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文学研究会群体中,茅盾无论批评成就还是社会影响,都是现代最重要的批评家之一。他不仅为社会—历史批评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而且开创了以阶级分析为宗旨的"作家论"批评文体,对左翼批评乃至整个现代文学中的社会—历史批评的建设都有典型性的意义。

  • 标签: 作家论 社会——历史批评
  • 简介:茅盾文学作品的英译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已开始。经过80余年的发展,如今茅盾作品中共有15部被译为英语,英译本数量达到25本。这些英译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其中几部著名小说有多个译本,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根据WorldCat数据库,将茅盾所有文学作品的英译情况进行梳理与统计,以期填补当今文学作品英译研究领域中的这一空白,并为未来更进一步的研究做铺垫。

  • 标签: 茅盾文学作品 英译 WorldCat数据库 概述
  • 简介:A文学大师茅盾,早年投身革命活动,1921年在上海先后参加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是党的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曾积极参加党的筹备工作和早期工作.在此期间他和毛泽东相识,做过毛泽东的助手,结下了深挚的友谊.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共产主义小组 党员 毛泽东 助手 革命活动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5
  • 简介:  不研究茅盾文学创作对于当下中国的生产力意义,是中国现代社会的资本家形象系列,他的从吴荪甫到林永清的中国现代社会资本家形象系列的创作

  • 标签: 中国意义 当下中国 茅盾当下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1
  • 简介:是中国现代社会的资本家形象系列,他的从吴荪甫到林永清的中国现代社会资本家形象系列的创作,  不研究茅盾文学创作对于当下中国的生产力意义

  • 标签: 中国意义 当下中国 茅盾当下
  • 简介:文学巨匠茅盾从步入文坛的第二年(一九一七),便开始从事儿童文学的译著,直到逝世那年(一九八一)还在关心儿童文学的创作。近日翻读茅公侄女孔海珠惠赠的《茅盾与儿童文学》一书对茅盾从事和关心儿童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的了解。孔海珠编选此书时茅公尚在世,不仅同意她的编选计划,还亲自审阅选目。茅公病危时还为此书题了签。茅公曾对孔海珠说过:“儿童文学不好写,成为儿童文学家更难,世界上没有几位著名的儿童文学家……”

  • 标签: 儿童文学创作 茅盾 少年儿童 希腊神话 中国儿童文学 民间故事
  • 简介:<正>茅盾的神话理论,最富于美学价值的有两个内容:对“想象”与“神”的研究。前者是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后者是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手段。本文力图从这两个角度的分析,来清理他的神话美学观,以就教于专家学人。一、神话审美掌握世界的方式:想象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深刻的观点,在于指出人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完善,本身就是主体对客体实践的产物:“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由此追溯到心理积淀远不如今日的原始人,他们作为生产力、认识力极为落后的主体,作为实践能力、实践历史远逊于现代人的主体,正如

  • 标签: 茅盾 原始人 神话想象 审美掌握 自然力 美学观
  • 简介:一、论艺术描写几乎随意找来一本介绍文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的书,都不难看到关于艺术描写的定义。毫无疑问,这些定义是细密而严谨的,以至无论运用到哪个作家的作品上都恰如其分。但惟其如此,又未免使人觉得它过于纯粹、过于抽象了。从理论概括的意义上说,抽象的定义自然不乏存在的价值,然而,如果我们把艺术描写放在一定的历史情境下,联系一定的创作原则和文学思潮去考察,却会看到远比抽象定义生动活泼得多的形态。

  • 标签: 艺术技巧 艺术描写 心理描写 历史情境 乡下奇人 人物描写
  • 简介:茅盾的优秀短篇小说《春蚕》,通过江南蚕农老通宝一家蚕茧丰收反成灾害的惨剧,表现了旧中国的农民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的困苦处境,对“九·一八”以后步步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的日本帝国主义者,对向民族敌人妥协退让的蒋介石集团,作了有力的控诉。另外,作品中还刻画了老通宝、阿多、四大娘、荷花等一系列使读者难忘的旧中国农民的形象。

  • 标签: 艺术结构 妥协退让 帝国主义者 九·一八 蒋介石集团 情节结构
  • 简介:茅盾步入文坛与他介绍西方文学思潮几乎是同步进行的①,而他“一叩文学的门”就树起了“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旗帜:“文学是为表现人生而作的。文学家所欲表现的人生,决不是一人一家的人生,乃是一社会一民族的人生。”②新文学要“有表现人生指导人生的能力”③。与此同...

