法學學者和律師),是每年兩會上最為活躍的群體,他們以其獨特的視角建言國家大政方針,議案提案一般具有强烈的身份色彩,涵盖的内容除了立法修法之外,还包括各类具体的司法完善建议、当下社会热点问题的法律思考等等。

  • 标签: 國政 DEPUTY amendment JUDICIAL LEGAL COURT
  • 简介:WTO体系的外部反措施系指一国针对另一国在WTO体系外的违法行为而在WTO体系采取减损自身基于对方所承担的义务的措施,目的在于促使对方终止其不法行为。WTO体系并无规制外部反措施的确切规范。而无论是WTO体系的"自足性"特性,还是"默示放弃"理论,抑或"例外"条款的效力,都不能作为排除外部反措施在WTO体系可援用性的依据。无论是GATT时期的谈判资料,还是美国诉墨西哥"软饮料案",都没有明确否定外部反措施在WTO的可援用性。而GATT时期美国1978年《乌干达禁运法案》则直接提供了一个外部反措施得以援用的实际案例。对于类似于钓鱼岛渔船事件这样的他国严重国际不法行为,中国应重视外部反措施对于自身利益维护的积极意义。

  • 标签: WTO体系 外部反措施 可援用性 发展中国家 固有权利
  • 简介: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49条的规定,来源国、文化上的发源国及考古和历史上的来源国,在为人类利益保护文物的前提下,可以对"区域"考古和历史文物行使优先权。公约签订之时,水下考古方兴未艾,水下文物的保护尚未受到缔约国的重视,所以本条对于优先权的主体、内容以及优先权与相关权利的关系的规定比较模糊。随着近年来水下考古活动增多,为避免可能出现的争议,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区域"考古和历史文物优先权的相关问题。"优先权"的主体是来源国,指的是对考古和历史文物的发源地行使主权,且与文物存在文化、历史和考古上的联系的国家;优先权包含取得和处置的权利,其理论上可以与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海底管理局实施的保护制度并行;另外,来源国在行使优先权的时候,无需考虑《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303条第3款中"可辨明物主"的权利和打捞者取得报酬的权利,可按照其国内法处理国家优先权和私人权利的关系。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49条 优先权 来源国 水下文化遗产 考古和历史文物
  • 简介: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对区域性犯罪的治理提出了迫切要求,研究区域性司法协同问题对于区域性犯罪治理意义重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要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机制,必须要有法治支撑。检察机关担负着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使命。区域各地检察机关应当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建立和完善协同工作模式,共同思考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障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地区法治建设与检察工作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发展。

  • 标签: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协同治理 京津冀区域 金融犯罪 协同发展战略 “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