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890196儿童铁缺乏症血浆氨基酸测定/李义民…∥中华血液学杂志。-1988,9(7)-400~403结合学龄儿童铁营养状况调查,对304名儿童的15种血浆游离氨基酸进行测定。按全国铁缺乏症诊断标准,将缺铁患儿分为铁减少期(ID)、RBC生成缺铁期(IDE)及缺铁性

  • 标签: 儿童铁缺乏症 缺铁性 中华血液学杂志 铁营养状况 血液疾病 义民
  • 简介:891082发铁在判断铁缺乏症中的实际临床价值(摘要)/武裕今…∥临床儿科杂志。1989,7(1)。-44,62患有各种疾病所致的贫血病人40例,年龄为1~13岁。分别测定了发铁(发Fe)、血清铁(SI);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结果:40例病人的发Fe与SI、发Fe与(?)b、SI与Hb的含量都不相一致(P<0.001),且三者之间均无相关关系(P>0.05)。作者认为不能单凭发Fe和Hb值降低

  • 标签: 血液疾病 血清铁蛋白 贫血病人 铁缺乏症 骨髓象 临床儿科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人造管动静脉内瘘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  将42例无法建立自体内瘘的血透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及经济情况分成两组:人造管组及导管组,其中16例人造管,26例导管。人造管内瘘 (AVG)组行AVG术,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组行TCC术。随访监测并比较2组术后 6、12个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透析时血流量(术后前3次透析的平均血流量)和透析充分性(Kt/V)。 结果  AVG组透析时血流量为(246.08±20.26)ml/min,TCC组为(233.21±18.34)ml/min。统计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AVG组透析1152次,TCC组透析1872次,AVG组并发症总发生为52例次(4.50%),TCC组并发症总发生为112例次(5.98%),两组各单项并发症发生率和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6个月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和透析充分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个月时AVG组初级通畅率、次级通畅率高于TCC组(P<0.05),两组透析充分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VG技术能解决临床无法建立自体AVF的透析患者通路问题,提供有效血流量,保证患者的透析充分性,安全可靠。

  • 标签: 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造管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7.3-2021.6期间治疗的14例人造管动静脉内瘘患者临床治疗的资料,对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时,实施的护理措施主要是穿刺护理和预防治疗时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结果:应用护理措施的14例人造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其中9例患者的人造管动静脉内瘘完好,并且没有发生并发症的症状,其中1例人造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1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其中另外2例人造管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使用3年后出现了内瘘闭塞情况,这3例患者又重新进行了人造管动静脉内瘘,另外2例患者因为其他疾病死亡。结论:正确的穿刺方法,能够有效地提升患者穿刺的成功率,降低患者治疗时的痛苦,采取对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 护理措施 血液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人造管内瘘术血液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开展时间是2021年2月-2022年2月,研究对象是我院进行人造管内瘘术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患者可以随机组合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自我效能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我效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造管内瘘术后开展血液透析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 标签: 人造血管内瘘 血液透析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干预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人造管内瘘的护理效果。方法:将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各20例,分别予以细节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比最终的并发症发生率及SF-36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SF-36评分高于对比组,呈P<0.05。结论: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可于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人造血管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造管内瘘及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方法:2022年1月-2023年12月血液透析患者中抽取30例展开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使用人造管内瘘设为A组,另15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设为B组,对比临床疗效。结果:B组首次畅通率6个月、12月、24个月均高于A组,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A组、B组再次通畅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效果更好,并发症率低,而再次通畅率无差异。

  • 标签: 人造血管内瘘 自体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