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1998年实施的《排放限制法》规定了SO2(二氧化硫)、NOx(氮氧化物)、臭氧等大气污染物质的排放基准。根据《臭氧法》,臭氧浓度超过一定标准时要发出警报,达到极高标准时,要采取车辆交通限制及工厂停工等措施。但是在国家法律中,奥地利尚未充分采纳EU臭氧方针,政府不得不及早采取措施。

  • 标签: 奥地利 环境政策 林产工业 大气污染 垃圾处理 水质保护
  • 简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公安部实施的三大战略之一,是今后一个时期公安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公安信息网络化建设、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只有和谐警民关系,才能达到人民治安人民管,才能稳定社会治安环境,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为现实工作服务,对促进森林公安机关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森林公安派出所必须很好地发挥职能作用,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1998年三公里地区派出所因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成绩突出,被公安部、团中央授予"青年文明号"单位,并多次被省、市、局评为群众满意派出所。

  • 标签: 公安派出所 警民关系 和谐 工作职能 信息网络化建设 社会经济
  • 简介:简要介绍了园亭的两种类型,重点论述了园亭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为今后的园亭建造提供一定借鉴。

  • 标签: 园亭 造型 周围环境 关系
  • 简介:为探讨毛竹春笋生长状况与笋芽地下分布深度的关系,对山地毛竹林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笋芽地下分布的土层深度对出笋直径有显著影响,笋芽分布越深,出笋直径越大;分布在10~20cm深土层的笋芽出笋数量最多;分布在土层深20cm以上的笋芽长出的笋最易出笋成竹,而分布在0~10cm浅层土壤的笋芽最容易退笋。因此,在毛竹林经营中,应探索引导笋芽向深层土壤分布的技术措施,以实现多出笋、出大笋的生产目标。

  • 标签: 毛竹林 春笋 笋芽 地下分布
  • 简介:从全社会损失价值评估的角度出发,构建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框架。在框架中,将损失的影响对象分为肇事方和外部损失承受者,将突发环境事件造成的损失分为财务损失和生态环境损失。最后,基于突发环境事件损失价值评估框架,进行了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框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突发环境事件 损失价值评估 评估框架 损失类别
  • 简介:从2个方面分析论述了马齿苋分布、生物学特性及药用价值.

  • 标签: 马齿苋 药用价值
  • 简介:简述了森林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价值核算基础和现状,并以海南岛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海南大学的研究结论和参数,对白沙县森林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核算,总价值达23.51×10^8元人民币·a^-1其中森林的固定CO2价值占6.84%,O2释放价值占23.90%,固土价值占0.03%,保持养分价值占14.84%,涵养水源价值占46.36%,改善环境价值占7.74%。

  • 标签: 白沙 生态效益 价值 评价
  • 简介:探讨商标生物的存在价值和生物商标企业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责任,以中国驰名生物商标为研究对象,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对其生物存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与商标估值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4家企业驰名商标生物在商标中的存在价值合计为4885.94万元,根据企业支付意愿计算的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为12824.97万元;根据个人支付意愿计算的商标生物存在价值为901.02万元。若驰名生物商标企业尽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社会责任,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的发展。

  • 标签: 生物商标 商标价值 商标生物 价值评估 生物多样性
  • 简介:乌桕(Sapiumsebiferum)是最早被我国先民所熟识和利用的经济树种之一,历代典籍中以乌桕为题的诗文屡见不鲜.探讨了乌桕的名称来源及种植历史,梳理了历代有关乌桕的诗文,总结了其代表的植物文化,简述了近现代关于乌桕的活性成分分析和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 标签: 乌桕 种植历史 植物文化 活性成分
  • 简介:芙蓉古村位于楠溪江中下游,其规划设计充分体现了“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同时也与现代城市空间营建原则吻合,对当前的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 标签: 芙蓉古村落 空间布局 景观设计 现代
  • 简介:2016年1—12月,我国国民经济首次走出一条略微上扬的微笑曲线。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结构优化,过去一年,新常态的特征更加明显。经济增长速度6.7%,处于合理运行区间,也处在6.5%到7%的预期区间,是中高速增长。作为生产和制作木浆的基本材料的木片,在进出口方面也出现了向上、向好的形势。首先木片进口数量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14%,属于平稳上升的态势;进口价值金额也明显提高。