  • 标签: 自然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茅盾 “为人生” 《小说月报》 写实主义
  • 简介:<正>茅盾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的革命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他自“五四”文学革命以来,同鲁迅、郭沫若一起,为我国革命文学运动的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漫长的六十余年时间里,他精心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发表了不少具有真知灼见的文学评论,并在译介外国文学,向国外传播新文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对世界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芽盾不仅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而且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 标签: 世界文学 茅盾 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 民族文学 文学作品
  • 简介:茅盾(1896—1981)是蜚声我国文坛,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为了推动新疆的抗日救亡工作,他应杜重远邀请,在1939年与张仲实等来到迪化,为在新疆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新文化运动,培养各族革命的文化工作者,推动新疆的抗日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 标签: 新疆学院 茅盾 盛世才 杜重远 新文化运动 抗日救亡
  • 简介:他是一位文学家,用手中的笔描画这个世界;他是一名革命者,善于用文字的力量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前进。同时,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者,一生经历丰富曲折,是辛亥革命、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的见证人;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和文学紧密相结合的一生,他以创造进步文化为己任,辛勤笔耕六十多年,为祖国为人民留下了一千多万字的不朽作品。他,就是茅盾!

  • 标签: 进步文化 先驱者 茅盾 国内革命战争 辛亥革命 抗日战争
  • 简介:十六“拨乱反正”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待兴。然而废什么,兴什么?怎样废又怎样兴?大家都翘首等待中央的决策。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揭批“四人帮”,人人拥护,“拨乱反正”,也深得人心,只是“乱”与“正”的界线,有的还使人糊涂。譬如文化大革命算不算“乱”,该不该“拨”?把天安门广场群众的悼念活动定

  • 标签: “四人帮” 文代会 文艺工作者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解放思想
  • 简介:《金陵晚报》报道,2014年1月5日下午,往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中闫文人手稿拍卖新纪录。

  • 标签: 手稿 茅盾 《金陵晚报》 中国书画 短篇小说 成交价
  • 简介:茅盾是中国新文化事业的卓越组织者和领导者,是享誉国内外的文学巨匠和文艺批评家,也是中国多民族社会主义文学的倡导者和辛勤园丁。他与另一位文学大师老舍一起,为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迅速崛起并走

  • 标签: 文学朋友 朋友导师 民族文学
  • 简介:茅盾与钱锺书,一个是革命作家,一个是非革命作家,基本上没有交集和来往,关于两人的各种传记文献中都没有提到过对方的名字。实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两人都是文坛名家,而且都住在北京,不仅见过面,而且还有一点点文字上的交往。钱锺书曾给茅盾写过一封信,为一位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教授牵线搭桥。

  • 标签: 交往解读 茅盾钱锺书 钱锺书交往
  • 简介:1980年1月30日,赵朴初致茅盾函——沈老:承拨冗为鉴真和上像'探亲'撰诗,至为感佩。谨打缮一份送阅,其中为韵律及佛教关系,略作一些更易,是否有当,敬乞指正。朴初卧病医院,未能奉谒,特嘱魏承彦同志代为趋前请教,希赐见为幸。顺祝健康赵朴初一月三日1980年2月10日,茅盾致赵朴初函——朴初同志:尊恙已见痊否?念念。拙作承斧削,

  • 标签: 茅盾赵朴初 赵朴初通信 通信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