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发生在1948年的“长春起义”是解放战争中我军第一次争取国民党整军起义的光辉战例,对瓦解国民党军、夺取辽沈战役的全面胜利具有重大意义(肖华将军语)。虽然据此编写的两部影视片《兵临城下》、《长夜春晓》已红遍全国,但起义的联络过程却—直鲜为人知。笔者有幸采访了‘长春起义”的“信使”李峥先先生,他在解放后长期工作生活在山东菏泽,向记者详细披露了“长春起义”的内幕。

  • 标签: 起义 长春 《兵临城下》 国民党军 解放战争 辽沈战役
  • 简介:刘伯承,这位中国军事史上被誉为战神的元帅,身经百战、足智多谋,是一位具有高超指挥艺术的卓越军事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他戎马倥偬、富于传奇的一生,可能更为人熟知的是他“胸怀关公刮骨疗伤之气魄,不施麻醉摘除受伤右眼”,“与彝族部落首领小叶丹肝胆相照,歃血为盟”,“率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相比之下,刘伯承在南昌起义中的一些故事就鲜为人知了。其实,在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第一枪的南昌起义中,刘伯承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 标签: 南昌起义 刘伯承 无产阶级革命家 中国军事史 指挥艺术 部落首领
  • 简介:明末清初,在河南范县一带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再加上自然灾害,致使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广大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终于爆发了梁敏领导的榆园农民军起义,榆园起义历时十六年,给封建统治阶级以沉重打击。

  • 标签: 明末清初 河南范县 榆园军起义
  • 简介:1926年底,刘伯承受党组织的委托,以国民革命军川军总指挥的名义,和朱德、陈毅等同志一起,拉起了12000多名起义军,领导了震惊全国的四川沪州顺庆武装起义.沪顺起义是中国共产党首获独立领导的大规模的武装起义,易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南昌起义的一次光辉“预演”,也是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赤心为吾党受命危难际在波诡云谲、兔起鹘落般混沌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各地军阀互相争夺势力范围,内战连绵不断,人民群众处在水深火热中.刘伯承从小立志作一名“拯民于水火”的军人,却在军阀的混战中感到迷茫和痛苦.目睹悲惨的社会现状,“川中名将”刘伯承没有感到成功的荣耀,却在痛苦地反复思索着:自己多年来东征西战,究竟是为了什么?拯国救民的关键、中华民族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他在艰苦曲折的道路上苦苦探索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他在吴玉章等人的启

  • 标签: 刘伯承 南昌起义 起义军 武装起义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 简介:摘要:陈胜吴广起义和瓦特·泰勒起义同为其所在国家历史上第一次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所有的农民起义都是在极致的压迫下爆发的。文章对在两个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中分别爆发的大泽乡起义和瓦特·泰勒起义进行分析,分析其异同,试图寻找出表象差异背后的文化动因。陈胜吴广起义中陈胜为自己披上了“天命论”的外衣,瓦特泰勒起义起义军选择谈判而非推翻政权,这一切,和文化差异息息相关,也正是我们所要探究的文化动因。

  • 标签: 陈胜吴广起义 瓦特·泰勒起义 表象差异 文化动因
  • 简介:在"宁都起义"之后,毛泽东自始至终参与了起义部队改造的指导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他始终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和政治委员制度,坚持民主建军的原则,以及坚持"团结—教育—改造"的基本程式,从而成功地将起义部队改造成为一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 标签: 毛泽东 宁都起义 部队改造
  • 简介:南昌起义不但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和创建第一支人民军队而名垂中国革命史册,它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培养了大批精英,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建国后成为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中开国元帅中有6人参加了南昌起义。此外,大将粟裕、百陈赓、许光达,上将周士第、赵尔陆、萧克、杨志诚等,以及恽代英、彭湃、王尔琢、毛泽覃、朱云卿、朱完靖、刘畴西、李井泉、李一氓、李硕勋、吴玉章,范长江、林伯渠、罗石冰、周逸群、徐先兆、黄道、陶铸、彭干臣、廖乾吾、谭平山等许许多多人们熟知的人物,都曾在英雄城南昌留下闪光的人生足迹。由于篇幅所限,我们只能选录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一简要的介绍。

  • 标签: 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开国元勋 人物 中国革命史 纪念
  • 简介:摘要从符号学视角研究桑植白族仗鼓舞,着重点就是对其动作形态进行分析。将具体的动作套路视为一个符号文本,深层次地发掘每一符号文本背后隐含的文化意义,是研究仗鼓舞最为切实可行的路径之一。本文从仗鼓舞的历史源流、仗鼓舞的动作形态、仗鼓舞的价值分析三个方面展开讨论,从符号文本中管窥其背后隐含的文化意义。

  • 标签: 桑植白族 仗鼓舞 符号学 动作形态
  • 简介:李明瑞于1896年11月9日,出生于北流县朱砂地村(今属青湾镇侯山村).今年是他诞辰117周年。1930年1月,李明瑞加人中国共产党;2月1日,和俞作豫组织领导了龙州起义,成立红八军,俞作豫任军长,李明瑞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1931年2月初,李明瑞被增选为中共红七军前委委员