  • 标签: 价值 进口 木片 出口数量 外贸 国民经济
  • 简介:湿地是地球最具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自然资产富集的资源系统,对国家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历史、发展和政策等原因,中国的天然湿地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虽然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对湿地保护越来越重视,但湿地的保护仍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中国作为一个自然保护和社会发展矛盾冲突严重的发展中大国,在湿地保护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该文围绕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基于湿地资源的功能属性和经济特征,系统分析了湿地保护与利用中的利益关系,提出了湿地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政策体系。

  • 标签: 湿地 功能属性 经济特征 利益关系 政策体系
  • 简介: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鉴定分析23块标准地基础数据,采用Fisher准则下的多元线性判别函数的计算方法,对湿地松植株感病指数与土壤属性因子进行判别分析和相关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探讨论证.通过施肥效应试验检验,结果表明:湿地松叶部病害(主要是褐斑病和赤枯病)与土壤养分条件的多元线性判别函数公式可以预测湿地松是否感病及感病程度,R值越大,感病越轻;湿地松叶部病害的关键土壤因子是K%含量及全N/全K比值大小,病害感病指数与全K%含量呈负相关,与全N/全K比值呈正相关;施用钾肥对抑制病菌生长发育、减轻病害有一定效果,而施用氮肥过多,会导致病害加剧.

  • 标签: 湿地松 病害 土壤养分 褐斑病 赤枯病 落针病
  • 简介:选择4种不同立地条件的绿竹林分:人工抚育的山地竹林(A)、人工抚育的农用地竹林(B)、人工抚育的河岸地竹林(C)、未经抚育的河岸地竹林(D),研究了立地条件对绿竹蔸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竹蔸蔸幅有显著影响;立地条件对竹蔸数量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D〉A〉B〉C,其中立地条件B最有利于产笋;人工经营措施有利于竹蔸长度的增加,从而有利于增加笋产量。研究结果可为绿竹林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 标签: 绿竹 蔸系结构 笋芽 笋产量 福建福安市
  • 简介:教师党支部多数按二级学院下设系设置.在教师党支部层面上,明确基层党组织与行政之间的配合,对保证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坚持正确的方向,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教师党支部的凝聚力,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笔者对按系设置的教师党支部目前所出现的党政分离的现象及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对策.

  • 标签: 教师党支部 党政关系 党政分离
  • 简介:该文辩证地分析了森林认证和林产品国际贸易的关系。森林认证可能阻碍林产品贸易自由化,而不合理的林产品贸易可能会恶化环境。但是二者最终追求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该文论述了森林认证和林产品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影响,认为林产品国际贸易是推动森林认证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森林认证是促进林产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

  • 标签: 森林认证 林产品贸易 可持续发展 绿色壁垒
  • 简介:介绍了国外近年来在菌根真菌、土壤有效养分和细根形态关系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相互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评述。

  • 标签: 菌根真菌 土壤养分 细根形态
  • 简介:榆树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在全国各地尤其是“三北”地区有大面积栽植。但最近几年来,榆树一直遭受着严重的虫害,特别是食叶害虫榆蓝叶甲,使榆树的生长发育和木材产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选育抗虫品种和进行科学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据观察,榆树在遭受虫害后,不同的树种或同一树种的不同无性系间的受害程度差别很大,是什么原因引起受害程度的不同呢?现有的研究己清楚指出,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共同构成了植物抵御害虫的防御体系。植物可以利用存在于它们组织的,经长期进化而形成的物理因素(形态结构)来阻止或破坏害虫的为害。本研究采用了电镜扫描和石蜡切片法,结合生物测定和田间调查,分析了榆属树种的叶子结构与其抗虫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榆属树种的气孔以大密度分布在叶子的下表面,气孔的保卫细胞具有角质层和木质化的壁。这种特点使幼虫不易从叶子下表面取食到叶肉,所以它们往往转移到叶子上表面取食,从而造成叶子上表面的结构特点与抗虫性的强弱直接相关;②抗虫性强的树种或无性系的叶子表面有很厚的蜡质层,而易感虫的树种或无性系的叶子上表面蜡质较薄。下表面无此规律;③叶子上表面的表皮毛密度(X1)和角质层厚度(X2)与叶面积受害指数(Y)呈高度负相关(?

  • 标签: 榆树 叶附属物和叶结构 榆蓝叶甲 抗虫性