  • 标签: 龙州起义 李明瑞 中国共产党 1931年 组织领导 红七军
  • 简介:辽沈、淮海战役结束后,“华北剿总”尚握有重兵60万,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一大阻力。当时的形势是:国民党南京政府逼傅军海运江南,保存实力;共产党重兵压境,将津唐京张分割包围,先打两头,斩断傅军南逃西窜之路,逼其起义,保存故都。傅作义则是以战的姿态应付国民党,以平等的联合(即组织联合政府)希望于共产党。早在1948年11月17日,淮海战役打响11天之后,傅作义就通过在北平的地下党给毛主席发出电报联系,表明要求和谈,不愿再打内战,为了国家和平统一,请示派南汉宸(晋南同乡,1936年百灵庙大捷时,毛主席曾打电报给傅作义表示祝贺,并派南汉宸带慰问品和锦旗参加百灵庙抗战祝捷大会)先来平谈判,并报告傅在北平实际控制的空、陆军数量,但未收

  • 标签: 纪实文学 民国时期 短篇 北平起义 史传文学
  • 简介:81年前。在陕甘大地爆发了一次著名的兵暴运动。驻守在陇南山区甘肃两当县城的国民党第十七路军警备第三旅第二团第一营的3个连200多名官兵,在习仲勋、刘林圃等组织指挥下举行了武装起义。翌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第五支队。故称“两当兵变”。

  • 标签: 武装起义 习仲勋 中国工农红军 陇南山区 组织指挥 国民党
  • 简介:电影《战上海》反映的是解放前夕解放大军兵临上海,与国民党军激战,最后解放上海的经过。影片上演后,轰动一时,影响颇大。其中有个重要的角色,即上海国民党军高级将领刘义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创作原型就是本文作者刘昌义。当然,《战上海》作为电影艺术,所塑造的“刘义”并不同等于真实的刘昌义。现在本刊发表刘昌义回顾自己坎坷一生的回忆文章,可使读者对作者本人及当时的情景有一个较为全面真切的了解。

  • 标签: 冯玉祥 部队 汤恩伯 司令 起义 李济深
  • 简介:本文着重论述习仲勋与两当起义的关系。习仲勋是两当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在这次起义成功举行的过程中作用突出。由于起义军后来的失败而对起义本身提出的种种质疑,是不符合历史辩证法的。历时两年多的兵运活动和两当起义,在考验和磨砺习仲勋的同时,也全面提升了他,使其迅速成长为杰出的革命干才;这个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深刻地影响了习仲勋的思想及其后来的革命实践。

  • 标签: 习仲勋 两当起义 兵暴
  • 简介:赵博生(1897-1933)原名赵恩溥,生于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任团附、旅参谋长、特种兵旅旅长、军参谋长,参加过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 标签: 起义 中国共产党 参谋长 军官学校 北伐战争 国共合作
  • 简介:<正>十五世纪中叶,广西古田县(分属今永福、融安两县)爆发了以韦朝威、韦银豹父子及覃万贤、韦朝猛等为领导的壮族农民起义起义从明季代宗景泰年间至穆宗隆庆五年,坚持达百年之久。起义军推翻了古田县的封建统治,建立了农民政权,废除了官府和地主豪绅强加在农民身上的繁重的赋役和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没收了官僚、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贫苦农民。沉重地打击了地主豪绅阶级和明朝封建统治者。推动广西各族人民反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斗争的向前发展。在中国农民革命战争史上写下

  • 标签: 农民起义 明王朝 起义军 封建统治者 广西地区 民族压迫
  • 简介:<正>孙恩卢循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爆发在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直到义熙七年(411年)失败,坚持斗争达十二年,最终动摇了东晋王朝的统治.这次起义发生在地主阶级门阀制度充分发展,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基础上,领导人都出身世家大族,斗争过程中呈现出一些消极的东西.这些因素曾一度模糊着人们的视线,造成了一些错觉,因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意见:或者说它根本不是农民起义,而是一群奉五斗米道的亡命无赖乘民心骚动的机会发动叛乱;或者说孙恩领导阶段带有农民起义的性质,卢循领

  • 标签: 农民起义 五斗米道 世家大族 卢循 农民战争 统治阶级
  • 简介:1911年12月至1912年1月的滦州“起义”,和此前谋划的滦州“兵谏”,均发生在农历辛亥年内(辛亥年的除夕是1912年1月29日),而且事件相互关联,习惯上称之为“辛亥滦州起义”。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武昌起义的有力配合.孙中山给予了“滦州大计,建不世勋”的崇高评价。滦州起义爆发后第43天,清朝宣统皇帝宣告退位。1936年《国民政府令》的评价是:“辛亥光复,发轫于武昌,而滦州一役实促其成。”

  • 标签: 滦州起义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孙中山 政府令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